首頁 > 文史語錄 > 唐朝初年有60萬軍隊 唐朝爲何只派遣十萬人出兵作戰

唐朝初年有60萬軍隊 唐朝爲何只派遣十萬人出兵作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唐朝初年全國兵力超60萬,爲何只派遣十萬人出兵作戰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公元630年,唐太宗李世民在朝堂之上,看着不遠萬里前來朝貢的西域諸國使者們。就在不久前,唐太宗派大將李靖李勣率十萬大軍,分兩路從山西甘肅出兵,西征東突厥

戰況不必細說,李靖率三千精銳騎兵大破定襄突厥軍隊,李勣同樣在今天的內蒙古呼和浩特擊敗突厥大軍。後兩軍會師,兩將挑選出一萬精銳騎兵,深入突厥腹地。頡利可汗聞風而逃,但還是被唐軍抓獲,曾經不可一世的東突厥汗國就此滅亡。

而唐太宗也憑藉消滅東突厥,威震西域,使得西域諸國紛紛派遣使者前來朝貢,並尊稱唐太宗爲天可汗。

但今天的我們不免有些疑惑,衆所周知,古代打仗自然是人數越多優勢越大,而唐朝初年有六十萬兵馬,但縱觀唐朝初年,最多調動也不過十萬人。

唐朝爲何放着其餘五十萬不動,只派遣十萬人出兵作戰呢?

一. 唐朝建立

1. 李淵發家

公元556年,當時還是南北朝時期,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但在這一年,北周八柱國之一唐國公李昞的第四個兒子呱呱墜地,起名爲李淵。此時的李昞也絕對想不到,這個老四在未來,會成爲開創盛唐的唐高祖。

唐朝初年有60萬軍隊 唐朝爲何只派遣十萬人出兵作戰

李淵出身顯赫,先祖是西涼國開國君主,爺爺也是柱國將軍,李淵一出生就是關隴貴族集團衆星捧月的大少爺之一。但好景不長,親爹三十六歲去世,李淵不得已,七歲就繼承了唐國公的爵位。

但很快,李淵就迎來了難兄難弟。公元580年,北周宣帝駕崩,八歲的北周靜帝即位,年幼的小皇帝根本無法把持朝政,大權逐漸被楊堅掌控。而楊堅也沒給北周機會,一年後即代周稱帝,國號隋,隋朝就此建立。

而當時的小年輕李淵憑着懂事,被楊堅提拔成了近身護衛,在皇帝身邊當護衛,自然是相當漲見識,李淵也藉此磨練了自己的政治能力,爲日後的發家建立了基礎。

當時的楊堅治下,天下太平,政局穩定,盛世已經初現。但仁壽四年,在當了四年皇帝后,楊堅在宮中離奇去世,兒子楊廣即位,也就是後世所稱的隋煬帝。

隋煬帝即位後,大興土木營建洛陽,開鑿京杭大運河。同時頻繁對外用兵,西打吐谷渾,東踢高句麗,搞得天下民怨沸騰。終於,在隋煬帝執政的第七年,王薄在山東章丘率先舉起反隋大旗,拉開了隋末羣雄逐鹿的大幕。

起初隋煬帝沒把這些造反的農民放在心上,覺得不過是一幫羣聚的強盜而已,但同爲關隴貴族的楊玄感謀反讓他坐不住了,因爲楊玄感是關隴貴族的一員,楊玄感叛變代表作爲楊廣統治根基的關隴貴族出現了裂縫。但很快,楊玄感就被隋軍擊敗,兵敗自殺。

唐朝初年有60萬軍隊 唐朝爲何只派遣十萬人出兵作戰 第2張

而彼時的瓦崗軍還只一支農民起義軍,由同爲關隴貴族的李密率領,在中原站穩了腳跟。但很快,李密就在洛陽城下與隋軍陷入了膠着狀態,此時便有謀士建議李密率軍繞過洛陽,直取關中。

但李密擔心繞過洛陽拿下關中會導致後方不穩,從而發生變數,便拒絕了謀士的建議,繼續吭哧吭哧地圍攻洛陽。但李密一停,被留守太原的便李淵抓住了機會。公元617年,李淵在太原以匡扶隋室的名頭正式起兵,矛頭直指關中。

行軍途中李淵恩威並施,路上的郡縣根本無心防守,全部望風而降。同時,李淵又和後方虎視眈眈的突厥達成協議,同意將長安的金銀財寶分突厥一份,換取了後方的穩定。

後方安定了,李淵只用半年就攻下了長安,擁立楊侑爲隋恭帝。公元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殺,李淵也就不客氣了,直接逼迫楊侑禪位。而楊侑作爲李淵扶上去的皇帝自然也沒啥好說的,老老實實把皇位讓給了李淵。

從此隋朝滅亡,國祚二百八十九年的大唐拉開了大幕。

2. 李淵治國

好不容易當了皇帝,李淵還沒來得及享受,就要面對天下不止他一個皇帝的事實。而當時除了李淵的李唐以外,還有夏王竇建德、鄭帝王世充、秦帝薛舉,以及兩個樑帝蕭銑,樑師都等一衆人馬,可謂是水淺王八多,遍地是大哥。總之天下又出現了羣雄逐鹿,共襄盛舉的盛況。

唐朝初年有60萬軍隊 唐朝爲何只派遣十萬人出兵作戰 第3張

而李唐剛建立不久,秦帝薛舉就派兒子薛仁杲進犯。好巧不巧,此時李唐朝廷中武力值第一李世民染上了瘧疾,於是便將軍權交給元老劉文靜。李世民說對劉文靜說:薛舉孤軍深入,肯定堅持不了多久,你堅守不出即可,等我病好了帶你們去幹他們。

但劉文靜認爲,薛舉軍隊知道李世民生病肯定會輕敵,便率唐軍主動出擊,果不其然收穫了一場大敗,史稱淺水原大敗。

但沒過多久,薛舉也染上傳染病,死了。兒子薛仁杲即位,但薛仁杲爲人殘暴,與手下文武大臣多有矛盾,於是李淵就抓住機會派李世民出戰。李世民也不負衆望,大破薛仁杲的軍隊,一舉將薛仁杲的地盤收歸李唐。

而薛仁杲的地盤中,便有一處戰略資源,隴西養馬場。得到了養馬場,李淵便可以開始着手組建騎兵部隊了。當時騎兵部隊便是古代戰爭中猶如如今坦克一般的存在,綜合素質和戰鬥力遠勝一般的步兵

而這也是唐軍出征限制出戰人數的原因,畢竟國家大事,牽一髮而動全身,能省一點是一點,有把握能十萬人拿下的戰爭自然沒必要派出二十萬人。

在消滅薛仁杲勢力後,在東邊緊靠着李唐的“突厥可汗”劉武周也來進犯。但面對唐軍的騎兵,即使獲得突厥支持的劉武周也沒能討到好處。

唐朝初年有60萬軍隊 唐朝爲何只派遣十萬人出兵作戰 第4張

對上李世民和尉遲敬德率領的唐軍,劉武周屢戰屢敗,最終兵敗身死,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唐軍的綜合素質之強悍。

在劉武周被滅後,李淵醞釀已久的軍制改革也得到了徹底推行。具體措施爲設置車騎將軍與驃騎將軍,並將軍隊設置爲各個軍府,以兩個將軍的軍府爲首,聽從朝廷調遣。

而軍府的具體劃分與職責,便是將李唐的地盤劃分爲十二軍,每軍都設置主將和副將各一人,每一軍下轄軍府,軍府共六百餘個。每個在軍府入籍的軍人都可以領到一塊耕地,免除徭役。平時耕地,戰時便自備武器盔甲隨軍出征,這便是著名的府兵制。

府兵制推行後,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能節省大量軍費開支,同時中央掌握調度權,能確保軍隊不會反抗中央。但缺點也顯而易見,將軍隊與農業生產相結合,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唐軍出征時無法全員出擊,不然影響了農業生產。

而在古代,農業是小農經濟的根本,如果耽誤了農業生產,動搖的是立國根本,沒有人敢承擔這個責任,而這便是唐軍出征時嚴格限制出征人數的原因之一。

而且在府兵制推行一段時間後,便出現了軍所將軍成爲了地主,手下士兵成了將軍的佃農,使得士兵既要交糧食,又要自備武器盔甲上陣打仗,還要給領導種地,搞的軍隊戰鬥力大減。最終唐朝還是用募兵制取消了府兵制,不過那就是後話了。

唐朝初年有60萬軍隊 唐朝爲何只派遣十萬人出兵作戰 第5張

至少在府兵制剛施行時,確實在保證軍隊戰鬥力的同時,有力的提振了李唐經濟,爲唐朝統一全國打下了基礎。

二. 東征西討

1. 統一

在李唐把劉武周和薛舉勢力消滅後,天下基本呈現李淵、王世充、竇建德三足鼎立的形勢。三方勢力當中,又屬佔據關中,又完成了軍制改革的李唐最強。於是李淵果斷派遣李世民率軍出擊,攻打王世充。

唐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把王世充打的就剩洛陽一座孤城。但王世充戰鬥意志異常堅定,唐軍圍城八個月依舊沒能攻下洛陽,甚至在此時,竇建德率軍也前來支援王世充。

面對如此情況,李世民依然保持冷靜,做出了戰略部署。將主力軍隊留在後方,自己親自率領三千精銳騎兵急行軍,搶先一步到達了竇建德的必經之地虎牢關。竇建德幾次試圖破關,都被李世民嚴防死守。

幾次試圖破關都沒成功,竇建德的軍隊士氣也開始低落。不得已,竇建德命令十萬大軍擺開陣型,試圖與唐軍決戰。李世民堅守不出,等了幾個時辰後,竇建德軍隊開始動搖,陣型逐漸無法維持。李世民此時抓住戰機,率領三千騎兵衝散了大陣,並佔領了竇建德的大營,掛起了唐軍大旗。

見狀,這十萬大軍頓時潰散成一盤散沙,竇建德也成爲了唐軍的俘虜。王世充見自己唯一的希望也破滅,也開城投降。

唐朝初年有60萬軍隊 唐朝爲何只派遣十萬人出兵作戰 第6張

李世民就憑藉虎牢關一戰,將李唐的兩個心腹大患一舉解決。可以說,沒有李世民這一戰,李唐還不知道要苦戰多久才能統一全國。李世民此戰居功至偉,聲勢威望甚至蓋過了父親李淵。

此戰也從側面說明,古代戰爭,兵在精不在多,率領大軍不一定會嬴,但是一定會給後勤帶來巨大的壓力,而這也是唐朝嚴格限制出兵人數的原因之一。

由於李世民的戰功已經是封無可封,李淵特地爲他設立了天策上將。但李淵將竇建德斬首的行爲觸怒了竇建德舊部和所統治的百姓,使得竇建德舊部劉黑闥起兵叛亂,李淵不得已,只能再度起用本來準備雪藏的李世民出陣。

李世民堅壁清野,同時截斷守城糧道,使得劉黑闥無法堅守孤城,不得已只能出城決戰。李世民此時早已派人堵好劉黑闥出戰的必經之地洺水的上游,等到劉黑闥渡河之時,李世民當即派人掘開堤壩,泄洪放水。

面對如此對手,劉黑闥無力迴天。經過此戰,唐朝徹底消滅了其他殘餘勢力,幾乎統一了全國。此時的唐朝版圖,一半以上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另一半則是李靖和李孝恭二人的功勞,而這也爲後來的玄武門之變埋下了伏筆。

三. 結語

在李世民政變繼位後,唐軍並沒有停止對外擴張的腳步,除了開頭提到的消滅東突厥以外,還有東征高句麗。

唐朝初年有60萬軍隊 唐朝爲何只派遣十萬人出兵作戰 第7張

在征討高句麗的作戰中,李世民繼續沿用他打天下時的方略,堅持精兵出擊,每次戰役派遣士兵不過十餘萬,但就是這十來萬人,便征服了百萬人口之衆的當時大國高句麗。

而這也表明了李世民對於出征帶兵的清晰認識。首先,在小農經濟爲主體的社會,士兵也是不可或缺的勞動力,如果徵調過多勞動力上戰場,勢必會極大衝擊到農業生產。

其次,帶兵打仗時,多一個人多張嘴,十餘萬人出征,往往會需要幾十萬人來保證大軍的後勤,也會消耗鉅額的人力物力。

最後,便是李世民對唐軍將士的戰鬥力有貼近事實的預估,從而能在對外作戰時做出準確的判斷。

唐朝初年有60萬軍隊 唐朝爲何只派遣十萬人出兵作戰 第8張

換句話說,在唐初,皇帝對軍隊的戰鬥力有充足的信心,相信十餘萬人便足夠擊敗數十萬敵軍。既然做出瞭如此判斷,過往經驗也證實了皇帝判斷的準確,自然也就在出兵人數上加以精打細算了。

參考文獻

《舊唐書》

《新唐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