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康熙少年時期智擒鰲拜 晚年時期爲何又要追封他

康熙少年時期智擒鰲拜 晚年時期爲何又要追封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少年康熙智擒鰲拜的背後,掩藏着什麼祕密,爲何晚年又追封鰲拜?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順治十八年,順治帝染病去世,八歲的康熙即位。主少國疑,順治留下的四位輔政大臣立於朝堂,勾連結黨架空了皇帝。

然而在孝莊皇太后的耳濡目染下,康熙學會了帝王心術、御下之道,天資聰穎的他逐步收回了輔政大臣的權力,成爲乾綱獨斷的一代英主。可對於鬥倒權臣鰲拜這件事,背後卻掩藏着康熙不願多提的隱祕。

康熙少年時期智擒鰲拜 晚年時期爲何又要追封他

權臣鰲拜、大權獨攬

康熙之所以被稱爲一代英主,在於他一生完成了很多皇帝沒有做到的事情,比如將權力收歸中央、平定三藩、收復臺灣,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業,甚至被後世稱作“千古一帝”。

就是就是這樣以爲英主,年少時也曾被權臣們壓得透不過氣來。

往往後世的人說起康熙,免不得要稱讚他“智擒鰲拜”的輝煌事蹟,當時的鰲拜權傾一時,風光無兩,康熙年少主政明裏暗裏吃了鰲拜很多虧。

康熙少年時期智擒鰲拜 晚年時期爲何又要追封他 第2張

於是尚年輕的康熙便通過“智擒鰲拜”這件事,在朝臣和天下人眼中樹立了一個英武多智的形象,成爲他後來主政的開端。

康熙如此威嚴的樹立,還是靠鰲拜這個權臣的反襯。鰲拜身爲順治帝的輔政大臣,原也不是四位輔政大臣中權力最大最有威望的一個。

索尼資格最老、蘇克沙哈和鰲拜不對付,遏必隆首鼠兩端聞風行事,於是面對着如此年輕的皇帝,身爲權臣的鰲拜野心開始無限膨脹。

蘇克沙哈與鰲拜在朝堂上明爭暗鬥,索尼作爲一個混跡朝堂多年的老狐狸即不站隊也不爭權,而遏必隆在蘇克沙哈和鰲拜之間左右權衡之後選擇站隊鰲拜,並且通過各種手段,聯合朝臣鬥倒了蘇克沙哈。鰲拜的權柄則更加膨脹。

朝中諸臣言路閉塞,索尼一直裝聾作啞不做行動,那麼深居宮中的孝莊和康熙二人,一時間只能由着鰲拜行事。

鰲拜見後宮太后和小皇帝如此縱容自己,便也放開了手腳,肆無忌憚享受着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待遇來。

孝莊是個頗具政治智慧的女人,她不斷教育、勸諫康熙,身爲帝王要忍常人之不能忍,才能爲常人所不能爲。

年少的康熙即使再看不慣鰲拜的所作所爲,也爲了祖母和自己今後的計劃忍耐了鰲拜的種種僭越之舉。

此時的鰲拜也不知見好就收,正在被權力的蜜糖浸泡着,野心也越來越強大。

甚至穿上了只有皇帝纔可以穿得黃袍。有一次,康熙和索額圖沒有事先告知鰲拜,搞了個突然襲擊去了鰲拜府探病,誰料鰲拜的牀底下竟然藏着一把兇器,狼子野心已然昭示。

機敏的康熙隨機應變,直言這是滿族的舊俗,輕鬆化解了當時險象環生的局面。

君王臥榻之畔,豈容它人酣睡。康熙下定了決心,要剷除鰲拜。於是命令索額圖尋找了幾個身手好的滿族子弟,進宮來玩滿人的摔跤遊戲布庫,一邊整日裝着貪玩好性與這些侍衛們打打鬧鬧,一邊暗中籌劃擒拿鰲拜的計策。

康熙少年時期智擒鰲拜 晚年時期爲何又要追封他 第3張

終於,康熙八年,侍衛們的技術一天天成熟,康熙的帝王謀算也漸漸到了不再遮掩的地步。

趁着鰲拜進宮之時,索額圖便找藉口除去了鰲拜的隨身武器,待鰲拜進入康熙爲他早早布好的圈套之中,鰲拜都沒有任何警覺。

直到鰲拜坐上那把鋸了腿又粘的不牢靠的椅子後,鰲拜手中的茶盞灑了滿身。

就在此時,鰲拜的注意力全然不在皇帝身上,康熙下令,命早早埋伏好的侍衛們一哄而上,藉着切磋武藝的藉口,將鰲拜生擒。

這個權傾一時的輔政大臣,就在此刻成爲少年康熙砧板上的魚肉,康熙幾年的蟄伏隱忍也終於在此時得以見天日。鰲拜就擒後被康熙下獄,不久鬱鬱而終。

而就在鰲拜下臺這一年,康熙纔開始真正地掌權,由此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礎。

乾綱獨斷下的隱祕難言

康熙在少時,只有皇帝的虛名而沒有皇帝的實權,那屬於他的權力被分開掌握在自己的祖母和幾位輔政大臣手裏。

最開始,輔政大臣們還會和孝莊裝裝樣子,但是隨着鰲拜將蘇克沙哈的勢力趕盡殺絕後,權力的天平開始產生傾斜。

康熙少年時期智擒鰲拜 晚年時期爲何又要追封他 第4張

蘇克沙哈那一部分被鬥倒他的鰲拜佔去,朝中的風向也逐漸向鰲拜靠攏,比如遏必隆等人。

孝莊見狀,只得通過讓康熙和索尼的孫女赫舍裏聯姻,調動索尼一派鉗制鰲拜的勢力擴張。又任用索尼的兒子索額圖爲御前侍衛,負責康熙皇帝的安全。

因爲當時的鰲拜軍權在握,很容易就可以發動政變,所以皇帝安全一定要是信任親近的人來負責。

在孝莊組織聯姻之後,康熙一方看似與鰲拜取得了平衡。可是索尼沒過幾年便去世了,朝中權力的分配又一次向鰲拜傾斜。

康熙渴望權力集中的願望再一次落空,於是老成深算的康熙用計擒住了鰲拜。

但是耐人尋味的是,在擒拿鰲拜之後,康熙沒有立刻下令誅殺鰲拜,反而是去請求祖母孝莊的旨意。

康熙此舉大有深意,一方面他通過智計扳倒了權臣,另一方面,他正是通過之舉來向孝莊證明自己可以親政了,祖母年事已高,可以放心將軍國大事交給自己了。

在試探過孝莊之後,康熙便開始整肅朝綱,將鰲拜先前錯辦的冤案、假案平反昭雪,然後藉助官員們上書彈劾鰲拜來進行政治洗牌。

原先鰲拜的屬臣在此刻沒有替先前的舊主作一丁點兒辯護,紛紛倒戈選擇投靠了這個年少有爲的君主麾下。

康熙少年時期智擒鰲拜 晚年時期爲何又要追封他 第5張

康熙在完成政治洗牌之後,朝中的綱紀也得到了很好地肅清。孝莊見狀,也不好再過多限制康熙的羽翼豐滿,也選擇了放手。

按理說,此時康熙應該立刻誅殺鰲拜,樹立君王的威信,可是他卻殺了幾個鰲拜的屬臣卻獨獨判處鰲拜監禁之刑,殺從犯而不殺主犯,所有人都摸不清皇帝的脾氣,也不好多言。

其實,康熙的奪權之路走得並不是那麼光明磊落,一方面他瞞着孝莊獨自擒拿鰲拜,事後又幾番試探這位皇祖母是否願意放權。

另一方面,他的政治優勢大部分還是通過聯姻來獲得的,尤其擒拿鰲拜的功臣正是自己皇后的叔父。

最後,鰲拜此人雖然囂張跋扈、僭越無禮,但他到底還是爲了大清建功立業,戎馬一生的軍事能人,若誅殺鰲拜,康熙也畏懼史家筆法,說他是一個忘恩無情的君王。

而且,學術專家們通過分析鰲拜的成罪過程及其供述,也發現鰲拜所犯的罪款之中,有不少不實之辭,有替人受過之嫌。

可見康熙是怕史冊中記他一筆不孝祖母、冤屈臣子、靠裙帶關係爭權的事蹟。因而康熙在晚年,還是追封了鰲拜爲一等公。

康熙少年時期智擒鰲拜 晚年時期爲何又要追封他 第6張

總結

康熙的爭權之路反映出清初滿洲統治集團中權力鬥爭的複雜性和殘酷性,以及後宮利益集團內部的矛盾和博弈,也反映出滿清時期,封建君主的權力已然達到了一種高度集中的態勢。

所謂盛極必衰,這樣高度集中的權力也是爲了日後大廈將傾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