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康熙早年抓到鰲拜後 康熙晚年爲何又後悔了

康熙早年抓到鰲拜後 康熙晚年爲何又後悔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康熙和鰲拜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康熙晚年,爲啥後悔擒拿鰲拜?

康熙八年,發生了一件震驚朝堂的事,那就是年僅十五歲的康熙擒拿了朝廷重臣鰲拜。也是在這一年,康熙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親政,實打實掌握了政權,可以說是自他八歲繼位以來做的最爲重要的一件事了。

只是這樣一件在康熙在位期間都十分重要的事件,卻讓康熙感到懊悔。尤其是康熙晚年的時候,更是十分後悔擒拿鰲拜。後來康熙不但爲鰲拜平反,還稱他是忠臣,並且善待了他的後人。這是爲什麼呢?

01主弱臣強,康熙與鰲拜之間的暗潮涌動

相信不少人都瞭解康熙擒拿鰲拜這件事,但是卻鮮有人知這背後的故事。康熙爲什麼將鰲拜視爲眼中釘、肉中刺,親自培養親信將其擒拿呢?

其實鰲拜爲大清打下江山立下了不少功勞,在清軍入關的時候,他就是見證者之一。而在朝爲臣的時候,鰲拜更是憑藉着資歷和權力成爲了首屈一指的臣子。就算是當時的順治帝,也要對其禮讓三分。

而順治帝去世的時候,不得已將皇位傳給了年僅8歲的康熙。按理說這個年齡的孩子心智並不成熟,但是康熙就已經坐上了龍椅。

由於康熙實在是太過年幼,他在朝中還沒來得及培養自己的親信,所以當時順治帝特意命蘇克薩哈、遏必隆、索尼和鰲拜作爲輔佐大臣,來輔佐康熙坐穩龍椅。

要說這四個大臣也是各有私心,蘇克薩哈、遏必隆看鰲拜資歷老、權勢大,甚至有蓋過康熙的趨勢了,於是便唯鰲拜馬首是瞻。索尼雖然看不過去鰲拜功高蓋主的行爲,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他也只能放任自流。

康熙早年抓到鰲拜後 康熙晚年爲何又後悔了

這就更加助長了鰲拜的囂張氣焰,他認爲皇帝管不住自己,朝堂上的大臣又對自己言聽計從。但是皇帝中就是皇帝,康熙怎麼能容忍自己的父輩們打下來的江山落到一個外姓人手裏。所以早早地就開始計劃如何除掉鰲拜了。

要說除掉鰲拜,也是有很多講究的。畢竟這是一個朝堂上的重臣,如果不能做的讓所有人心服口服,那康熙也會落人口舌,甚至會引得鰲拜的那些黨羽奮起反抗。這對於康熙也是不利的。

根據歷史記載,康熙對付鰲拜也是費了不少心思的。他先是將鰲拜等人召到宮中,狀似商討國事,但是卻將鰲拜騙到自己的宮殿裏,軟禁了起來。

這樣一來,他就限制了鰲拜的所作所爲。隨後康熙又列舉了他數條罪狀,樁樁件件都應該處死,但是康熙表示自己念在鰲拜是三朝元老,所以饒了他一命。只是鰲拜心高氣傲,不久後就抑鬱而終了。

02康熙晚年後悔,爲鰲拜平反

這樣一個心腹大患就被無聲無息的除掉了,康熙保全了彼此的面子,而且還穩固了自己的統治。於是在以後的親政中,康熙更加的得心應手,爲康乾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樣的局面是康熙作爲皇帝希望看到的,也是有利於國家和社會的發展的。只是沒想到,在康熙晚年的時候,卻突然後悔處置了鰲拜,還爲其平反了。

康熙好似突然醒悟了一般,他不僅僅對外宣稱鰲拜是功臣,而且還要還給他一個清白。他將此事昭告天下,並且對待鰲拜的的子女後代也十分厚待。

康熙早年抓到鰲拜後 康熙晚年爲何又後悔了 第2張

都說君無戲言,但是康熙卻堅定地這麼做了。難道康熙這不是在打自己的臉嗎?爲什麼他執意要這麼做?畢竟在外人看來,這麼做是會影響到康熙身爲九五之尊的威嚴的。

所以當時許多大臣都持反對態度,認爲康熙沒有必要這麼做。一是因爲事情已經過去了幾十年,就算是爲鰲拜平反了,似乎意義也不太大,而是這麼出爾反爾的做法,難免會對康熙造成負面影響。

只是康熙怎麼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呢?哪怕是他了解這件事的負面影響,康熙還是堅定的做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03康熙爲什麼爲鰲拜平反

事實上,一個人到了晚年的時候總是會回顧自己的一生,然後對一些事情就會有了新的見解。康熙也不例外,他就是在晚年回顧一生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其實對不住鰲拜。

首先,平心而論,鰲拜作爲三朝元老,爲大清的江山社稷做出了不少貢獻。這也是爲什麼順治帝會對鰲拜青睞有加。而且當時皇太極剛去世的時候,多爾袞還想趁機謀朝篡位,還是鰲拜等人的極力阻攔,才讓皇位落在了順治帝的手裏。

康熙早年抓到鰲拜後 康熙晚年爲何又後悔了 第3張

其實從這件事就能看出鰲拜骨子裏是個非常忠君的人了。尤其是在順治帝登基之後,鰲拜也是盡心盡力。雖然康熙登基之後,鰲拜偶爾會做一些盲目自大、違背禮儀古訓的事情,但是提起底也沒有對康熙的皇位造成威脅。

所以鰲拜雖然有野心,但是並不想自己稱帝。又或者是鰲拜已經有了很大的權勢了,即便是再稱帝又能怎樣呢?因此康熙才能順利成長,也有了反撲鰲拜的機會

其次,從康熙的主觀思想上來說,他當時年少,並不十分懂得朝堂上的彎彎繞繞。那時的康熙只是一心想要穩固自己的統治,所以纔會將鰲拜視爲死敵。這導致了鰲拜抑鬱而終,也導致了他的後代們沒有好下場。所以出於以上原因,康熙才力排衆議,爲其平反。

04結語

可見,康熙對於鰲拜的態度是發生了轉變的。而且鰲拜雖然曾經有功高蓋主的嫌疑,但是他並沒有實際行動起來,所以我們也不能用“奸臣”二字對其一言以蔽之。

康熙早年抓到鰲拜後 康熙晚年爲何又後悔了 第4張

事實上,歷史本來就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就像人們口中那個令人裝扮的小姑娘一樣。真正的政治權勢的爭奪或許並沒有誰對誰錯,歷來成王敗寇皆是如此。不過康熙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也實屬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