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明朝統一戰爭地圖 明朝統一戰爭的順序

明朝統一戰爭地圖 明朝統一戰爭的順序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統一戰爭是明洪武元年至二十二年(1368—1389年),明太祖朱元璋爲統一全國,遣軍推翻元朝、消滅各地割據政權及元朝殘餘勢力的一系列作戰。

 背景

元朝末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最終爆發了以紅巾軍爲主的農民起義。而農民軍首領朱元璋趁勢崛起於江淮地區,到了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相繼攻滅在江南稱漢帝的陳友諒和在東南沿海的吳王張士誠後,逐步統一江南。朱元璋於是決定北定中原、南取沿海,來統一中國。

朱元璋命徐達爲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爲副將軍,北進中原,進攻元大都(今北京),消滅元朝;命湯和爲徵南將軍,消滅盤踞在浙東的方國珍;胡廷瑞爲徵南將軍,攻取福建;湖廣行省平章楊璟等攻廣西。元至正二十八年正月(1368年),在各路接連獲勝之際,朱元璋於應天(今南京)即帝位,國號大明,是爲明太祖,年號洪武。於是展開了長達22年的統一戰爭。

明朝統一戰爭地圖 明朝統一戰爭的順序

 過程

統一華北和西北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命徐達、常遇春率軍北伐,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徐達、常遇春率領明軍攻入元大都,改大都爲北平,隨即移師西向,陸續攻取山西、陝西、甘肅等地。

洪武二年(1369年)六月,因元朝殘餘勢力不斷在背部邊疆騷擾,朱元璋又命常遇春率軍北伐,攻克元上都開平,常遇春因病卒于軍中。第二年,朱元璋命徐達、李文忠再分道出徵沙漠,攻克應昌。暫時穩定了北方形勢。

征伐福建和湖廣

早在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就命湯和和廖永忠消滅在浙江盤踞的方國珍勢力,後率軍攻入福建境內,在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攻入延平(今南平),福建地方勢力皆降。同年二月朱元璋命廖永忠和朱亮祖從福建海道進攻廣東,與先遣由湖南征廣西的楊璟和江西贛州衛指揮使陸仲亨部互爲犄角,進軍兩廣。同年三月,楊璟攻克全州(今屬廣西)、武岡(今屬湖南)等地。同年四月,廖永忠率部抵廣州,元廣東行省左丞何真勢窮出降。諸路明軍進入廣西,一直到同年七月,相繼攻取未下州縣,江南全部統一。

 平定西南

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湯和率軍攻入四川,消滅明升的割據勢力。洪武十四年(1381年)傅友德、藍玉、沐英有率領明軍攻入雲南,滅故元樑王把匝剌瓦爾密。第二年乘勝進軍,攻克大理,雲南平定。

 西藏地區

明朝建立後的第二年,朱元璋就派人到西藏地區,要求西藏的各地僧俗和首領上繳元朝時期政府所賜的舊印,由明朝重新任命並頒發新印,並對他們加以安撫,並鞏固他們在地方的地位。洪武五年(1372年),元朝最後一位攝帝師(即代理帝師)喃加巴藏卜首先宣佈歸順明朝,明朝中央政府封他爲熾盛佛寶國師,並賜玉印一顆。喃加巴藏卜先後嚮明朝推薦了元朝時期在衛藏地區的舊官員一百多名,明朝中央政府都分別授給他們各級官職。

隨後,西藏各地僧俗地方勢力,到明朝首都南京,請求中央政府冊封,明朝中央政府對歸順的僧俗一律授以新的官職。對於西藏宗教,明朝採取尊崇扶植,對各教派一視同仁的“多封衆建”政策。就是對據有一定威信的佛教各派領袖人物都賜加封號。明朝中央政府一共敕封過三大法王和五個王,史稱“明封八王”。

隨後明朝在西藏、甘、青、川、滇等區建立各級的行政管理機構,共設置都指揮使司二、指揮使司一、宣慰使司三、招討司六、萬戶府四、千戶所十七,各設官撫治。同時還建立了朝貢制度。

攻克遼東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命馮勝、傅友德、藍玉進攻遼東,迫降故元太尉納哈出。至此,除了漠北沙漠和西域等地外,全國已經基本爲明朝控制。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藍玉在捕魚兒海擊敗北元后主脫古思帖木兒。同年,脫古思帖木兒被殺,餘部降明朝。

 重要戰役

徐達北伐1367年-1369年

明攻閩廣之戰1368年

明平四川之戰1371年

明平雲南之戰1381年-1382年

明平遼東之戰1387年

 評價

明朝統一戰爭從公元1367年(另一說採用1368年,明朝建立的元年爲起點)到1387年,經過20多年的戰爭,最終實現了中國的統一,對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朱元璋針對元朝勢力受到削弱,而其他作戰對象也是各據一方、互不馳援等情況,採取各個擊破,統一全國大部分範圍地區,顯示了朱元璋本人的用兵才能和駕馭將帥和戰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