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李斯簡介 李斯爲什麼被腰斬

李斯簡介 李斯爲什麼被腰斬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斯(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楚國上蔡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法家代表人物。

李斯年輕時曾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吏。《史記·李斯傳》記載:“(李斯)見吏舍廁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於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李斯認爲,人無所謂能幹不能幹,聰明才智本來就差不多,富貴與貧賤,全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機會選擇環境。在人人爭名逐利的戰國時期,李斯也想幹出一番事業來。於是,他辭去小吏的官職,到齊國求學,拜荀卿爲師,研究治理國家的學問,即所謂“帝王之術”。學成後的李斯,分析比較了當時各國的發展情況,決定到秦國去。

李斯簡介 李斯爲什麼被腰斬

  李斯

輔佐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

李斯到秦國後,很快得到了呂不韋的器重,當上了秦國的小官,有了接近秦王的機會。一次,李斯對秦王說:

“凡是想幹事業的人,都要抓住時機。秦穆公時,秦國雖然很強大,但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其原因就在於時機還不成熟。自秦孝公以來,周天子徹底衰落下來,各諸侯國間的連年戰爭,給秦國以發展壯大的機會。現在,秦國國力強盛,君臣賢德,消滅六國如同掃除竈上的灰塵那樣容易,現在就是統一天下、完成帝業的最好時機,千萬不能錯過。”

此外,李斯還提出了“先滅韓,以恐他國”策略,因此得到了秦王的賞識,被提拔爲長史。李斯還勸秦王派人持金玉幣帛去各國收買、賄賂衆臣,離間各國的君臣關係,果然也收到了極好的效果,因而又被封爲客卿。

正當秦王下決心統一六國的時候,韓國因懼怕被秦國滅掉,於是派水工鄭國到秦國去鼓動秦王修建水渠,藉此削弱秦國的人力和物力,牽制秦的東進。後來,鄭國修渠的目的成了公開的祕密,東方各國紛紛派間諜到秦國做賓客,監視秦王的一舉一動。羣臣對外來客卿的議論很大,勸秦王說:

“各國來秦國的人,大抵都是爲了他們自己國家的利益來秦國做破壞工作的,請大王下令驅逐一切來客。”於是,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其中。

這時,李斯給秦王寫了一封信,勸秦王不要逐客,這就是有名的《諫逐客書》。他說:

“我聽說羣臣議論逐客,這是錯誤的。從前,秦穆公求賢人,從西方的戎族部落請來由余,從東方的楚國請來百里奚,從宋國迎來蹇叔,任用從晉國來的丕豹、公孫支。秦穆公任用這五人後,兼併了二十國,稱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實行新法、移風易俗,使國家富強,先後打敗楚、魏,擴地千里。秦惠王用張儀的計謀,拆散了六國的合縱抗秦,迫使各國屈服。秦昭王得范雎,削弱貴戚力量,加強了王權,蠶食諸侯,夯實基業。這四代秦王都是由於任用了客卿,纔對國家做出了貢獻,如果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會使國家沒有富利之實,秦國也將沒有強大之名。”

秦王採納了李斯的建議,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爲廷尉。

李斯簡介 李斯爲什麼被腰斬 第2張

  秦始皇與李斯

 秦統一六國後

李斯與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嬴政爲皇帝,並

制定了相關的禮儀制度

建議拆除郡縣城牆

銷燬民間兵器

反對分封制,建立郡縣制

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包括《詩》、《書》在內書籍及諸子百家的著述

禁止私學

制定法律

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

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李斯的政治主張及在秦朝的實踐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奠定了中國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李斯簡介 李斯爲什麼被腰斬 第3張

  統一文字

在李斯參與制定的衆多政治、經濟、文化政策中,有的廣受推崇,有的則遭人詬病,其中,“焚書坑儒”成爲最令世人震驚的事件,也是

中華文化史上的災難。

李斯認爲,由於時代的變遷,三代時期的治國理念已與當時格格不入,三代時期的做法並不值得效法。

如今天下統一,我們不必效法古代,以古非今、攪亂民心。對於那些造謠惑衆、不利於天下統一的言行必須加以禁止,否則將會影響國家政局的穩定,有損於皇帝的權威。

因此,他把這一切都歸罪於讀書,建議秦始皇下令焚書。當時,凡是秦記以外的史書,不是博士(指掌管古今文史典籍的官)所藏的詩、書、百家語都要燒掉,只准留下醫藥、卜筮、種樹之書。秦始皇還下令焚書,在這場浩劫中,先秦時期的許多文獻典籍都被燒掉了,中國文化遭到了巨大損失。

但是,秦始皇也曾將一些禁書收藏在咸陽的皇家圖書館中,使得一部分珍貴書籍得以保存了下來。

個人文學,書法成就

除政治功績外,在歷史上,李斯還取得了極高的文學成就和書法成就。李斯傳世的散文有四篇,分別是《諫逐客書》、《論督責書》、《言趙高書》、《獄中上書》,文章論證嚴密、氣勢貫通,洋洋灑灑,如江河奔流。

秦始皇先後五次巡行天下郡縣,其中,自始皇二十八年(前219)至三十七年(前210)的四次巡行中,都曾命李斯刻石記功,《鄒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碣邪臺刻石》、《之罘刻石》、《東觀刻石》、《碣石刻石》、《會稽刻石》等碑銘石刻傳諸後世,其中《泰山封禪刻石》、《琅琊刻石》和《嶧山刻石》等成爲後人臨摹的範本,李斯本人也被譽爲“書法之鼻祖”。

公元210年,秦始皇於巡遊途中暴卒沙丘宮,宦官趙高脅迫李斯發動“沙丘之變”,他們合謀篡改了始皇的傳位詔書,廢太子扶蘇,改立胡亥爲新帝,史稱“秦二世”。

秦始皇駕崩後

秦二世爲修建阿房宮大徵徭役,把本就疲憊不堪的人民推向了苦難的深淵。當時,全國範圍內的反秦起義已風起雲涌,爲了統治階級的共同利益,李斯同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勸秦二世停建阿房宮,減少一些徭役。但當時,秦二世正與宮女宴飲作樂,見李斯等人上書,十分惱怒,便下令將他們逮捕入獄。

獄中的李斯多次上書,但都被趙高扣留。趙高還藉機誹謗李斯與其子李由謀反,對李斯嚴刑拷打。李斯被迫承認罪行,並在秦二世二年(前208)七月被殺,其子李由仍將兵在外,李斯被殺後不久,他在與項羽、劉邦的雍丘之戰中大敗,被義軍斬殺。

李斯簡介 李斯爲什麼被腰斬 第4張

  李斯

李斯一生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踐行法家思想,以傑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遠見,輔助秦王嬴政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大業,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

秦朝建立後,李斯又繼續輔佐秦始皇,在鞏固秦朝政權、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經濟文化的發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