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斯被“腰斬”時,就沒有一個人爲他求情嗎?

李斯被“腰斬”時,就沒有一個人爲他求情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斯是楚國上蔡人,年輕時當過管理文書的小吏。小吏地位卑微,做事稍有不慎,便會被上級責罵。加上楚國屈、景、昭等貴族攬權,下層人士很難升遷。於是,不甘現狀的李斯遂辭了職,選擇了一條鍍金路,即跟隨名師學習帝王之術。他拜的師傅,是戰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儒學家荀況,著名論點“人性本惡”的發起人。據說,荀子早年曾去秦國考察過,完事後下了一個論斷:秦國的法制成熟完美,各級官吏執法嚴明、辦事效率高,中央權力集中且無掣肘之累,這些均是關東六國所不具備的。因此,日後統一天下的非秦莫屬。也許,這個判斷在荀子教學的過程中深深影響了李斯,故而學成後的李斯在拜別師傅後,便踏上了去往秦國的道路。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當時,秦國正值莊襄王病逝、十三歲的幼君嬴政即位,總攬秦國軍政大權的,是丞相呂不韋。他承襲戰國時貴族養士的傳統,招徠了大批門客。搭着這股風,李斯也報名進了相府。在相府,舍人李斯能言善辯,學問又好,很快便從呂不韋的三千食客裏脫穎而出,得到了呂不韋的青睞。不久,李斯被呂不韋推薦進宮,當了一名郎官。郎官職務是低些,但碰到秦王的機率比較大。故而,李斯可從一定程度上了解這位年輕君王的思想言行並及時展示自己的才能。他的首篇雄文《論統一書》,就是在這期間寫就並呈送給秦王的。簡而言之,這篇文章先是認真分析了秦與六國的總體形勢,然後又提出了秦應該趁六國疲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全部兼併的觀點。秦王政讀罷奏疏,大有同道中人之感,遂將其提拔爲了俸祿千石的長史,也即是秦王宮廷的祕書長。

李斯被“腰斬”時,就沒有一個人爲他求情嗎?

史料記載,長史之後,李斯獲得的官職是客卿,也就是大臣級的顧問。就在李斯擔任客卿期間,秦國政壇發生了許多變故。先是嫪毐叛亂被誅,緊接着呂不韋又被牽連罷相,此二事期間,韓人鄭國的疲秦計也被告發。於是,在秦國猛然掀起了一股驅逐外客的浪潮。史載,“宗室大臣議,‘諸侯人來仕者,皆爲其主遊間耳,請一切逐之’。”李斯入秦就是爲了求功名富貴的,怎能如此灰溜溜地離開?於是,他用盡平生所學,給秦王政上了一篇《諫逐客書》,充分闡明瞭外客在秦國由弱變強的百餘年裏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有理有據,秦王讀了恍然大悟,趕緊取消了驅逐外客的詔令。李斯呢?不但被請回了秦國,還被提拔爲了掌管全國刑獄的廷尉。自此,李斯成爲了秦王政主要幕僚之一,積極參與了秦統一六國政策的制定和執行。

秦帝國建立後,李斯又輔佐秦始皇完成了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一系列影響持續至今的大手筆。秦朝能建立東至大海、南達嶺南、西至甘肅、北至內蒙和遼東的廣袤疆域,李斯可謂勞苦功高。史料記載,大約在公元前217年,李斯再次升官,成爲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左丞相。他的大兒子李由出任三川郡守,其他的兒子娶了公主爲媳,女兒也都嫁給了秦公子爲妻。位極人臣四個字,當是李斯此時權勢的最好註解。但盛極必衰,李斯也沒能逃過這個鐵律。耳熟能詳的沙丘之謀,便是李斯跌落神壇的開端。

在這場政治博弈中,李斯頭一次被他以往瞧不起的宦官趙高牽着鼻子走,乃至心甘情願地和趙高、胡亥同流合污,背棄了始皇帝遺言,賜死了賢明的公子扶蘇以及忠心耿耿的蒙家兄弟。最終,胡亥成了皇帝、李斯也保住了功名富貴,但收穫最大的,還是精明的趙高。史料記載,胡亥登基後,便將趙高委任爲統領秦朝宮廷所有侍衛的郎中令。也就是說,皇帝和百官的一舉一動都可被趙高掌控。實際上,因爲胡亥年少且無行政經驗,軍國大事的決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他老師趙高的意願。“法令誅罰日益深刻,羣臣人人自危,欲畔者衆。又作阿旁之宮,治直道、馳道,賦斂愈重,戍徭無已”,這些都是胡亥和趙高兩人的傑作。不久,大澤鄉的一聲吶喊,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起義爆發了。但更令人震驚的還在後面,因爲起義軍竟然突破了函谷關,打到了驪山腳下。好在,此時秦朝還有始皇帝時代遺留的軍事能人章邯,他用臨時組織的囚徒軍最終擊潰了這支起義軍。可關內義軍被驅逐了,關外還處於烽火連天的狀態呢!

李斯被“腰斬”時,就沒有一個人爲他求情嗎? 第2張

李斯親手搭建起了帝國基石,怎能坐觀秦朝毀滅?於是,李斯遂給胡亥上了一道奏書,旨在提醒這位二世皇帝:寬刑減徭,及時轉換治民政策才能消弭叛亂。但胡亥回覆的卻不是帝國的命運,而是如何隨心所欲地盡情享受!末尾,胡亥還加上了這麼一句,丞相“身居三公位,如何令盜至此!”史料記載,李斯聽到責難後,先是恐懼,然後是驚慌失措,最後在富貴爵祿的貪戀中,順從了二世的意願,給二世遞呈了長達千餘言的《勸行督責書》。

和《諫逐客書》那種氣貫長虹的進取精神不同,這份奏書裏面只有畏首畏尾的阿諛和諂媚。它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就是嚴刑酷法加獨斷專行,以便鉗制臣民,達到胡亥想要的那種隨心所欲的終極目標。二世皇帝讀了文章,大爲高興,“行督責益嚴,稅民深者爲明吏,殺人衆者爲忠臣,刑者相半於道,而死人日成積於市,秦民益駭懼思亂。”總而言之:朝堂之下、都城內外,臣民們均被胡亥愈加苛嚴的統治搞得人人思亂。於是,秦朝失去了最後一次挽救敗亡的機會。而李斯,雖然暫時緩解了和秦二世的矛盾,卻在無形間掉進了自己挖的火坑。因爲趙高在胡亥大搞督責統治期間,也頻繁藉故濫殺發泄私憤。爲防止罪行敗露,趙高別出心裁地給胡亥重新解釋起了“朕”字,即“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羣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秦二世聽了有理,從此隱居深宮,將一切政務推給了趙高。也就是說,這時的趙高終於有足夠的權力來收拾李斯了。

史料記載,趙高先是假意去拜訪李斯,將其誆騙入宮勸諫胡亥理政。如此三番兩次,趙高總是挑胡亥玩得高興的時候叫李斯進諫,終於引起了胡亥的反感。趙高趁機煽風點火,說李斯早就對有沙丘之功而不得裂地稱爲王不滿。另外,李由是三川郡守,掌控關中和關東的戰略通道,若沒有私通義軍,周文又怎麼能攻到驪山腳下呢?二世皇帝將信將疑,遂派人覈查李由和盜賊勾結的具體情況。李斯在秦宮裏有眼線,當他知道中了趙高的圈套後,大爲震怒,遂通過內廷的關係繞過趙高,將彈劾書直接遞給了胡亥,陳述趙高專權堪比擅權弒君的宋國丞相子罕和齊國權臣田常。但此時的趙高已完全取得了胡亥的信任,因此二世皇帝不但不信,還將李斯的攻擊和懷疑之辭全部告訴了趙高。趙高則巧妙地拾起李斯諫書裏田常擅權弒君的那些話,一股腦還給了李斯。“丞相所患獨高,高已死,丞相即欲爲田常所爲。”於是,秦二世做了決定性的選擇,將李斯下獄,由趙高審訊。

趙高以精通法律獲得始皇帝的青睞,對如何審訊李斯自然有盤算。開始,他並不追究李斯之前打擊自己的事,而是重提陳勝軍穿越三川郡攻入關中的舊事。於是乎,李斯的家族成員和賓客隨從通通被當成了嫌疑人收監入獄。接着,趙高又派人用酷刑拷問李斯,硬逼着他承認長子李由通盜謀反。年老體衰的李斯被打得皮開肉綻,只好暫且認罪。趙高也狡詐,他擔心李斯利用管理漏洞上書申辯,便派人嚴密控制李斯和外界的聯繫,輕鬆截獲了李斯的上書。然後,趙高的殺招來了。他祕密派了十餘批親信假冒秦二世的使者前往獄中複審李斯。李斯不知就裏,遂以實情相告,結果卻換來了一頓更甚一頓的毒打。李斯徹底絕望了!於是,當皇帝派的真正使者前來詢問時,李斯對供詞再無申訴,成了真的“謀反者”。按秦律,李斯被判處腰斬之刑。而他的家族,也遭牽連而被夷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