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身居丞相之位的李斯,爲何會被處以腰斬呢?

身居丞相之位的李斯,爲何會被處以腰斬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二世二年七月的一天,咸陽的街道上人頭攢動,十分擁擠。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爲當朝丞相李斯在這一天被處以腰斬極刑,誅三族,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身披枷鎖的李斯與他的次子在前往行刑的路上相遇,父子倆擁抱在一起,李斯老淚縱橫的說道:“我們還能夠一起牽着黃狗,到上蔡縣老家的東門去追兔子嗎?”平常裏隨時可做的事情,到這時已經成了奢望。

李斯當時已經位極人臣,身居丞相之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爲何到最後竟然落得個腰斬,誅三族的下場?

李斯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與一個人有着脫離不掉的關係,這個人就是趙高,正是趙高將李斯置於死地。

秦國兼併六國的一號功臣

說李斯是秦國兼併六國的第一號功臣,估計有很多人不解,山東六國中的五國,魏國、趙國、齊國、楚國、燕國,都是王翦與他的兒子王賁所滅,而其餘的一國,韓國,則是由內史騰所滅,他李斯連戰場都沒有上過,憑什麼是秦國兼併六國的一號功臣?

劉邦擊敗項羽奪得天下,成爲繼秦國之後又一位大統一國家的領導者。劉邦封賞功臣的時候,將蕭何封爲第一功臣,劉邦手底下的那些將軍一個個都表示不滿,他蕭何連戰場都沒有上過,憑什麼是開國第一功臣?

劉邦表示,在狩獵的過程當中,有許多人認爲獵狗咬到了獵物,所以獵狗的功勞巨大,但是又有幾個人知道獵狗能夠咬到獵物,完全是因爲獵人的指示,要不是獵人發現獵物,發出指令,獵狗又怎麼能夠咬到獵物?

衆多將軍一聽到劉邦這一席話,心服口服。蕭何雖然沒有上戰場,但是蕭何能夠準確的判斷出敵人所在的位置,進而指引衆多將軍擊打敵人,取得勝利,當爲第一功臣。李斯也是一樣的道理。

李斯是一個文人,不懂戰場上的戰術,但是卻懂得文人常用的招術——陰謀詭計。秦始皇嬴政在李斯的強烈要求下,派遣出一批大臣,帶着重金周遊列國,賄賂六國大臣。如果說有正直之士不肯接受秦國的賄賂,不肯爲秦國辦事,那就殺。

正是因此,秦滅六國期間,六國才一直推行不了合縱抵禦秦國的計劃。一旦有合縱的矛頭,那些接受秦國的賄賂,爲秦國辦事的六國大臣就會從中作梗,阻止合縱的誕生,爲秦國消滅六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六國奸臣中最具代表的,當屬趙國的郭開與齊國的後勝,這兩人都以一己之力毀掉一國。郭開教唆趙王遷殺掉趙國的主心骨李牧,直接導致趙國滅亡。

而後勝則事事奉秦,就如同秦國的小狗,也正因此齊國才一直坐山觀虎鬥,無論秦國滅了多少個國家,展現出來的態度都是與己無關。後來秦國兵臨城下,齊國明明擁兵數十萬,齊王建卻在後勝等奸臣的教唆下,舉國投降。

六國中,首先消滅的第一個國家是哪一個國家,這個問題曾一直困擾着秦始皇嬴政。當時有兩個“人選”,第一個是趙國,第二個是韓國,主張滅趙的是韓非,主張滅韓的是李斯。

韓非是韓國的公子,力保韓國,表示秦國可以先穩住楚國與魏國這兩個與秦國接壤的國家,協同韓國一起攻打趙國。趙國平日裏喊攻打秦國最大聲,只要趙國一滅,秦滅六國指日可待,而到時韓國弱小,秦滅韓國只是大手一揮的事情,完全沒有必要這麼早就滅掉韓國。

韓非的話有一個明顯的漏洞,那就是韓國是一個不安定因素,沒有任何一個國君會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國家被滅,韓國也一樣。

如果韓國在協同秦國攻打他國的過程中,突然反水,與他國夾擊秦國,對於秦國而言必將是毀滅性的災難。但由於當時秦始皇嬴政極爲崇拜韓非,並未發現其中的端倪。

在此之前,秦始皇嬴政曾看過韓非著作的《韓非子》一書。看完這本書,秦始皇嬴政發出感慨:“如果說能夠一見此人,與此人周遊,寡人一生雖死無憾。”從這一段話可以看出,秦始皇嬴政是有多麼的看重韓非。

緊急時刻,李斯做出一個人臣該做的事情,指出其中的端倪。秦始皇嬴政雖然崇拜韓非,但是相比於崇拜韓非,他更加希望兼併六國,所以秦始皇嬴政在李斯的建議下,將韓非打入大牢,發兵攻打韓國。

當時的韓國連一個要塞都沒有,也就只有區區幾座城池,秦軍兵臨城下,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韓國覆滅。

秦國自從消滅韓國起,統一六國的戰爭就全面展開。得益於李斯賄賂六國大臣的計謀,六國一直是以單個國家對抗秦國,而不是以多個國家對抗秦國。在戰國後期,以一個國家對抗秦國就相當於癡人說夢,六國被逐一消滅,秦國完成統一。

李斯的功勞當屬第一。

一朝失足千古恨

秦始皇三十七年,正逢秦始皇第五次巡遊天下,這將是秦始皇最後一次巡遊天下,在這一年的七月初,秦始皇的車隊行駛到沙丘時,秦始皇駕崩,年四十九歲。

秦始皇生前未立皇后,也未立太子,臨死之前,曾命令手下寫下一封立公子扶蘇爲太子的詔書,但是這封詔書還沒等發出去,秦始皇就已經駕崩,留下了巨大的權力漏洞。

時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事的趙高發現了這個巨大的權力漏洞,進而打起修改詔書,擁立秦始皇小兒子胡亥爲繼承人的心思。

趙高首先要搞定的人就是胡亥,胡亥是最核心的人物,如果不搞定胡亥,後面的計劃將無法實施。趙高將秦始皇駕崩,詔書還沒發出去的消息透露給胡亥,以查探胡亥的態度。

胡亥雖然口中一直說無意於繼承皇位,但是話卻一直沒有說絕。有誰能夠拒絕這世間絕對的權利呢?趙高抓住胡亥口是心非這一點,不斷的與胡亥強調其中的利,不出意外,胡亥“勉爲其難”的答應了趙高的計劃。

趙高第二個要搞定的人就是李斯,李斯身居丞相一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若得不到李斯的支持,這項計劃難以實施。趙高找到李斯,將他的目的全盤脫出,李斯嚇了一大跳,他怎麼想都沒有想到趙高竟有如此大的膽子。

李斯的態度與胡亥的態度差不多相同,扭扭捏捏,雖然口上說着不,話卻一直沒有說絕。趙高將利與害擺在李斯面前,如果說扶蘇即位,那麼與扶蘇親近的蒙恬、蒙毅將會得到重用,而你李斯就得滾出朝堂。如果說胡亥即位,那麼你就能夠擁有擁立之功,一輩子屹立於朝堂,笑看人世間。

身居丞相之位的李斯,爲何會被處以腰斬呢?

李斯未發跡之前,曾經說過一句話:“人生最大的恥辱莫過於卑賤,最大的悲哀莫過於貧窮。”從這一句話可以看出,對於李斯而言,榮華富貴是有多麼的重要,也因此李斯選擇妥協,與趙高、胡亥一同修改詔書,賜死本應是繼承人的扶蘇。

從趙高敢於修改秦始皇的詔書來看,趙高的野心大到可怕,而身爲丞相的李斯遲早會成爲趙高的打擊對象,可是李斯一直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三次交手均敗

胡亥成爲皇帝,趙高自然而然受到胡亥的重用,升任郎中令,負責宮中的一切事物。身居要職的趙高權力慾望一步一步加大,爲了把持朝政,趙高哄騙胡亥,表示:“陛下你還年經,如果說定時上朝,面對臣下的進諫,肯定會出現不對的地方,而一旦出現不對的地方,就會損失陛下你的威嚴,倒不如躲在宮中不與臣下見面,臣下如果有什麼事要說,可以寫在奏摺上面,傳遞到宮中,慢慢琢磨(送奏摺的工作由趙高負責)”。

趙高真的是一個搞陰謀的高手,胡亥曾經不斷的表現出珍惜時間,好好玩樂的想法,而趙高則迅速的意識到這一點,抓住這一點,進行哄騙。胡亥畢竟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人,涉事未深,聽從了趙高的意見。

把持朝政的趙高並不滿足,因爲還有一個官位最高的人,這個人就是李斯。就此,趙高開始與李斯三次交手,而結果都是以趙高勝利告終。

第一次

秦始皇年間有五項大工程,分別是秦始皇陵、阿房宮、長城、直道、馳道,其中秦始皇陵與阿房宮是私事,而長城、直道、馳道則是公事,長城是爲了抵禦北方的遊牧民族,直道、馳道則是軍用高速公路。

時間從秦始皇年間推移到秦二世年間,長城、直道、馳道這三項公事基本上已經了結,可秦二世胡亥爲了向天下人表明他的正統性,不但持續長城、直道、馳道的修建工作,而且還持續秦始皇陵與阿房宮的修建工作。

老百姓原本以爲換了新皇帝生活就會發生改變,可事實是生活一點都沒有發生改變,還是沒完沒了的服役。

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自此之後,秦帝國內的各地百姓爲了響應陳勝、吳廣,都紛紛殺害當地的秦國官員。秦國自從統一六國以來,第一次呈現出亡國之勢。

而這時的秦二世擺出來的態度是鴕鳥的態度,面對即將到來的危險,他非但不解決,還將通報消息的使者殺死,以至於各地的起義勢頭愈演愈烈。

身爲丞相的李斯是秦能夠統一六國的主要功臣,與秦國的命運緊密地連在一起,若秦國滅亡,李斯的下場也好不到哪去。

李斯想進諫秦二世,但是又害怕秦二世只顧享樂,不看他的文書,所以想面對面的與秦二世詳談當前的形式。然而當時李斯雖貴爲丞相,但卻不能夠隨時面見到秦二世,只有一個人能夠隨時見到秦二世,這個人就是作爲秦二世與衆大臣的中間人趙高。

趙高也明白這一點,爲了顛覆李斯,趙高表示願意當秦二世與李斯之間的中間人。不懷好意的趙高每一次只要看到秦二世在享樂,就會通知李斯,秦二世正閒着沒事幹,趕緊進見。不知情的李斯傻乎乎的進見,不斷的壞了秦二世的雅興,以至於秦二世對李斯的印象越來越差。

第二次

再怎麼說李斯也是丞相,在宮中有着一定的耳目,對於趙高陷害他這件事情,他通過在宮中的耳目得以知曉。

這時的李斯已經意識到趙高的可怕,但是由於不能進見,焦急的李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態度進諫秦二世,表示趙高遲早會奪走秦國的江山。

李斯在上這道奏摺的時候根本不明白其中的一些潛在原因,秦二世爲什麼那麼信任趙高?難道僅因爲趙高擁立他繼位嗎?事實並非如此。

趙高在秦始皇年間是秦二世的老師,到了秦二世年間,秦始皇去世,而趙高一直服侍在秦二世的身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兩人的感情已經從師生之誼發展到父子之情。

秦二世將李斯狀告趙高的事情,完完全全的告訴趙高,趙高的反應速度是相當的快,他立刻轉過頭來告了李斯一把,表示李斯之所以想要除掉他,是因爲想要奪權。

在趙高的弄權下,此之前,秦二世對李斯的印象已經不斷的每況愈下,而在此時趙高表示李斯想要奪權,秦二世回想起李斯每逢自己享樂的時候進見,感到李斯這是故意在與他作對,輕視他,有奪權的苗頭,宣佈逮捕李斯。

第三次

古代有一部分的將相有着義不受辱的精神,那就是如果進忠言被最高統治者下獄的話,寧願自殺也不下獄,然而李斯卻選擇早死不如賴活着。

身處監獄的李斯上了一道奏摺,但是這道奏摺卻並未到達秦二世的手中,而是被趙高扣了下來。這道奏摺中的內容相當有意思,雖然是認罪書,但是認的罪,卻每一條都是功勞。

第一條罪狀是協助秦始皇兼併六國;第二條罪狀是輔佐秦始皇往南邊平定百越,到北邊驅逐匈奴;第三條罪狀是勸說秦始皇善待功臣;第四條罪狀是協助秦始皇修建宗廟;第五條罪狀是協助秦始皇統一文字統一制度;第六條罪狀是協助秦始皇修軍用通道,也就是直道、馳到;第七條罪狀是輕徭賦稅,贏取民心。

可惜這道滿是功勞的奏摺沒有到秦二世的手中,如果到的話,說不定能夠保住一條性命。

趙高明白李斯貴爲丞相,按照規定,皇帝會派人覈實情況,覈實無誤後才處刑。趙高多次派人裝作覈實情況的工作人員,只要李斯一將真實情況說出,就是一頓暴打。

滿頭白髮的李斯經不起暴打,後來真正的核實情況工作人員到達監獄時,李斯已經絕望,雖然沒有謀反,但是卻承認自己謀反。李斯的一生也就這樣走到頭,包括他三族的命運。

身居丞相之位的李斯,爲何會被處以腰斬呢? 第2張

結語

李斯三次敗給趙高,主要是趙高有着天然的政治優勢,那就是秦二世的信賴。趙高也正是依靠着這一點,將秦二世玩弄於鼓掌之中。

李斯的死全是他咎由自取,如果他在趙高意欲修改秦始皇立扶蘇爲太子的詔書時,意識到趙高的可怕,而不是被權力矇蔽了雙眼,誓與趙高魚死網破,到時候賢德的公子扶蘇繼位,他的結局肯定不是這麼悲慘,但世界上沒有後悔藥,犯下的錯永遠也無法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