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劉伯溫討水喝,爲什麼女子往水裏撒了一把穀殼?

劉伯溫討水喝,爲什麼女子往水裏撒了一把穀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大千世界,人生而不同,所以性格不一。但無論怎樣,人們總是最追求善良。然而,善良這樣的好品質,卻是這個世界上最難得的事情。因爲人心難測,都有各自的盤算,所以害人者也不在少數,因而有了“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說法。

但無論如何,善良少,不代表沒有。何況,如孟子所說:“人之初,性本善。”而且很多人即便已經不是在人之初的年紀,但仍舊有舉手之勞的小事,只不過很多人自己沒有發現而已,又或者是後來才發現。明朝算盡諸事的劉伯溫就沒有算到人心,曾經他曾因爲口渴討水喝,但是女人卻往水裏撒了一把穀殼。當時他很生氣,事後卻覺得女人很有智慧。那麼,他爲何會這樣認爲呢?

劉伯溫討水喝,爲什麼女子往水裏撒了一把穀殼?

01與善良難驗,生涯忽易窮

說起古代的智者,很多人會想起張良諸葛亮、劉伯溫這類的人物,確實,他們的能力很突出,能籌謀盡天下人和事,但是他們其實也是有缺點的,因爲世界上的完美人物不存在,有缺點纔是人生的常態。

諸葛亮再聰慧,最後還是被熬死在五丈原上,而劉伯溫再聰慧,在天下算計上如何“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還是缺乏生活的常識,因爲在鬧出笑話之際,還錯估了人心。衆所周知,劉伯溫雖然是輔佐朱元璋建立大明朝的功臣,但他也在元朝廷任過職。

那時,他年少,一心想的是爲天下的黎民百姓謀福,所以才華初顯的他就走上了靠科舉的路子。到了元朝,科舉制相對比較成熟了,劉伯溫在自己的地方家鄉考取了秀才舉人之後,需要前往元大都參加會試。

劉伯溫是浙江人,而元大都在北京,古代交通又十分不便,所以他需要經過長途跋涉才能到達京師。一天,他走了很長的路之後,只覺得身體的能量都耗完了,口渴難耐。但自己身處荒郊野嶺,找水喝不容易。就在他十分沮喪之際,他看到了一戶住得破破爛爛的村戶人家。

劉伯溫討水喝,爲什麼女子往水裏撒了一把穀殼? 第2張

於是,他上前去要水喝。當時的農婦很果斷的就給他打了一碗井水,但是看到他的形容之後,又故意往裏面撒了一把穀殼,然後遞給劉伯溫。劉伯溫眼巴巴的看着一碗清水,佈滿了穀殼,心裏很生氣,但是口渴難耐,還是接了碗就喝了。

喝了之後,看着婦人還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不由得問了她有何事。婦人有些不好意思的說請他幫自己的兒子看看面相,因爲他娶不着媳婦兒。劉伯溫這才懂,原來她看出了自己的本事。喝了一碗水,不看說不過去,但是要看,又是一碗穀殼水,他心緒難平。

於是,劉伯溫隨意指了個地方,然後說屋子建的風水不好,挪一挪就好了。那婦人信以爲真,連忙謝了他。而劉伯溫也就離開繼續趕路了,並把這件小事隨意忘到了腦後。進了京城的劉伯溫參加科舉考試,一下高中。他以爲自己的前途會是一片光明燦爛,但是元朝廷的統治者顯然不知道他的本事,只把他派往一個偏遠的地方當縣丞。

在偏遠之地,他盡情的揮灑着自己的政治熱情,爲民做實事。然而,元朝廷終究不是他的好去處,尤其是後期,愈加腐敗,到處民不聊生,起義不斷。所以劉伯溫辭官回鄉了。

02官司職防虞,當念懷善良

亂世出英雄,元末的亂世也不例外,甚至還出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草根皇帝英雄朱元璋。劉伯溫見朱元璋能力不凡,便又再次出山爲他出謀劃策。一路上,朱元璋在劉伯溫的幫助下,大敗了張士誠、陳友諒等人,最後建立了大明朝。

劉伯溫討水喝,爲什麼女子往水裏撒了一把穀殼? 第3張

朱元璋是皇帝,而劉伯溫這樣的智囊,雖然明朝沒有丞相了,不能像諸葛亮一樣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但是他這般人物,按理說也該高官厚祿傍身。然而,在淮西集團與浙東集團的爭鬥中,朱元璋坐山觀虎鬥,對下面的權臣個個都充滿了懷疑,而劉伯溫在這場爭鬥中,只撈了個誠意伯的爵位。

他知道朱元璋不會容忍自己,於是只好以年老爲藉口辭官回鄉。這次,在回故鄉的路上,他又再次到了自己曾經討水喝的地方。這裏跟之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有幾戶人家,其中有一戶的房子在這鄉野之間很是豪華。

劉伯溫忍不住上前去問,才發現這家的老太太是當年給自己穀殼水喝的人。於是,這次他聽到老婦人說,自己的兒子救了富家千金,那女子以身相許,自家就這麼藉助親家的東風發達起來了。說到最後,又說到當年的穀殼水上去了,劉伯溫就忍不住問了原因。

原來,當時的婦人看劉伯溫趕路趕的滿頭大汗,又累得口乾舌燥,唯恐他喝冰涼的井水喝急了,引起身體的不適,所以故意撒了一把乾淨的穀殼,讓他因爲要吹穀殼而減慢速度,這樣喝水不急,身體就不會難受了。

劉伯溫討水喝,爲什麼女子往水裏撒了一把穀殼? 第4張

這時,劉伯溫才恍然大悟,自己當年會錯了意,以爲是面前這個老婦人故意在整自己,不由得很羞愧,同時很佩服這個老婦人,說她很有智慧,同時又說了當年看面相說風水的實情。但老婦人並不在意,只是說沒什麼。就這樣,劉伯溫辭了老婦人,回到了故鄉浙江。

03結語

想劉伯溫被稱爲諸葛亮第二,但也沒有算準女人的善意。因爲各人有各人擅長的一面,劉伯溫也是如此。他少通政事,在天下大事的算計上,他在當時排第二,沒有人敢說第一。但是他卻對一些生活上的常識缺乏,所以纔會誤解女人的善意,認爲她是故意不讓自己好好喝水的。

這種猜測,只是纔對了一半,因爲他不知道女人不讓自己好好喝水的目的。後來辭官回鄉的途中,他再次問,才知道其中的真意。這時的他已經至人生的暮年,不由得感慨良多,也明白了不可隨意揣摩人心。所以說,世界上善良的人還是有很多,重點在於我們要睜開眼睛,好好看清楚,這樣既不會誤解他人的善意,也不會被欺騙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