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道光皇帝與漢文帝的節儉方式有何不同?後人是如何評價他們的?

道光皇帝與漢文帝的節儉方式有何不同?後人是如何評價他們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皇帝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號稱“富有四海”,坐擁世間富貴榮華。下面由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據有關史料載,中國封建社會從秦始皇開始到清宣統皇帝結束,先後有422位皇帝。在這些天之驕子中,豪奢縱慾之徒不少見,但也並不是沒有提倡節儉之人。筆者認爲清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和漢文帝劉恆就是比較著名的節儉皇帝。但兩個提倡節儉的皇帝,做法和效果卻完全不同。

(一)道光皇帝的節儉

話說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時爲皇太子的道光跟隨父親嘉慶皇帝一同到盛京(今瀋陽)祭祖。同樣都是皇宮,但無論是建築物的設計和外觀,還是內裏的裝修和舒適度,瀋陽故宮和北京故宮相比,不知差了幾多檔次。嘉慶皇帝帶着道光來到清寧宮東暖閣,將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其簡陋的舊時用物,如早已被人們拋棄不用的糠燈、粗笨很難看的牛皮烏拉、粗糙沉重的柺杖......拿出來給他看,語重心長的介紹先輩們創業的艱辛。

這一堂生動的憶苦思甜課,觸及到了道光的靈魂,激發起了他要保持本色再創輝煌的決心和信心。回到北京後,道光把到盛京去的情況告訴了妻子。兩口兒一商量,心動後旋即開始行動。除了牀桌椅這三樣必用的傢俱外,其他非必用的傢俱一律清除掉。

道光皇帝與漢文帝的節儉方式有何不同?後人是如何評價他們的?

在飲食開支上面也認真算計,每天早餐不買其他花錢的食物,叫小太監只買價錢便宜的燒餅。由於路程遠天氣寒冷,即使小太監一溜小跑,買回來的燒餅還是又冷又硬了,兩口兒就着熱茶開心的吃下去,眉頭也不皺一下。

登基之後,道光將他的節儉模式推廣到塞北江南,他詔發了一道《御製聲色貨利諭》,號召全國大小官員認真學習貫徹實施。下令各省督撫停止每年的進貢。按說進貢的貢品很多都是土特產,值不了多少錢,但這些地方離京城遠,來回的人工費用的確不是小數目,逗硬實施能收到一些成效。但命令下達後,各省督撫卻猶豫起來,摸不清是哄下屬玩的或是動真格的,於是照常進貢不誤,只不過名稱改了,不叫貢品叫“孝敬”,於是道光皇帝不好意思不收了。停止進貢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道光皇帝穿補巴衣服蓋舊被子這些就不多說了。整個形勢是皇帝節約皇帝的,花天酒地的大小官員還是照樣胡吃海喝和請客送禮,私底下還說皇上吝嗇、摳門。

(二)漢文帝的節儉

西漢建立後,一直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着力發展農業生產,收到了顯著的成效。漢文帝信奉“黃老之學”,主張無爲而治。

漢文帝無爲而治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減少朝廷活動的開支,儘量不擾民。爲此他大力提倡並躬行節儉。他在位23年,宮室、園林、服飾、車駕等都沒有增添。有次他打算建 造一個露臺,找來工匠一算要上百斤黃金,聽大家說相當於十戶中等平民的家產,他就主動放棄了。他多次下詔,禁止下屬向皇宮進貢奇珍異寶。自己平時穿戴的都是用粗糙的黑絲綢做的衣服。

就是他最寵愛的慎夫人,也不準穿拖地長裙,也不準使用繡彩色花紋帷帳。按照當時的風俗習慣,皇帝在位時就要開始修建自己的墳墓。對於自己的墳墓,漢文帝不準使用金銀銅鐵飾品,只准使用廉價的土陶製品。據史載,西漢末年社會不平靜,不少皇帝的墳墓被掘,但他的墳墓除外,因都知道里面沒“油水”。漢文帝一生都注重簡樸,爲歷代世人所稱道。

(三)爲啥節儉效果不同

道光朝時,中國仍是農耕社會,又值幾千年來的人口高峯,土地資源有限,生產力停滯,加之後來鴉片戰爭爆發,耗掉國庫大量銀子。此時欲求富強,雖然節儉不可或缺,但最重要的是,在經濟、軍事諸方面,要勤政謀政作好一系列決策,認真實施才行。只是皇帝唱獨角戲,講講節儉那能行?

不少事情道光是想到的,但在實施中遇到困難,他就不了了之,打退堂鼓了。如他搞節儉不準進貢之事,最後成了一個笑柄。

道光皇帝與漢文帝的節儉方式有何不同?後人是如何評價他們的? 第2張

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大清戰敗,道光皇帝不僅割讓香港,開放多個通商品口岸,還賠了2100萬銀元,加上治理水患又搭上很多銀子,空蕩蕩的國庫更空虛了。天有不測風雲哦,此時出現了國庫失竅的案子。據史載失竊了925萬兩白銀。

震驚的道光皇帝下令徹查。原來是長期以來國庫疏於管理,工作人員堅守自盜,上級管理部門檢查走過場造成的。當然這不僅僅是他這一朝的責任,他上N輩人也脫不了干係。道光皇帝雖然下令殺掉、監禁了一批責任人,叫直接負責國庫的大臣賠款,但並沒有收回來多少。加之道光皇帝在很多方面抱殘守缺,得過且過,讓風雨飄搖的大清更加雪上加霜。

漢文帝雖然出身高貴但並沒養尊處優,雖然沒受過系統的良好教育,但聰明能幹的母親的教育他念念不忘。他有施政的智慧,意外登基後,厲行節約,爲政寬仁,廢除苛法,採取一系列措施努力發展生產,注意發現人才,善於根據國情搞好外交,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的先河,在財力等多方面爲漢武帝實現雄才大略打下了基礎。簡而言之,漢文帝不是爲了節儉而節儉,而只是作爲他實施“以德治國”的一個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