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後世是如何評價漢文帝的?有哪些史書記載了他的事蹟?

後世是如何評價漢文帝的?有哪些史書記載了他的事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恆,即漢文帝,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母親是薄姬,漢惠帝劉盈之弟,西漢第五位皇帝,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前196年,漢高祖鎮壓了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爲代王,其爲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前180年太尉周勃、丞相陳平迎立代王劉恆入京,是爲漢文帝。即位之後,勵精圖治,興修水利,厲行節儉樸素,廢除肉刑,實現國家強盛,百姓小康,開啓“文景之治” 的發端。後元七年(前157年)駕崩於未央宮,廟號太宗,諡號孝文皇帝,葬於霸陵。

人物評價

總評

劉恆在位23年,車騎服御之物都沒有增添;屢次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寶;平時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絲綢做的衣服;劉恆爲自己預修的陵墓,也要求從簡。在中國曆代帝王中,劉恆是一生都注重簡樸爲世人稱道的皇帝。

劉恆的政治方針和措施,使當時社會經濟獲得了顯著的發展,統治秩序也日臻鞏固。西漢初年,大侯封國不過萬家,小的五六百戶;到了劉恆和景帝時期,流民還歸田園,戶口迅速繁息。列侯封國大者至三四萬戶,小的也戶口倍增,而且比過去富實多了。中國古代社會開始進入治世。

後世是如何評價漢文帝的?有哪些史書記載了他的事蹟?

歷代評價

司馬遷:“孔子言‘必世然後仁。善人之治國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誠哉是言!漢興,至孝文四十有餘載,德至盛也。廩廩鄉改正服封禪矣,謙讓未成於今。嗚呼,豈不仁哉!”

賈捐之:“孝文皇帝,閔中國未安,偃武行文。”

許嘉:“孝文皇帝除誹謗,去肉刑,躬節儉,不受獻,罪人不帑,不私其利,出美人,重絕人類,賓賜長老,收恤孤獨,德厚侔天地,利澤施四海,宜爲帝者太宗之廟。”

班固:①

“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有不便,輒弛以利民。嘗欲作露臺,召匠計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產也。吾奉先帝宮室,常恐羞之,何以臺爲!’身衣弋綈,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無文繡,以示敦樸,爲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爲飾,因其山,不起墳。南越尉佗自立爲帝,召貴佗兄弟,以德懷之,佗遂稱臣。與匈奴結和親,後而背約入盜,令邊備守,不發兵深入,恐煩百姓。吳王詐病不朝,賜以几杖。羣臣袁盎等諫說雖切,常假借納用焉。張武等受賂金錢,覺,更加賞賜,以愧其心。專務以德化民,是以海內殷富,興於禮義,斷獄數百,幾致刑措。嗚呼,仁哉!” ②“太宗穆穆,允恭玄默,化民以躬,師下以德,農不共貢,罪不收帑,宮不新館,陵不崇墓,我德如風,民應如草,國富刑清,登我漢道。”

荀悅:“以孝文之明,大朝之治,百僚之賢,而賈誼見排逐,張釋之十年不見省,馮唐首白屈於郎,豈不惜哉!夫以絳侯之忠,功存社稷,而猶見疑,不亦痛乎!”

桓子:“漢太宗文帝,有仁智通明之德,承漢初定,躬儉省約,以惠休百姓,救贍睏乏,除肉刑,滅律法,薄葬埋,損輿服,所謂達於養生送終之實者也。及始從代徵時,謀議狐疑,能從宋昌之策,應聲馳來即位,而偃武行文,施布大恩。欲息兵革,與匈奴和親,總撮綱紀。故遂褒增隆爲太宗也。而溺於俗議,斥逐材臣,又不勝私恩使嬖妾慎夫人與皇后同席,以亂尊卑之倫。所謂通而蔽也。”

曹丕:“昔有苗不賓,重華舞以干鏚;尉佗稱帝,孝文撫以恩德。吳王不朝,錫之几杖,以撫其意,而天下賴安。乃弘三章之教,愷悌之化,欲使曩時累息之民,得闊步高談,無危懼之心。若賈誼之才敏,籌畫國政,特賢臣之器,管、晏之姿,豈若孝文大人之量哉?““劉恆慈孝,寬仁弘厚,躬修玄默,以儉率下,奉生送終,事從約省,美聲塞於宇宙,仁風暢於四海。”

曹植:“孝文即位,愛物檢身。驕吳撫越,匈奴和親。納諫赦罪,以德懷民。殆至刑錯,萬國化淳。”

王朗:“漢之文、景亦欲恢弘祖業,增崇洪緒,故能割意於百金之臺,昭儉於弋綈之服,內減太官而不受貢獻,外省徭賦而務農桑,用能號稱昇平,幾致刑錯。”

李世民:“昔漢文帝將起露臺,而惜十家之產。朕德不逮於漢帝,而所費過之,豈謂爲民父母之道也!”

後世是如何評價漢文帝的?有哪些史書記載了他的事蹟? 第2張

司馬貞:“孝文在代,兆遇大橫。宋昌建冊,絳侯奉迎。南面而讓,天下歸誠。務農先籍,佈德偃兵。除帑削謗,政簡刑清。綈衣率俗,露臺罷營。法寬張武,獄恤緹縈。霸陵如故,千年頌聲。”

何去非:“呂后、惠、文,乘天下初定,與民休息,深持柔仁不拔之德。”

蘇轍:“漢文帝以柔御天下,剛強者皆乘風而靡。尉佗稱號南越,帝復其墳墓,召貴其兄弟。佗去帝號,俯伏稱臣。匈奴桀敖,陵駕中國。帝屈體遣書,厚以繒絮。雖未能調伏,然兵革之禍,比武帝世,十一二耳。吳王濞包藏禍心,稱病不朝。帝賜之幾仗,濞無所發怒,亂以不作。使劉恆尚在,不出十年,濞亦已老死,則東南之亂,無由起矣。”

錢時:“至於文帝,乃始以樸儉先天下,務農重谷,省刑罰,薄稅斂,而遂措斯世於休養生息之地。三代而下未之有也。”

朱熹:”三代以下,漢之文帝,可謂恭儉之主。“”劉恆學申韓刑名,黃老清靜,亦甚雜。但是天資素高,故所爲多近厚。“

邱濬:“三代以下,稱帝王之賢者劉恆也。帝之善政非止一端,而好言納諫尤其盛德焉。後世人主於封章之入固有未嘗一經目者,況敢犯其行輦而欲其止而受之乎?可用者未必肯用,不可用者輒加之罪,心知其善而口非之者亦有矣,況本不善而稱其善乎。籲,若劉恆者,可謂百世帝王之師矣。”

謝肇淛:“三代以下之主,漢文帝爲最;光武、唐太宗次之;宋仁宗雖恭儉,而治亂相半,不足道也;文帝不獨恭儉,其天資學問,德性才略,近於王者,使得伊、周之佐,興禮作樂,不難也;光武太宗,以俞業而兼守成,緯武經文,力行致治,皆間世之賢主也。”

湯諧:“孝文爲三代以後第一賢君,史公在孝武時作《孝文紀》,故尤極無窮慨慕也。二十餘年,深仁厚澤,紀中排纘不盡,止舉其大要,而餘者令人悠然可思。”

王夫之:①“漢興,至文帝而天下大定。” ②“文帝除盜鑄錢令,使民得自鑄,固自以爲利民也。”

後世是如何評價漢文帝的?有哪些史書記載了他的事蹟? 第3張

曾國藩:“天下惟誠不可掩,漢文帝之謙讓,其出於至誠者乎!……蓋其德爲三代後僅見之賢主,而其心則自愧不稱帝王之職而已矣。”

史書記載

西漢·司馬遷《史記·卷十·孝文本紀第十》

東漢·班固《漢書·卷四·劉恆紀第四》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