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紅樓夢一書中是如何描寫花跟月的?

紅樓夢一書中是如何描寫花跟月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2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還不知道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春風旖旎,處處一片繁花,令人不由得添了溫柔纏綿。那些“天地精華終於一身”的少女們,腰肢愈軟,顯出一派天真溫和的神態來。《紅樓夢》中的少女們息息相伴,相知相惜的,正是這樣的花和月。

1、花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杜麗娘的哀春之調,驚動了多少春閨佳人。絕妙年華正如豔春,豔固極矣,奈何匆匆,更何堪無人欣賞,寥落亭軒。花寄託着衆女兒的大悲哀,從這悲哀裏就生髮出惺惺相惜來。作家筆下一個閨中妙節——“餞花神”何等生動:

“芒種一過便是夏日,衆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幹旄旌幢的,都用綵線繫了。每一顆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繫了這些物事。滿園裏繡帶飄飄,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

紅樓夢一書中是如何描寫花跟月的?

這一幅景象看客看來是熱鬧美好的,細思卻是悲情滿懷的。如何相送這一派繁花似錦,也就是如何對待自己青春的年華終要逝去這一個冷酷又顛撲不破的事實。

女兒們下意識地用最美麗的方式——預示着理想中的理智和體面,來回應這一場告別。當開到荼蘼的花與鮮妍多情的少女在盛大的歡樂中相送,留給人們的不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感慨,而是一種健康蓬勃的向上的力量,也是杜麗娘的句子:“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愛好”,即是自尊自愛意。

拋去賞花一般賞玩紅樓女兒的態度,衆女兒打動寶玉,令其說出“鍾靈毓秀”“是水作的骨肉”之類的“瘋話”背後,確是有值得愛,值得驚,值得敬的地方。

她們固然有的鋒芒過露,“恃靚行兇”,有的陰晴不定,湘竹斑斑。但她們對自我的覺醒與珍愛,性情的真實和灑脫,是那些“鬚眉濁物”“魚眼睛”萬不及一的。

可惜“賈寶玉”又何其多,閨閣中的女兒們唯有與花相對,與花訴說罷了。至於這樣美麗堅韌的大小女兒,緣何又不可避免地變成“魚眼睛”,則是另一段悲哀了。

2、月

與花相比,月更冷,更遠,更無常,卻也是閨中不可缺的密友與神靈。月讓人想起那一位飛昇的美人,懷着或悔恨或寂寞的心思,讓月亮永遠有如水墨洇溼般遺憾的陰影。

拜月的貂蟬是美人,也是政治風雲中面容模糊的棋子,帶着無人追問的結局紅顏老死。

《紅樓夢》裏的中秋從沒有正月那樣熱鬧,最後留給人們的是那場少了鳳姐的中秋家宴上尷尬的沉默和不合時宜的笛聲。就是在這樣月滿中天的時候,黛玉和湘雲也是一樣的孤清:“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

可見月在花眠時,亦被當作了女兒們對自我的投射。除了悽清和身世之感,月亦襯得女兒的美。

紅樓夢一書中是如何描寫花跟月的? 第2張

總記得襲人母喪,晴雯麝月夜間伴寶玉,晴雯戲將要出門的麝月:“外頭有個鬼等着你呢”,寶玉卻安慰:“外頭自然有大月亮的”。後麝月披衣起身,推門一見,“果然好月色”。

這末後一句是有舊詩的韻味的。令人想見麝月對月展顏,月光如白晝般堂皇正大。正如女兒。

第五回寶玉於警幻處見諸芳判詞,晴雯是“霽月難逢,彩雲易散”,“霽月”二字堪配晴卿爲人。“霽”,意爲雨雪後轉晴。霽月,是和風清朗,夜空如洗,月上中天,清潔透亮。是喻晴雯脾性暴烈,卻心無芥蒂,轉瞬即晴,也是喻其心地純良,自愛身份。

寶玉的《芙蓉女兒誄》解得切:“其爲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爲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爲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爲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晴雯是身懷美貌之器卻在這方面懵懂如孩童,看似張揚卻是癡心一片。

衆人只看她死別寶玉時對貞潔的放鬆,卻忽略了怡紅院多少無擾的日夜,和她那一句“我只說大家橫豎是在一處……”

細細想去,豈獨女兒,人們在幼年時又何嘗沒有過這樣的“癡心”,只願愛自己與自己愛的人相聚一處,永恆不變。寶玉的“霽月”已去,我們自己的“霽月”又何從找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