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夫妻同房爲什麼叫做周公之禮 周公到底做了什麼

古代夫妻同房爲什麼叫做周公之禮 周公到底做了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夫妻同房,爲何被稱爲行“周公之禮”?行的又是哪個禮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大家都知道,中國人的性格,大部分都是含蓄和內斂的。我們不像歐美那樣開放,即便是遣詞造句,都要反覆推敲。尤其是涉及到與性相關的事,更是慎之又慎,生怕會給社會造成不良影響。比如古代夫妻同房,又被稱爲行“周公之禮”。那周公究竟做了什麼,他又是如何對世人解釋這件事的呢?聽爆史君給大家慢慢道來。

周公所作的“婚義七禮”

周公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武王滅商沒多久便病逝,此時成王年幼,全靠周公輔政,才坐穩了皇位。期間管叔、蔡叔勾結紂王的兒子武庚發動叛亂,也是周公兩次率軍東征,纔沒有讓新生的西周政權夭折。天下平定後,周公便開始大封諸侯,並制禮作樂,鞏固周王朝的統治。

相傳西周初年,世風日下,婚俗混亂。周公爲了整飭民風,親自制定禮儀。他把男女從說親到嫁娶成婚,分成了七個環節,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敦倫,且每個環節都有詳細的規定。這七個環節被合稱爲“婚義七禮”。

古代夫妻同房爲什麼叫做周公之禮 周公到底做了什麼

爲了讓人明白這七禮如何執行,周公帶着妻子一起演示了一遍。但是等到演“敦倫”之禮時,妻子卻拒絕了。按照周公的解釋:敦倫,其儀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載之理,於是陰陽和諧,乾坤有序,維綱常而多子孫。這一禮儀,含有指導新婚夫婦依禮行事的用意。但在衆人面前做這些事,周公的妻子實在抹不開面子,便拒絕了。值得注意的是,“敦倫”一詞專用於夫妻之間,與情人之間的交合,是不能用的。

周公很苦惱,如何指導新婚夫妻呢?有一天,周公見兒子伯禽在擺弄幾個葫蘆瓢,試圖將兩個葫蘆瓢重新合爲一個葫蘆。此事給了周公靈感,第二天,他便將士人叫到了辟雍(學校),講解“婚義七禮”。在講到“敦倫之禮”時,周公拿出了一對原配的葫蘆瓢來做比喻。

古代夫妻同房爲什麼叫做周公之禮 周公到底做了什麼 第2張

未分之前的葫蘆瓢,就如同混沌,渾然一體。但剖開之後,就會男女有別。敦夫婦之倫,就如同把葫蘆重新合爲一體。而儀態就是男俯女仰,以合天覆地載的萬物推原之理。如此,才能陰陽和諧,乾坤有序,維綱常而多子孫。

葫蘆在婚禮上的意義

從此之後,葫蘆瓢就成了新人婚禮上的禮器。用一根繩子拴着兩個瓢柄,表示夫婦二人合體爲一。一仰一合地擺在新房內,表示男俯女仰,子孫延綿不絕。但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周公制定的婚禮儀式已經被很多人廢棄。孔子重修《周禮》,認爲“敦倫”不太適合出現在正式的典籍中,便將其去掉,只剩下“六禮”。

但民間結婚時依舊在使用葫蘆瓢當禮器,孔子又順民意將葫蘆瓢收入禮書,稱其爲“合巹”。而“合巹酒”,就是我們後世熟悉的交杯酒。那兩個葫蘆瓢,成爲了裝酒的器具,所以不算正規禮器。那古人爲何要在結婚時喝“合巹酒”呢?主要是因爲兩位新人婚禮上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共牢而食”(即共吃祭祀肉食),而酒就是用來給他們漱口的。

古代夫妻同房爲什麼叫做周公之禮 周公到底做了什麼 第3張

至於新婚夫妻那點事,也變得祕而不宣。通常是由母親在婚前傳授給新娘,父親傳授給新郎。學校中,是不會講這種東西的。由於最早講這方面內容的是周公,他又制定了相應的規定,所以古人同房纔會被稱爲行“周公之禮”。而這個禮,就是婚禮中的第七禮——“敦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