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北宋宰相丁謂的性格特點 丁謂的品行怎麼樣

北宋宰相丁謂的性格特點 丁謂的品行怎麼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丁謂(966-1037),字謂之,後更字公言,兩浙路蘇州府長洲縣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至九年(1012--1016)任參知政事(次相),天禧三年至乾興元年(1019-1022)再任參知政事、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相),前後共在相位七年。

生大中祥符九年(1016)九月,丁謂以參知政事身份任平江軍節度使,衣錦歸裏,“建節本鎮,一時爲榮”。離京時,宋真宗特賜御詩七言四韻和五言十韻,“尤爲盛事”。他同時兼任使持節蘇州諸軍事、蘇州刺史、蘇州管內觀察處置堤堰橋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軍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書復參知政事。不久,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玉清昭應宮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師。乾興元年(1022),封爲晉國公。顯赫一時,貴震天下。

北宋宰相丁謂的性格特點 丁謂的品行怎麼樣

  丁謂生平品怎麼樣

機敏聰穎

天才式人物

丁謂機敏智謀,多才多藝,天象占卜、書畫棋琴、詩詞音律,無不通曉。他文追韓(愈)、柳(宗元),詩似杜甫,曾被人譽爲“今日之巨儒”。

丁謂是個天才式人物,機敏聰穎,“書過目輒不忘”,幾千字的文章,他讀一遍便能背誦。早年,丁謂隨做官的父親丁顥在涇州(今屬甘肅省)。父親同僚竇偁見丁謂聰明機靈,頗有才氣,稱讚道:“此兒將來必定做大官。”於是將女兒相許。宋代著名文學家王禹偁曾在平江(今蘇州)擔任長洲縣令,丁謂與好友孫何曾一同以文章拜謁,王縣令看了文章大加讚賞,認爲“自唐韓愈、柳宗元之後,二百年始有此作”。王禹偁後來曾稱他是“今之巨儒”,詩似杜甫。崑山龔穎平時很自負,極少稱讚別人,但對丁謂的文章卻給予很高評價,認爲可與唐代韓愈、柳宗元匹敵。他勤奮好學,博聞強記,天象占卜、書畫棋琴、詩詞音律,無不通曉。

聰明機智

有一次皇帝問道:“唐朝的酒價是多少?”丁謂脫口答道:“每鬥三百。”皇帝問他怎麼知曉的,答道:“有杜甫詩爲證,‘速宜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一天,宋真宗與貴妃一起賞花釣魚,釣了半天一條魚也沒釣到,心裏很不高興,皺着眉頭,一言不發。大臣們不知如何爲好,丁謂笑盈盈地跑上去賦詩道:“鶯驚鳳輦穿花去,魚畏龍顏上釣遲。”宋真宗見他如此聰明,頓時十分開心,賞詠再三。[3]

運籌帷幄

實事求是地講,丁謂爲官尚算勤勉,有較強的應對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也做過不少益事。

巧造玉清昭應宮

丁謂凡事能動腦筋,辦事都有謀略,巧造玉清昭應宮便是一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四月,丁謂負責修建玉清昭應宮。工程規模宏大,規制宏麗,建築分爲2610區,共計有3600餘楹。工程除了錢外有3個難題:一是蓋皇宮要很多泥土,可是京城中空地很少,取土要到郊外去挖,路很遠,得花很多的勞力;二是修建皇宮還需要大批建築材料,都需要從外地運來,而汴河在郊外,離皇宮很遠,從碼頭運到皇宮還得找很多人搬運;三是工程上原有很多碎磚破瓦等垃圾清運出京城,同樣很費事。經過周密思考,丁謂制訂出科學施工方案:首先從施工現場向外挖了若干條大深溝,把挖出來的土作爲施工需要的新土備用,以解決新土問題。第二步,從城外把汴水引入所挖的大溝中,利用木排及船隻運送木材石料,解決了木材石料的運輸問題。最後,等到材料運輸任務完成之後,再把溝中的水排掉,把工地上的垃圾填入溝內,使溝重新變爲平地。一舉三得,不僅節約了時間和經費,而且使工地秩序井然,使城內的交通和生活秩序不受施工太大的影響。工程原先估計用15年時間建成,而丁謂徵集動用數萬工匠,嚴令日夜不得停歇,結果只用了7年時間便建成,深得皇帝讚賞。“丁謂造宮”成爲工程理論的一個典型實例。

不動兵刃、安撫邊民

淳化年間(990-994年),峽路一帶少數民族因不堪壓迫,在邊境地區糾衆反抗,丁謂奉命前往處置。他以安撫團結爲上,不動兵刃,妥善穩定了局勢,得到朝廷讚賞。川陝地區王均起兵叛亂,朝廷調集士兵抵禦,結果轉身爲寇。這些人熟悉山川道路,攻佔州縣,掠奪男女,與官府爲敵。丁謂奉命處置,他一到即命罷兵,冒險入溪洞會見其首領,曉諭朝廷安撫之意,並宣稱帶有皇帝詔書,一律赦免不殺;贈以錦袍、銀帛,使他們感激涕零,紛紛表示願意世代奉貢朝廷,並將誓言刻錄石柱豎在邊境上,西南地區從此得以安寧。丁謂採用以鹽換糧的辦法,解決夔、萬諸州軍餉之弊,同時也減輕了邊民長途解送皇糧的勞苦。他又奏準黔南邊民養的馬,可以到市場上自由交換。他曾親自規劃經營建築夔州城寨,以增強邊防。宋真宗曾問丁謂,如何才能使邊防久遠安寧,少數民族不敢爲非。丁謂回答說:“只要朝廷所派的官,不邀功生事,以安靜爲勝,就能安寧無事。”

巧渡黃河、機智退敵

景德元年(1004年),宋遼發生戰爭。北方契丹的鐵騎南下,民心驚惶,黃河北邊的百姓紛紛搶渡黃河,每天要有幾千人避難渡河,而船伕邀利,不肯及時渡民過河。丁謂奉命處置,採取果斷措施,急忙從監獄中取出死囚數人,假冒船伕,斬首於河上。船伕見官員斬首殺人了,再不敢胡來,丁謂於是組織人員與船隻日夜擺渡,不到3天時間,使黃河北邊的百姓得以全部渡過黃河。緊接着,他又從難民中挑選少壯者,在數百里的黃河邊分成若干塊,均豎起旗幟,鳴金鼓,擊刁斗,聲音百里外都能聽到。契丹人不瞭解內情,以爲宋方已有防備,便撤退離去,從此“境內晏然”。

北宋宰相丁謂的性格特點 丁謂的品行怎麼樣 第2張

治理水利、一舉多得

天禧元年(1018年),丁謂任升州(今南京)知州時,城北後湖因多年得不到治理,變成了旱湖,前任將湖底佃租給百姓,共有76頃,納500餘貫稅賦。丁謂到任後,經過調查發現了諸多不妥,上疏請減免這部分稅賦,並請求派部隊組織開挖治理,退田還湖,蓄水種菱植蓮養魚,養活饑民,增加收入;如果遇上大旱年份則可以灌溉農田,一舉數得。

減免賦稅

大中祥符年間,丁謂任平江軍節度使,後又兼任蘇州刺史,爲家鄉也辦過好事,曾“爲鄉里請於朝,特免丁錢”,老百姓十分感激,“鄉人至今德之,祠於萬壽寺”。

整頓經濟秩序

丁謂是宋朝著名的經濟專家。當時全國糧賦十分混亂,每年徵收數量不一,並隨意加碼,百姓苦不堪言。丁謂擔任三司使後,專門調查,制定相應政策,並奏議以鹹平六年戶口和財賦收入爲標準,此後每年按此數據徵收,並報朝廷備案,以利國計民生。朝廷准奏,下詔褒獎。任職期間,丁謂還組織編寫了不少反映宋初財政狀況,採取應對策略的專著,成爲後人研究宋代經濟的重要文獻資料。[3]

奸邪之臣

迎合皇帝,“天下目爲奸邪”

原本博學多才的丁謂,爲了權利變得邪佞狡詐,被人斥爲“奸邪之臣”。

丁謂憸狡過人,爲了向上爬和鞏固權位,只得扭曲自己靈魂,討好皇帝,做事“多希合上旨”,因而被“天下目爲奸邪”;人們將他與王欽若、林特、陳彭年、劉承珪合稱爲“五鬼”。

丁謂做了不少的壞事,下面略舉幾件說明:

一、鼓動皇帝大興土木。宋真宗要在宮城營建玉清昭應宮,左右近臣上疏勸諫反對。宋真宗召問,丁謂回答道:“陛下有天下之富,建一宮奉上帝,而且用來祈皇嗣。羣臣如有阻撓,我願意與他辯論。”從此便無人再敢勸諫。丁謂又領建造會靈觀、玉皇像迎奉使、修景靈宮使、天書儀衛副使,爲皇帝建造了一批豪華宮殿,耗費了大量的民脂民膏。

二、勾結太監,陷害忠良。丁謂一味迎合,給皇帝出壞主意,自然會遭到正直之士的反對,寇準對他謅主媚君十分痛惡。丁謂於是懷恨在心,千方百計羅織罪名極力排擠。天禧四年(1020年),將寇準趕出朝廷,被貶爲相州(今河南安陽)知州,後又貶爲道州(今湖南道縣)司馬。乾興元年(1022年),丁謂又勾結宦官雷允恭,修改“詔書”,把宋真宗病死歸罪於寇準,再將他貶爲雷州(今廣東海康),最後客死貶所。丁謂趁機將朝中凡是與寇準相善的大臣全部清除。

三、利用迷信,愚弄皇帝。丁謂自稱是神仙丁令威(神話人物)的後裔,在自家的園林裏特建有仙遊亭、仙遊洞,每天“晨佔鳴鵲,夜看燈蕊,雖出門歸邸,亦必竊聽人語,用卜吉兆”。他好言仙鶴,任玉清昭應宮使時,每次醮祭,即奏報有多少多少仙鶴舞於殿廡之間,被人譏爲“鶴相”。宋真宗到亳州謁太清宮時,丁謂特獻白鹿一頭、靈芝9.5萬隻。宋真宗從泰山封禪回到充州時,丁謂將當地小孩子玩的一隻小烏龜,指爲瑞物獻給皇帝,並載入史冊。他操縱女道士劉德妙,拿家裏養的一隻烏龜說成是老上君化身,親自作讚頌。

因作惡太多,丁謂最後被罷相,貶爲崖州(今廣東省境內)司戶參軍,他的四個兒子、三個弟弟全部被降黜。抄沒家產時,從他家中搜得各地的賄賂物品,不可勝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