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王朝有文臣能夠架空皇帝 清朝爲何很難出現

古代王朝有文臣能夠架空皇帝 清朝爲何很難出現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清朝爲什麼很難出現文臣架空皇帝?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其實,歷朝歷代都很難有純文官架空皇帝的,沒有軍權的加持,文官架空皇帝也只能是幼兒皇帝。

權臣和皇帝一般都是對立面的,在我國古代史中也有不少權臣勢力很大,皇帝形同虛設,有的權臣甚至都可以廢立皇帝,最後改朝換代。

古代王朝有文臣能夠架空皇帝 清朝爲何很難出現

比如,東漢末年的董卓,他就架空了皇帝,還廢漢少帝立漢獻帝並挾天子以令諸侯,董卓之所以可以架空皇帝,還不是因爲自己手握重兵,朝臣敢怒不敢言!

還有後來的曹操,之所以可以架空漢獻帝,也是因爲曹操手裏掌握着兵權,他的曹家軍都是自己一手創立的。

司馬家族架空曹魏天子,也是一個道理,司馬家族自從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事變”,也是掌握了軍權,從而可以架空曹魏。

另外,還有唐朝的藩鎮,到唐朝末期,藩鎮割據也是把唐朝皇帝給架空了,最終唐朝滅亡於藩鎮,節度使朱溫也是有軍權的,所以想要架空皇帝,一般必須有軍權的加持。

當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太平盛世時,皇帝年幼,可能會被權臣架空的情況,比如明朝的張居正,他活着的時候算是架空了萬曆皇帝,主要就是因爲萬曆皇帝年幼,加上張居正是皇帝的老師,又有太后的支持,所以萬曆皇帝對張居正言聽計從。

而明朝其他時候,文官不論鬧得多麼兇,甚至氣的明朝的某些皇帝都幾十年不上朝,但是明朝的成年皇帝依然沒有被架空的。

即使是末代皇帝崇禎,他依然是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力,朝臣也都聽從他的號令。

至於清朝,皇帝的權力達到了極致,文臣更加不可能染指最終的決策權,更不可能架空皇帝。

古代王朝有文臣能夠架空皇帝 清朝爲何很難出現 第2張

前面說了,文官要想架空皇帝,就必須皇帝年幼,清朝皇帝年幼的次數不少,但是文官也沒有出現張居正那樣可以架空皇帝的。

主要還是因爲文官架空皇帝不容易啊!清朝前期出現了順治帝和康熙皇帝兩位幼年繼位的皇帝,但是順治幼年時期被多爾袞掌握大權,多爾袞可不算是文臣,他是滿清宗親。

後來康熙皇帝年幼時,由四大輔政大臣掌握朝政,索尼死後,鰲拜漸漸一家獨大。鰲拜的專權威脅着康熙皇帝,但是康熙皇帝雖然年齡不大,但是他英明神武,依然剷除了鰲拜,收回皇權。

清朝後期,雖然有同治皇帝、光緒皇帝、宣統皇帝,三位幼帝,肅順差點就成爲權臣架空同治皇帝,但是由於有慈禧太后這個大boss,肅順被殺,慈禧太后掌握大權,文臣更加沒有機會架空皇帝。

一直到清朝末期,真正威脅中央的是地方實力派,就像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人,他們都是地方的督撫。

地方實力派就是因爲太平天國起義時,清政府爲了鎮壓太平天國起義,不得不起用漢族士大夫自己招募軍隊,這樣一來招募的軍隊就成了漢族士大夫的親軍。就像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

鎮壓了太平天國後,清政府對這些立有戰功的封疆大吏,只能採用哄騙的方法,解散軍隊,對這些實力派明升暗降,調往它處。

古代王朝有文臣能夠架空皇帝 清朝爲何很難出現 第3張

比如曾國藩就被調到直隸總督,遠離了湘軍老巢,實際上就是怕曾國藩造反,可是沒過多久,兩江總督被刺殺,曾國藩又回到了兩江任總督,這也算是清政府妥協了。

所以清朝的後期,地方封疆大吏漢人官吏居多,慈禧太后向八國聯軍宣戰時,地方封疆大吏已經指揮不動了,後來慈禧也沒有敢把李鴻章等人怎麼樣。

所以,地方實力派爲什麼敢和慈禧叫板,還不是因爲有錢又有槍,在清朝靠文官架空皇帝,門都沒有。

文官由於沒有軍權,本身不具備架空皇帝的先天條件,其實從宋朝以後,能夠架空皇帝的武將都不多,原因就是宋朝以後皇帝都吸取了唐朝和五代時期的教訓,重文輕武思想嚴重,皇帝光顧着防備武將了,文官基本上都不用擔心。

文官的存在就是以皇帝的信任爲基礎,沒有皇權的加持,文官基本上沒有多大的勢力,文官的理想就是皇帝能與天下士大夫共治天下,這點明朝比較像,但是即使這樣,在國家大權方面,皇帝還是獨一無二的。

等到清朝時期,軍機處的設立,內閣名存實亡,天下政令都出自軍機處,軍機大臣的選拔完全在皇帝,進入軍機處的軍機大臣都是皇帝信任的心腹大臣。

並且軍機處的大臣只是負責提出應對之策,決策權完全在皇帝一人,這樣一來清朝的皇權達到了歷史的頂峯。

而清朝的大臣被皇帝弄得一點自主決策權沒有,大臣們也懶得再去提出不同意見,所以乾隆皇帝以後大臣們都是溜鬚拍馬之輩,皇帝怎麼說他們就怎麼辦。少說話,多磕頭成爲他們保命的資本,哪裏還有真正爲皇帝分憂的大臣,這樣一來大臣也沒有貪權之輩,更不會出現架空皇帝的大臣。

另外,清朝的官員制度,也很難出現有架空皇帝的人,清朝沿襲了明朝的制度,中央設立六部,六部尚書都是滿漢兩位,很難出現大臣獨攬大權的。

清朝的六部權力也被軍機處分走太多,比如吏部尚書只能對中下級官員任免起到作用,四品以上的官員,都是皇帝親自任命。其他的兵部,權限也小太多,不能插手八旗事務,還有工部,大的工程工部也沒有權利過問,都是軍機處定奪。軍機處的決策還是要聽皇帝的。

至於軍權更是牢牢地掌握在皇帝手中,清朝的兵主要有綠營兵和八旗軍,八旗軍駐防各地,綠營兵每個省都有,八旗軍是監視綠營兵的。

每省綠營兵的最高長官是提督,提督只有統兵權,無調兵權,軍令在總督和巡撫手裏,遇到戰事,皇帝從各地抽調綠營兵,派一個統兵大臣統帥綠營兵出征,戰事結束,統兵大臣解除兵權。從而保證,軍權一直在皇帝手中。清朝的兵部更是屬於只管理一下兵員的兵籍之類的散事。

在地方上,雖然總督是總管一省或者數省的封疆大吏,總督也是文官,可以節制從一品的武官提督,但是總督要受到巡撫的制約。

巡撫(加銜正二品)是一省的最高長官,雖然沒有總督(加銜從一品)的品級高,但是二者沒有規定的隸屬關係,總督主要偏向軍政,巡撫偏向民政,但是皇帝又讓總督有管民政的權力,同時又規定巡撫不是總督的下屬,這樣一來,總督和巡撫相互節制,兩位封疆大吏很難造反。

最可怕的是,地方上還有滿洲八旗軍駐防各地,用來監視總督和巡撫等封疆大吏,一旦總督和提督率領綠營兵造反,八旗軍迅速可以抵抗,爭取中央大軍消滅叛亂,所以清朝的制度,地方的根本很難出現軍閥勢力。最多,都是流民起義。

古代王朝有文臣能夠架空皇帝 清朝爲何很難出現 第4張

小結:清朝的官員制度,很難有大臣可以掌握大權,軍權更是出於皇帝,很難出現文臣可以架空皇帝的情況。清朝有幾次幼帝繼位,權臣本來是有機會掌握大權的,可是由於機緣巧合下,掌握大權的都是外戚或者宗室,文臣沒有兵權更沒有同外戚和宗室競爭的機會。

雖然清朝末期出現袁世凱這樣的權臣,可是那都是清朝滅亡倒計時了,再說袁世凱也是靠着自己北洋新軍掌握的大權,已經不算是文官了。在中國歷史上文官很少可以架空皇帝的,沒有軍權的支持,文官只能是沒牙的老虎,皇帝的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