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爲了保證軍隊糧草供應,曹操頒佈了屯田制

爲了保證軍隊糧草供應,曹操頒佈了屯田制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字阿瞞,他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詩人,東漢末年權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爲了保證軍隊的糧草供應,曹操頒佈了一項制度,依靠它統一了北方

三國時期很多場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都是糧草,糧是兵吃的,草是馬吃的。曹操作爲一個傑出的軍事家和戰略家自然早就知道這一點,所以爲了保證曹家軍的糧草供應他頒佈了一項制度——屯田制。

何爲屯田制?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農民墾種荒地,以取得軍隊供養和稅糧。其中兵屯好處很明顯,不打仗和操練的時候就去開荒種田,相當於充分利用勞動力,不浪費薪水,而且自己自作供應糧草,而屯田制就是以屯田爲目的而建立的一種制度。

爲了保證軍隊糧草供應,曹操頒佈了屯田制

《三國志》記載:是歲(建安元年),(曹操)用棗祗、韓浩等議,始興屯田。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回漢獻帝后,採納棗祗、韓浩的建議,在許都(今河南許昌)附近進行屯田。屯田的土地是無主和荒蕪的土地。勞動力、耕牛、農具是鎮壓黃巾起義中擄獲的,有一部分勞動力號稱爲招募其實是被迫而來的。據說當年屯田收穫穀物百萬斛,緩解了社會矛盾。

棗祗首倡屯田制的實施,使長期遭受戰爭破壞的北方農業生產,在短期內得以恢復並穩定了下來。失去土地的農民又重新回到土地上來,許多荒蕪的農田也被開墾,政府積存了大量的糧食。“數年中所在積粟,倉稟皆滿”,使曹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屯田制的實施,不僅爲曹操解決了令人頭疼的軍糧問題,而且還爲他爭取了大量的人口,加快了統一北方的進程。

爲了保證軍隊糧草供應,曹操頒佈了屯田制 第2張

曹魏屯田有民屯和軍屯兩種。民屯每 50 人爲 1 屯,屯置司馬,其上置典農都尉、典農校尉、典農中郎將,不隸郡縣。收成與國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 6 民 4;使用私牛者,官民對分。屯田農民不得隨便離開屯田。軍屯以士兵屯田,60 人爲1 營,一邊戍守,一邊屯田。曹魏屯田對安置流民,開墾荒地,恢復農業生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爲曹操統一北方創造了物質條件。但屯田制的剝削較重,屯田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身份不自由,屯田士兵則更加艱苦。曹魏後期,屯田剝削量日益加重,分配比例竟達官 8 民 2 的程度,引起了屯田民的逃亡和反抗。屯田土地又不斷被門閥豪族所侵佔,於是屯田制逐漸破壞了。

建安時期之後,民屯多有演變,到了曹魏末年,這項制度對統治者來說已經無利可圖,於是司馬炎於魏鹹熙元年(265年)宣佈:“罷屯田官,以均政役,諸典農皆爲太守,都尉皆爲令長”,實際上就是下令廢止屯田制,屯田制適合於亂世攻伐但是不適合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