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犯罪之後 朝廷爲何不關起來而是發配邊疆

古代犯罪之後 朝廷爲何不關起來而是發配邊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人犯了罪,爲何不把犯人全部關進監獄,而是將他們發配到邊疆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引言

法律可以理解爲社會的規則,封建王朝時期,統治者們爲了更好地約束百姓的行爲,對觸犯法律的人,實施相應的刑罰。

古人犯了罪,尤其是重罪,受到的懲罰是很重的。如,自隋朝開始,對犯罪者制定了五種主要刑罰 ,分別是笞、杖、徒、流、死。

古代犯罪之後 朝廷爲何不關起來而是發配邊疆

笞、杖、徒、流、死五種刑罰中,笞、杖、徒三種刑罰輕一點,主要用在罪不至死的犯人身上。流和死兩種刑罰,主要是針對犯了重罪人,在五刑中,流刑是僅次於死刑的酷刑。

發配和流放的區別

如今,我們看一些古裝劇的時候,總會看到某人犯了大錯,被免了死罪,判了流放或者發配之刑。

流放指的是將罪犯放逐到邊遠地區或者遠離家鄉的地方生活,對案犯進行懲治。歷史上,許多大臣被判過流放之刑,如虎門銷煙的林則徐,他爲清廷背鍋,流放新疆,不久被重新啓用。

許多覺得流放就是發配,兩者沒有差別,實際上並非如此,這兩種刑罰有所不同,差距還是很大的。

如,發配之刑,指的是將罪犯免死後送到邊遠地區去服勞役。《明史·刑罰志》中,明確記載,將發配之人送往邊疆充軍。

發配的形式有兩種,終生和永久。終生指的是罪犯要到發配之地服役到死,一輩子不能回家;永久指的是罪犯不僅自己服役到死,而且還要禍及子孫,這是妥妥的重刑。

小說《水滸傳》中,梁山衆英雄如林沖等人,他們被判發配之刑後,先是要臉上刺一個“囚”字,然後戴上鐵鏈,脊杖,再由差役押解到發配地,整個過程對犯人來說異常痛苦。

古代犯罪之後 朝廷爲何不關起來而是發配邊疆 第2張

那麼,古代的人犯了大罪,朝廷爲何不把人關進監獄或者殺了,而是要花費大功夫,將犯人發配到邊疆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節省開銷,擴充邊防力量

古代一些人犯了重罪後,統治者爲彰顯“仁義”,不判死刑,而是將他們流放到邊區,自生自滅。

如果將全部的犯人關押在監獄,監獄裏很容易人滿爲患,日常開銷增多,長此以往,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如果將大量犯人一直關押在監獄裏,不僅需要場地,還需要大量的看守,更需要糧食。古代的糧食產量很低,收成好的年代百姓也只能圖個溫飽,萬一遇上災年,百姓就要餓肚子了。

如果把犯人關在監獄裏幾年,他們一直住在裏面,一日兩餐由國家養着,而且還不用勞動,這樣的生活在災年普通老百姓都無法享受,許多人可能會爲了不被餓死而故意犯罪,進監獄解決溫飽問題。

古代的邊疆地區大多數是不毛之地,需要有人駐守開墾,普通的士兵因邊疆條件差,多數人是不願意去的,將犯人發配邊疆,不僅能鞏固邊疆的軍事力量,而且還能用於墾荒。

古代犯罪之後 朝廷爲何不關起來而是發配邊疆 第3張

當然,這種方式並非僅僅只有中國統治者在使用,曾經殖民地衆多的英國,就將本國的犯罪之人發配到澳大利亞,讓他們在那片不毛之地自力更生,開墾荒地生存。

懲罰犯人,起到震懾作用

將犯人發配邊疆,擴充邊疆勞動力和軍事力量,節省開支外,還有懲罰犯人,對百姓起到震懾作用。

古代犯罪之後 朝廷爲何不關起來而是發配邊疆 第4張

明朝期間,一旦犯人被判發配,必須去極南極北之地,或充軍或服勞役,直到死亡。古代工業不發達,中國的極南極北之地都是缺少開發的荒地,不僅人煙稀少,而且環境惡劣,很容易染病死亡。

不僅如此,發配還會株連家人,因此,不少罪犯寧可被判死刑,來個痛快,也不想受那份折磨,更不想連累家人。

犯人不僅要戴枷鎖徒步走到邊疆,更要在那裏打一輩子工,不會輕易獲得特赦。古代人講究落葉歸根,要死也要死在家裏,即便在外地病逝,有條件也要將屍體運回家鄉安葬。

古代犯罪之後 朝廷爲何不關起來而是發配邊疆 第5張

可以說,發配之刑對犯人的打擊是很大的,不僅肉體痛苦,精神上也是如此。因爲發配實在是太苦了,老百姓們不願去承受這一切,一旦想要犯罪,必然會有所顧忌,起到了震懾作用。

結語

古代刑罰衆多,針對犯人的罪行判不同的刑罰,發配可以說是一種酷刑,或僅次於死刑,專門用於犯下重罪的人。

古代朝廷之所以將重犯發配邊境,而不是將他們關在監獄裏,自然是有原因的。從最直接的效果來看,發配邊境能夠減少朝廷管理開支,擴充邊防力量,還能最大程度地懲罰犯人,起到震懾老百姓的作用。

參考資料《明史·刑罰志》《水滸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