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古代爲何不把犯人關進監獄,而是勞師動衆地發配邊疆?

古代爲何不把犯人關進監獄,而是勞師動衆地發配邊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在古代犯人經常會被髮配到邊疆,充當苦力或者是士兵,忍受着正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被髮配的人不但要勞其筋骨,而且要苦其心智,但這一切並不是爲了培養人才,而是作爲一種懲罰。

因爲古人的鄉土情節是最爲濃烈的,講究入土爲安,落葉歸根,客死異鄉是最大的悲哀,尤其是在邊疆的荒涼之地,可以說發配邊疆是僅次於死刑的一種懲罰,古人究竟爲何不把犯人關進監獄,而是勞師動衆將他們發配邊疆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爲何不把犯人關進監獄,而是勞師動衆地發配邊疆?

其一流放發配到邊疆高冷的地區。這些地區偏遠荒涼,沒有充足的食物和水,是名副其實的不毛之地,渺無人煙,天氣也是非常的惡劣,最主要是孤苦伶仃,無人交流,寂寞難耐,無論是身體還是心裏,都飽受摧殘。一般人經受不了惡劣的環境,很快就會死去,統治者們爲了懲罰犯人,將他們流放到這些地區,真是生不如死,以此反省一身,經不起考驗的死了,也算受到了應有的懲罰,最主要是對社會上的人有一定的震懾作用,大家知道流放究竟有多苦之後,也不敢再輕易的犯罪,社會治安也會很好。

其二發配到邊疆充軍。這種發配可謂一石二鳥,不但懲罰了犯人,還補充了國家的兵源,古代的戰爭很多,而且兵源一直都是問題,徵兵困難,因此充軍大大加強了邊疆保衛,最主要是,被充軍的人沒有被殺頭,卻得到戴罪立功的機會,必然會以死報效國家,英雄殺敵建功立業,這樣也可以造就一批英雄豪傑。正所謂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能夠戰死沙場也是無比的榮耀。

古代爲何不把犯人關進監獄,而是勞師動衆地發配邊疆? 第2張

其三發配到邊疆充當苦力。這些人就更苦了,邊疆環境惡劣,更要努力的辛苦勞作,參與勞動改造,一輩子也不會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只能當苦力,最終累死。但這也算是二次回收利用,大大加強了邊疆建設,鞏固國家安全,雖然被髮配的人苦不堪言,但也好過被殺頭,自然也會感恩戴德吧,有的人會任勞任怨一輩子,也許有些人會僥倖逃脫吧。但不管怎麼說,充當苦役沒人願意,對於懲罰犯罪,對於穩定社會秩序,也有很大的好處。

其四發配邊疆世代爲奴。這也是發配的最嚴重的懲罰了,被髮配的人,永世不能翻身,只能淪爲別人的努力,在邊疆充當苦力、勞役,侍候主人,最主要是下一代也是奴隸,子子孫孫都沒有翻身的機會,比下十八層地獄還難受。永遠也逃不過命運的安排,這一類發配是最恐怖的,所以它的震懾力也是最強的

其五發配雖然殘酷,但也能彰顯統治者的仁德之心。對於犯罪的人來說,發配邊疆總要好過殺頭,倖免一死,也能彰顯統治者愛護生命,同時發配邊疆也能更好的讓這些犯人蔘與社會勞動,推動國家的發展。發配從距離上可分爲煙瘴(四千裏),邊遠(三千里),邊衛(兩千五百里),沿海(一千里)。發配一般在宋朝和明朝的時候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