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戚宦之爭時間 戚宦之爭影響

戚宦之爭時間 戚宦之爭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戚宦之爭指的是東漢中後期約持續百年的外戚與宦官之間的爭鬥。

歷史背景

東漢中期,衆多皇帝昏庸不堪,沉迷玩樂,結果使皇后逐漸把持政權。且從和帝開始,所有君主皆年幼繼位,使得太后可以利用“垂簾聽政”的方法來控制政權,太后提拔其親戚,結果外戚掌握了政權。皇帝成長後,太后交回政權,皇帝由於不滿外戚專政,則與宦官合謀對付外戚,成功後結果宦官得勢,皇帝身亡後,繼位者又是年幼的皇帝,另外一太后又“垂簾聽政”,結果惡性循環如此不斷持續。

東漢自漢章帝以後,戚宦之爭未嘗稍息。漢和帝十歲即位,太后兄竇憲爲侍中,出宣詔命,掌握政權。皇帝與朝臣隔絕,只能依靠宦官。永元四年(92年),和帝用宦官鄭衆所掌握的禁軍,消滅竇氏勢力,宦官從此干政弄權。漢安帝初政,太后兄弟鄧騭等掌權。待鄧太后死,安帝與宦官李閏、江京等合謀消滅鄧氏勢力,形成皇后閻氏兄弟閻顯等與宦官共同專政局面。延光四年(125年)安帝死,閻皇后因太子劉保非親生,廢爲濟陰王,將他囚禁在德陽殿下,並與閻顯定策立章帝曾孫北鄉侯劉懿爲帝,她遂臨朝稱制。懿當年即亡故,人心浮動,中常侍孫程與其他宦官十八人,擁濟陰王爲帝,是爲漢順帝。後孫程等又殺了閻顯。順帝時孫程等十九人皆得封侯,宦官勢力大增。順帝同時也重用外戚,拜樑皇后之父樑商、商子樑冀先後爲大將軍。冀跋扈專權,在順帝去世後,連續立、質、桓三帝。延熹二年(159年),漢桓帝與宦官單超等合謀消滅梁氏勢力,從此宦官獨攬政權。自和帝以來,宦官與外戚交互傾軋,更番弄權。

起因分析

歷史學者認爲戚宦之爭的起因有以下幾種:

(一)西漢皇后呂雉,造成後來呂氏專政的局勢。到漢武帝時,設大司馬大將軍一職,規定必須由外戚擔任,加重了外戚的權勢。

在西漢,權勢高的外戚有漢高祖時期的呂氏,武帝及昭帝時的霍氏,宣帝時的史氏及許氏,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時的王氏、傅氏、丁氏。

(二)東漢的漢光武帝削弱三公之政軍權力:漢光武帝因懼丞相權力過大會篡位,是以削弱三公之權力,結果使得常擔任內朝官職的外戚或宦官沒有了三公的制衡。

戚宦之爭時間 戚宦之爭影響

  漢章帝像

 過程

漢章帝以後,戚宦之爭未嘗稍息。和帝十歲即位,太后兄竇憲專權,皇帝與朝臣隔絕,只能依靠宦官。永元四年(92年),和帝用宦官鄭衆所掌握的禁軍,消滅竇氏勢力,宦官從此干政弄權。安帝初政,太后兄弟鄧騭等掌權。待鄧太后死,安帝與宦官李閏、江京等合謀消滅鄧氏勢力,形成皇后閻氏弟閻顯等兄與宦官共同專政局面。延光四年(125年)安帝死,閻皇后因太子劉保非親生,廢爲濟陰王,將他囚禁在德陽殿下,並與閻顯定策立章帝曾孫北鄉侯劉懿爲帝,她遂臨朝稱制。懿當年即亡故,人心浮動,中常侍孫程與其他宦官十八人,擁濟陰王爲帝,是爲順帝。後孫程等又殺了閻顯。順帝時孫程等十九人皆得封侯,宦官勢力大增。順帝同時也重用外戚,拜樑皇后之父樑商、商子冀先後爲大將軍。冀跋扈專權,在順帝去世後,連續立衝、質、桓三帝。延熹二年(159年),桓帝與宦官單超等合謀消滅梁氏勢力,從此宦官獨攬政權。自和帝以來,宦官與外戚交互傾軋,更番弄權。

公元25年,在綠林農民起義下,王莽政權被農民推翻。參加過綠林起義的西漢皇族劉秀重建漢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劉秀就是東漢光武帝。

建武二年,光武帝下令全面改革王莽所實施的舊政策,整頓吏治,設尚書六人分掌國家大事,以近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權限;廢除“官奴”;清查土地,使人民生活逐步穩定下來。到公元一世紀中葉,經過漢光武帝、漢明帝、漢章帝三代皇帝的治理,東漢王朝已經逐漸恢復了往日漢朝的強盛,這一時期被後人稱之爲“光武中興”。

公元89年,漢章帝薨,由年僅十歲的和帝劉肇即位,年號永元。因和帝年幼,統治權利完全落於章帝皇后竇氏與其兄竇憲之手。竇氏的專權引起了上下官吏的不滿,和帝於公元92年與宦官鄭衆等人合力誅滅竇氏,鄭衆因功封侯。自此,宦官越來越甚地參與東漢的政治統治,加之自和帝劉肇以來歷代漢帝都寵信宦官,及至桓帝(公元132~167年在位)、靈帝(公元168~189年在位)年間,宦官的權利已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形成東漢王朝後期的宦官與外戚專權的格局。

公元189年,靈帝駕崩,何太后臨朝。當時皇宮內宦官專權,涼州董卓率兵入洛陽,廢皇子劉辯,殺 何太后,立劉協爲帝,是爲漢獻帝。事實上獻帝即位後並無任何權利,董卓獨攬大權,殘暴專橫,使得各地官吏紛紛舉兵反抗,逐步形成了諸強割據的局面,統一的王朝實際上已經不復存在。之後,獻帝又爲曹操控制。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獻帝讓位,東漢王朝宣佈滅亡,繼之而來的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個長期分裂的時期——三國時期。

 產生影響

外戚、宦官專政時期,東漢政治日益腐朽。外戚、宦官以及他們的黨羽,都公行賄賂,搜刮財貨,兼併土地。外戚樑冀被誅,抄沒的家財竟達三十餘萬萬,抵上東漢全年租稅之半。宦官集團利用手中的權勢,也公然受賄。宦官們聚積了無可估量的財富,便盡情過着腐朽糜爛的生活。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是封建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在專制制度下的尖銳表現。專制制度的完備,使權力高度集中於皇帝之手,皇帝成爲一切權力的化身,覬覦權力的人,都力圖挾持皇帝。豪族政治勢力的發展以外戚專權的形式出現,從而架空了皇權。而皇帝爲了保持自己的權力,不得不求助於宦官,因而宦官能夠專權。無論外戚或宦官專權,都力圖控制皇帝,或擁立幼主,以便自己繼續操縱。他們又都趁權力在手時排除異己,大肆蒐括,竭澤而漁。從封建士大夫看來,宦官是身份卑賤的暴發戶,所以,在外戚、宦官的爭鬥中,外戚較多地得到士大夫的支持。

在東漢後期的戚宦紛爭中,外戚固然利用皇帝幼弱,得以專擅朝政,宦官也力圖擁立幼主,以便自己的操縱。總之,雙方都極力圖挾持皇帝,排除異己,由於外戚、宦官的交替專權、亂政,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後果:

1.導致政治腐敗:外戚、宦官的相互傾軋,使當時的政局動盪,朝綱不振,政治一片黑暗。無論是外戚或宦官擅權專政,大都排除異己,任人惟親,賣官鬻爵,廣收賄賂。

2.引起黨錮之禍:戚宦亂政引起大臣和士人不滿,他多支持外戚而攻擊宦官,宦官便利用權力大加迫害,於是釀成桓、靈之世的兩次黨錮之禍。

3.造成民變四起:由於政治日趨黑暗,東漢王室、貪官污吏及地方豪紳對人民的敲榨勒索愈益加劇。百姓無法生活,便到處流浪和暴動,最後終於出現大規模的民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