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稱霸南亞大陸的孔雀帝國:印度古代最強大王朝

稱霸南亞大陸的孔雀帝國:印度古代最強大王朝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從列國分立到統一帝國的形成的過程中,摩揭陀逐漸強大起來,並最終統一了印度其他各國。在北印度列國中最先興起的是迦屍。它長期與居薩羅進行爭奪霸權的鬥爭,一度還兼併了居薩羅。迦屍對鴦伽、對摩揭陀也常有敵對行動。迦屍地處上述幾個重要國家之間,便於與鄰國爭衡,也易於受到鄰國的威脅。後來居薩羅強盛起來,又轉而兼併了迦屍,並將包括佛陀故鄉伽毗羅衛城在內的一些小國納入自己範圍之內。這是佛教興起以前北印度的大概形勢。

與佛陀同時代的頻毗沙羅(或譯瓶沙王,約公元前544-493年),是摩揭陀歷史上第一個著名的國王。他建都於王舍城,用通婚的方法和居薩羅、拔祇等國建立友好關係,穩定了西部和北部邊界的局面,集中全力征服了東方的鄰國鴦伽。鴦伽控制着恆河三角洲的一些重要港口,在貿易上有重要地位。佔領鴦伽有利於加強摩揭陀的經濟實力。他對內加強對國家機構的控制,實行嚴刑峻法,同時又支持佛教的傳播,收攬人心。頻毗沙羅晚年,他的兒子阿闍世(約公元前493-462年)弒父篡位。阿闍世的母親就是居薩羅的公主,她在嫁頻毗沙羅時曾帶來迦屍村莊作爲陪嫁品。她母親對丈夫被殺十分悲痛,不久也死去。於是居薩羅王要求收回陪嫁的迦屍村。雙方發生了戰爭,最後迦屍村仍保留在摩揭陀版圖之內。阿闍世又對拔祇進行了長達16年的戰爭,最後兼併了拔祇。以後發展成爲重要城市的華氏城也在這時作爲要塞開始建立了。在阿闍世時期,摩揭陀已經成了恆河流域一個霸國。

稱霸南亞大陸的孔雀帝國:印度古代最強大王朝

阿闍世以後一段時期的摩揭陀歷史,不同材料說法不同,模糊不清。相傳阿闍世以後的幾代繼位者都是暴君,引起人民不滿。最後一個暴君被起義的人民推翻,他的一個大臣希蘇那伽登上了王位(約公元前430年)。他在位的時期,摩揭陀征服了阿般提,國勢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居薩羅和拔沙也可能是在這一時期被摩揭陀兼併的。希蘇那伽王朝的末王最後被摩訶帕德摩·難陀所殺,時間可能是在公元前364年(這一年代的說法分歧很大)。摩訶帕德摩·難陀建立了難陀王朝(約公元前364-324年)。他是一個出身低下的人。據一種傳說,他的父親就是希蘇那伽王朝末王,而母親卻是一個首陀羅。另一傳說認爲,他的父親是一個理髮匠,而母親是一個妓女。還有一說認爲,他本人是理髮匠,與希蘇那伽朝末王的王后有私情,二人勾結殺死國王及諸王子,篡奪了政權。從這以後,不少王朝的創立者都出身低下,這說明當時統治者與高等種姓漸趨腐朽,而下層人民的力量正在增長。

在難陀王朝時期,摩揭陀統一了恆河流域地區,已經初具帝國規模。據希臘作家記載,難陀王朝有2萬騎兵、20萬步兵、2000戰車、3000戰象。還有一說是,8萬騎兵、8000戰車、6000戰象、20萬步兵。總之,難陀王朝已經準備了向印度河流域推進的力量,不過這一進展被馬其頓亞歷山大的東侵打斷了。

稱霸南亞大陸的孔雀帝國:印度古代最強大王朝 第2張

公元前327年,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在滅亡波斯帝國之後,侵入了印度西北部。這一地區,在公元前6世紀以後落入波斯帝國統治之下。公元前4世紀時,波斯帝國的統治削弱,這裏分佈着許多小邦和部落,它們在實際上是獨立的。在亞力山大入侵時,它們不僅未能形成一支統一的抵抗力量,而且內部存在着分裂和敵對的形勢。

犍陀羅地區的呾叉始羅王因爲與其東鄰波魯斯王處於敵對狀態,就想借用外力來打擊自己的對手。亞歷山大剛剛率兵渡過印度河,呾叉始羅王就遣使送來了大量的白銀、牛、羊、象,以及700騎兵,補給他的軍隊。還有一批部落首領也投向了亞歷山大一邊。當亞歷山大準備進一步東渡傑盧姆河的時候,卻在河對岸面臨着波魯斯王一支強大的力量。亞歷山大用計從上游偷渡過河並用巧妙的戰術擊敗了波魯斯王的軍隊,可是波魯斯王英勇奮戰,直到身受重傷被俘。當亞歷山大問他想得何種待遇的時候,他還說:“應以國王之禮待我。”亞歷山大對他採用懷柔政策,保留了他的王位,他也就成了亞歷山大手下的又一傀儡。亞歷山大繼續東進,征服了整個旁遮普地區。但是他遭到了當地人民的頑強抵抗,他的部隊損失不輕。

當亞歷山大還想繼續向恆河流域推進時,他的部隊因爲備受長期進軍的辛苦與傷亡的打擊,又不能適應印度的水土而多染病,在公元前326年夏拒絕前進。他企圖說服部隊而無效果,只好回師到傑盧姆河地區。在此河以西,他任命總督統治,在此河以東,則仍由歸順了他的國王們治理。同年十月他引兵循印度河而下,沿途又遇到許多部落的頑強抗擊。到達印度河口以後,他將軍隊分爲水陸兩支回巴比倫,於公元前325年回到巴比倫。兩年以後,亞歷山大在巴比倫病死。亞歷山大一走,印度人民就開始了反對馬其頓人的起義。亞歷山大所任命的總督帶着大部分軍隊退出了印度,剩下的守軍不久就被印度起義軍消滅了。

稱霸南亞大陸的孔雀帝國:印度古代最強大王朝 第3張

在印度人民起義中,一個名叫旃陀羅崛多(或譯月護王)的人成了起義的領袖。關於他的出身,有不同說法。一說,他出身於一個養孔雀的家族,起於寒微;又一說,他出身於剎帝利,屬於莫里亞家族,“孔雀”(maurya)的名稱是從“莫里亞”一字演化而來的。相傳,他曾在旁遮普地區見過亞歷山大,因爲有語言冒犯,險些被亞歷山大處死。他逃走後,得到了一個名叫憍底利耶的婆羅門的幫助。他幫助旃陀羅崛多弄到了一筆錢財,召募了一支軍隊,使他在起義中能處於領導地位。旃陀羅崛多趕走了旁遮普地區的侵略者以後,又回師東向,攻下華氏城,推翻難陀王朝,建立了孔雀王朝(約公元前324-187年),他就是該王朝的第一個國王(約公元前324-300年)。

旃陀羅崛多在位期間,亞歷山大的部將塞琉古繼承了亞歷山大帝國在亞洲的大部分領土,並一度想恢復在印度西北部的統治。公元前305年,他領兵侵入印度,但是被旃陀羅崛多打敗。於是他把印度河以西的一些地方也讓給了旃陀羅崛多,旃陀羅崛多則送給他500頭象。雙方締結婚姻(誰娶了對方的兒女,有不同說法),維持和平。隨後塞琉古派遣使節駐在孔雀王朝首都華氏城,這位使節關於印度的記載成了研究印度古史的重要材料。

稱霸南亞大陸的孔雀帝國:印度古代最強大王朝 第4張

旃陀羅崛多爲孔雀帝國的建立打下了根基。他本人晚年篤信耆那教,後來拋棄王位出家,終於按耆那教的教義逐漸絕食而死。他出家後,其子賓頭沙羅(約公元前300-273年)繼位。賓頭沙羅曾經鎮壓了呾叉始羅地區的人民的起義,保持了帝國在北印度地區的統治。他可能還向南擴展了領土。佛教文獻說,他曾經殺死16個君主而奪取了他們的土地。不過這些國家的具體地點不詳。賓頭沙羅繼續和塞琉古王國保持友好關係,曾接納塞琉古王國的使者駐在首都。埃及的托勒密王朝也曾在他當政時派使節駐華氏城。這些使節亦有關於當時印度的記載。可惜這些記載原本都已失傳,只有零文散篇被引在其他歷史家的著作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