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蘇德戰爭傷亡 蘇德戰爭轉折點

蘇德戰爭傷亡 蘇德戰爭轉折點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2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蘇德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與德國之間的戰爭,別名偉大的衛國戰爭,發生時間是在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9日,轉折點是斯大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戰役,最終結果蘇聯勝利,納粹德國戰敗,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戰事結束。

蘇德戰爭傷亡 蘇德戰爭轉折點

簡介

蘇德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爲抵抗納粹德國及其僕從國侵略進行的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龐大、戰況最激烈、傷亡最慘重的戰場。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莫洛托夫—裏賓特洛甫條約》),夥同僕從國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芬蘭,以事先擬訂好的一份代號爲“巴巴羅薩”的計劃,集結了190個師共550萬人、4900架飛機、3700輛坦克、47000門大炮、190艘軍艦,劃分爲三個集團軍羣,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襲擊,蘇聯衛國戰爭全面爆發。

戰爭爆發初期,由於法西斯的突然襲擊,蘇軍一路潰敗。直至1942年6月爆發斯大林格勒會戰,德軍進攻受挫,雙方在烏克蘭東部陷入膠着,互有勝負。蘇軍憑藉頑強的戰鬥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不斷增強的人力物力逐漸佔據主動,於1943年8月,在庫爾斯克會戰中挫敗德軍在東線最後一次戰略攻勢,自此進入戰略反攻階段。此後,蘇軍發動戰略攻勢收復全部國土進而從法西斯統治下解放東歐多國,最終於1945年4月30日攻佔德國首都柏林。5月9日0點30分,德國政府在柏林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即時生效,偉大的衛國戰爭就此結束,也標誌着二戰在歐洲戰場的告終。

這場戰爭使蘇聯用巨大的犧牲徹底打敗並摧毀了強大的納粹德國的法西斯政權,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改寫了戰後世界格局,蘇聯一躍成爲超級大國。

蘇德戰爭傷亡 蘇德戰爭轉折點 第2張

  蘇德戰爭

戰爭背景

德國

1933年1月30日,在歐洲中部地區,奧地利人阿道夫·希特勒擔任德國總理,德國納粹黨上臺。希特勒雖然通過大量發行國內債券挽救了在大蕭條中經濟幾乎崩潰的德國,以及通過大量擴軍成功的解決了嚴重的失業問題。但是卻同時在國內推行獨裁統治,鎮壓反對黨;對外宣稱要打破凡爾賽枷鎖,並奪取“生存空間”。

德國納粹政權的特點是政治上控制社會的一切方面(一體化,Gleichschaltung),以追求種族(雅利安人,北歐白種人)、社會和文化的純淨。納粹黨通過迫害被認爲是不純的事物來達到他們的目的,特別針對少數人羣如猶太人、吉普賽人、同性戀者和政治敵人(如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這種迫害在政權的最後幾年中達到了高峯。共計有超過150萬政治犯在納粹德國被處決。而對所謂“劣等民族”的迫害導致了有組織的大屠殺,受害者高達1800萬。

納粹德國崇尚的是一個反共制度的納粹主義制度,於1936年11月25日通過與日本帝國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正式確立了其意識形態立場。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意大利於1937年11月加入了該“公約”。

1938年3月11日,德奧合併。

1938年2月20日,希特勒爲籠絡日本法西斯,宣佈承認僞滿洲國,並停止魏瑪共和國時期開始的與中國國民政府的軍事合作和軍售,7月德國軍事顧問撤出中國。

1938年9月30日,英法德簽署《慕尼黑條約》,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蘇臺德區;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又撕毀了慕尼黑協定,夥同匈牙利和波蘭佔領瓜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1939年3月23日,德國向立陶宛施壓,逼迫立陶宛割讓梅梅爾領地。

1939年8月23日,蘇德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聯和德國劃分了在東歐的勢力範圍。

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1939年9月25日,在德國征服波蘭後,蘇德兩國瓜分波蘭。

1940年4月9日,德國逼迫丹麥投降,並侵略挪威,兩個月後佔領挪威全境。

1940年5月10日,德國進攻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並於1940年6月22日迫使法國接受和平條約,維希法國建立。之後,德國在“海獅計劃”中失利,被迫中止征服英倫三島的計劃。

1940年9月27日德國、日本。意大利三國在柏林簽訂軍事同盟條約,即《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通稱《三國軸心協定》,旨在爲進一步在歐、亞擴大侵略戰爭。

1941年4月6日,德國入侵南斯拉夫、希臘並將其征服。至此,在歐洲,除了英國,同盟國已經土崩瓦解,德國已經基本掃清了征服蘇聯的障礙。

蘇聯

蘇聯在斯大林的領導下於1928年至1937年完成了兩個五年計劃,蘇聯的經濟實力大大增強,蘇聯從一貧如洗的狀態一躍成爲歐洲工業強國。蘇聯在戰前試圖通過實行“集體安全政策”來扼制德國、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活動威脅到自己的國家安全。同時,蘇聯也通過共產國際領導全世界的工人運動革命。因此蘇聯政府希望通過人民陣線運動聯合資本主義左翼來減少工人運動的阻力,並防止出現全世界資本主義組成聯合軍隊絞殺蘇聯。

20世紀30年代早期的“農業集體化”運動中,蘇聯部分農村,尤其是烏克蘭發生了嚴重的饑荒,甚至導致烏克蘭一些邊遠地區的發生叛亂。

在1937年開始的蘇聯“大清洗”運動中,全國超過200多萬人在接下來兩年內因政治運動波及而被捕或發配到流放地,其中30萬至40萬人被處決或死於流放地的艱苦條件。這場運動導致蘇聯紅軍中有超過3.5萬名軍人牽連被捕,其中大約1.5萬軍官被處決。這大大地削弱了蘇聯紅軍在戰爭前期的軍事指揮能力。蘇聯戰前的戰備和擴軍工作過於匆忙,一味追求擴大紅軍規模也導致了技術人才和指揮崗位的不足。

1934年9月19日,蘇聯加入國際聯盟,以聯合英法。

1935年5月2日,蘇聯和法國簽訂了《蘇法互助條約》,以應對德國侵略活動。

1939年4月17日,蘇聯和英國、法國開始1939年英法蘇莫斯科談判。

1939年8月,蘇聯對英法的莫斯科談判破裂,蘇聯放棄集體安全政策。

1939年8月23日,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以後,蘇聯宣佈建立東方戰線,以加緊鞏固防禦德國可能的進攻。

1939年9月17日,蘇聯派兵進入波蘭寇鬆線以東的西烏克蘭與西白俄羅斯地區。

1939年11月30日,蘇聯侵略芬蘭,冬季戰爭爆發,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後獲得勝利,獲得了芬蘭控制的卡累利阿地峽地區和圖爾庫軍港。

1940年6月,蘇聯派兵進入波羅的海三國。幾乎同時,蘇聯收回了被羅馬尼亞1918年佔領的比薩拉比亞地區。1940年8月3日至8月6日,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成爲蘇聯加盟國。

在遠東地區,蘇聯與日本也是衝突不斷,相繼發生了張鼓峯事件和諾門坎事件。蘇聯爲了減少遠東的壓力,迅速改變了之前對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敵對態度,轉而支持國民政府的抗日戰爭,對國民政府進行了大規模的經濟、軍事援助。還派遣了蘇聯援華航空隊直接參加對日作戰。

隨着蘇聯在歐洲,日本在亞洲關注點的變化,蘇日兩國在1941年4月13日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蘇聯暫時承認了僞滿洲國的現狀,以此希望能夠將遠東的蘇聯紅軍調往歐洲。但是在條約簽訂之後,蘇聯仍然沒能大批抽調遠東的部隊。蘇日條約並沒有影響蘇聯對中國國民黨的軍事物資援助,蘇聯對中國的第三筆軍事合同的交貨持續到1941年6月德國入侵才停止。

英國

在20世紀30年代早期,英國政府一直將蘇聯視爲比納粹德國更爲危險的威脅,爲此拒絕了法國主持的斯特雷扎會議的成果。1935年6月18日英國通過和德國簽訂《英德海軍協定》,公開支持了納粹德國破壞《凡爾賽條約》的擴軍行爲。英國放任法西斯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和阿爾巴尼亞,德國在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立陶宛擴張領土;同時也默認日本法西斯在中國的侵略,甚至在1940年封閉了中國抗戰的生命線滇緬公路。

當1939年3月納粹德國撕毀《慕尼黑協定》吞併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後,英國政府意識到德國根本不遵守同英法簽訂的任何條約,因此開始與法國一同和蘇聯進行英法蘇莫斯科談判。雖然法國和蘇聯極力促成談判達成協議,英國方面卻僅採取拖延態度,最終英法蘇談判破裂。

1939年9月1日德軍入侵波蘭,英國向德國宣戰。在法國戰敗後,英國甚至有被德國入侵的危險。在北非,由於德軍的介入,英軍被迫從之前攻佔的意大利在利比亞的殖民地中撤退。在巴爾幹,德國和意大利征服了英國的盟友希臘。因此,英國政府認爲此時最大的敵人就是德國。所以即使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是一個極端的反共主義者,出於戰略考慮依然在蘇德戰爭爆發後宣佈支持蘇聯。

1941年10月1日英、美、蘇簽署《莫斯科議定書》宣佈英美會提供物資支援蘇聯抗擊德國,英聯邦國家比美國更早更及時的運送了軍火資源到達蘇聯。在1942年至1943年第二戰場問題引起了美、英、蘇三國間的爭論,美蘇方面認爲應該儘早在法國開闢第二戰場,英國則認爲不宜過早在法國登陸而應先在地中海集中作戰。1944年6月英美成功的在法國登陸,有力的支援了蘇聯的反攻。

到1945年,英國保守黨政府擔心蘇聯在戰後變得過於強大以至於威脅西方列強的霸權,所以制定了不可思議行動準備先發制人進攻蘇聯,由於英國工黨上臺改變政策和遭到美國軍方否決而作罷。

美國

美國通過1924年的道威斯計劃與1930年的揚格計劃大力的提供貸款給德國,以試圖讓振興後的德國經濟能夠支付起一戰戰敗的賠償款。隨後在全世界金融大蕭條的背景下,1932年的洛桑會議宣佈德國可停止賠款,但德國依然需要償還美國貸款。美國一系列貸款並沒有讓魏瑪共和國經濟好轉,反而讓接下來上臺的納粹政權利用這些資本大力的擴軍。

美國在俄國內戰期間派遣干涉軍支持白軍政權,蘇俄政府以拒絕承擔沙俄一戰時期對美國的欠債作爲報復。美國從1929年開始陷入經濟大蕭條危機中,急需市場。因此1933年美國和蘇聯建立外交關係,美蘇雙方關係有一定的緩和。

美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一直都恪守門羅主義,同時在英國與德國爆發戰爭後,美國不能容忍納粹德國佔領全歐洲;美國於是在法國陷落後大量給予英國軍事援助。

在蘇德戰爭爆發後,美國參議院分爲兩派,一派認爲應該坐山觀虎鬥,1941年6月參議員哈里·杜魯門在美國參議院發表講話說:“如果我們看到德國將要贏得戰爭,我們應該幫助俄國。如果俄國將要贏得戰爭,我們應該幫助德國,以這種方式讓他們儘可能多地互相殘殺。”另一派則認爲如果蘇聯一旦陷落,德國就會擁有豐富資源,再也難以被打敗。最終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決定支持蘇聯抗戰。

1941年7月羅斯福發表講話,譴責德國暴行的同時表示要對蘇聯進行積極的援助。1942年1月1日,在美國的倡議下,以美國、蘇聯、英國和中國爲首的24個反法西斯國家在華盛頓發表了《聯合國家宣言》,宣佈各國政府將全力投入到打敗法西斯主義的事業。

1941年10月1日美國和英國與蘇聯簽訂《莫斯科議定書》,11月7日,羅斯福宣佈《租借法案》適用於蘇聯。由此美國、加拿大和英國開始用物資支援蘇聯抗擊德國侵略。在1941年至1942年間盟國對蘇聯物資輸送量有限,特別是在在1942年7月PQ-17護航隊遭到重大損失後美英一度完全停止對蘇聯的海上運輸支援。但從1943年開始,美、英、加的資源運輸量逐月增加,這些援助有效的幫助了蘇聯紅軍增強實力。

1944年6月6日美國和西方盟軍成功在諾曼底登陸,隨後和蘇聯紅軍東西夾擊一路攻入了納粹德國本土,讓蘇聯對德國的最後勝利更早的到來。

日本

在1938年日本與蘇聯發生過邊界衝突(張鼓峯事件),又在1939年與蘇聯發生過諾門坎事件,兩國的關係非常緊張。因此,蘇聯不得不在遠東駐紮大量的部隊,日本也維持了龐大規模的關東軍。日本國內北進派在諾門罕衝突後失勢,同時日本與美國的矛盾日益激化;特別是1940年9月日本軍隊進入法屬印度支那指染西方列強的亞洲殖民地,因此1940年底美國利用石油禁運逼迫日本就範,使得日本喪失主要石油進口來源。

蘇日雙方都無意再在遠東地區加劇緊張局面,因此,蘇日兩國在1941年4月13日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雙方決定互相採取中立。不過蘇日方面依然互不信任,蘇聯在蘇德開戰後依然保有超過70萬蘇聯遠東特別集團軍在遠東防範日軍。直到1941年12月日軍進攻西方殖民地時,蘇聯才調走了部分遠東部隊對抗德軍;日本則調走了部分關東軍去征服東南亞。

1945年2月召開的雅爾塔會議上,應美國要求蘇聯宣佈將於歐戰結束3個月後加入對日作戰。

1945年8月8日蘇聯紅軍發動八月風暴行動,擊敗了日本關東軍,進一步促使日本最終決定投降。

其它參戰國

匈牙利

匈牙利王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國,原奧匈帝國中的匈牙利領土被大量的割讓給了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1939年3月納粹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後,匈牙利和波蘭也一同參與了對捷克斯洛伐克的瓜分。通過維也納仲裁裁決,匈牙利在恢復舊疆域之外進一步擴張了領土。

1941年4月匈牙利參與納粹德國對南斯拉夫的入侵,又獲得了一部分領土。作爲報答希特勒要求匈牙利攝政王霍爾蒂派兵加入對蘇聯的進攻,共有超過25萬匈牙利軍隊被派遣加入德國對蘇聯的侵略。

在1942年,隨着侵蘇戰事順利,由於先前領土變動以及歷史上的怨恨。匈牙利和軸心國的其它小僕從國夥伴羅馬尼亞、斯洛伐克以及克羅地亞的關係緊張起來。1942年7月24日,羅、斯、克三國在邊境集結軍隊準備進攻匈牙利,德國從中調解,更因爲1942年8月軸心國部隊在蘇聯遭到重大損失急需增兵,使得這場內訌化解。

到了1944年10月,戰局惡化使得霍爾蒂決定接受西方同盟國的停戰協定,納粹立即派兵囚禁霍爾蒂,並扶持傀儡箭十字黨上臺,這導致了大肆逮捕和屠殺猶太人的暴行在匈牙利蔓延。1945年3月蘇聯紅軍攻入布達佩斯,匈牙利箭十字黨的政權瓦解。

羅馬尼亞

雖然是一戰戰勝國,但羅馬尼亞王國深陷政治動盪和的嚴重的經濟危機中,不得不依靠德國市場作爲出口支柱。卡羅爾二世國王試圖建立一個嚴厲的王權獨裁體制以代替父親斐迪南一世崇尚的君主立憲制。隨着小協約國的瓦解,羅馬尼亞失去英法庇護,被迫將一戰勝利獲得的領土割讓給匈牙利、保加利亞和蘇聯。國內對此的不滿導致卡羅爾二世下臺,其子米哈伊一世即位。

隨着王權衰弱,法西斯獨裁者揚·安東內斯庫成爲羅馬尼亞首相。希特勒許諾安東內斯庫只要加入軸心國一同入侵蘇聯,就能獲得半個烏克蘭作爲戰利品,於是1941年6月超過30萬羅馬尼亞軍隊隨同德軍一同入侵蘇聯。

在蘇德戰爭期間羅馬尼亞軍隊在對烏克蘭的進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羅馬尼亞軍隊大量被部署在前線,因此也損失最爲慘重。該國的糧食和石油也對納粹德國的戰爭機器貢獻巨大,戰爭期間德國的三分之一石油供應來源是羅馬尼亞。

1944年8月,蘇軍攻入羅馬尼亞,國王米哈伊一世發動政變逮捕安東內斯庫,任命尤利烏·馬紐爲首相,倒向同盟國。在戰爭末期,羅馬尼亞軍隊協同蘇聯紅軍一同作戰。

芬蘭

芬蘭在俄國內戰中因爲境內白軍勝利而獲得獨立,但同時也導致蘇、芬關係緊張。

1939年11月30日,蘇聯爲了逼迫芬蘭割讓卡累利阿地峽以及漢科軍港給蘇聯,爆發了冬季戰爭。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蘇聯贏得了戰爭,芬蘭被迫割讓了卡累利阿地峽和漢科以及一些島嶼。這場戰爭顯然激怒了芬蘭,也就直接導致了芬蘭在蘇德戰爭中爲了收回領土而倒向了德國一方。

戰爭初期的節節勝利助長了芬蘭恢復“大芬蘭”的領土野心,最終芬蘭軍隊於1941年6月30日全線越過蘇芬1918年邊界線繼續進攻,導致12月6日英國政府以此向芬蘭宣戰。但芬蘭由於前後兩場戰爭國力損失過大而無力繼續進攻。

在戰爭後期德國已經無法避免要失敗的時候,芬軍採取了驅逐在芬蘭德軍的軍事行動。

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王國是一戰的戰敗國,被迫割讓大量土地給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和希臘也有嚴重的領土爭端。鮑里斯三世沙皇自1934年以來試圖在保加利亞國內建立起王權軍事獨裁政權。外交上試圖平衡親英法和親意派之間的矛盾,在內政方面日漸強大的反王權力量也一直威脅着沙皇的權力。

雖然追隨希特勒瓜分羅馬尼亞和侵略南斯拉夫與希臘,保加利亞獲得了大量的領土。但保加利亞有東正教傳統的民間親俄思潮氾濫,因此在蘇德戰爭爆發時政府宣佈中立。不過保加利亞供應的農業產品和原料對於德國戰爭機器依然十分重要,到1944年9月,德國由於掠奪性貿易政策欠保加利亞的債務已經高達700億列弗。

1943年8月28日,鮑里斯三世突然神祕死亡,6歲的西美昂二世上臺。隨着戰事變化退出軸心國的呼聲在保加利亞境內越來越大。1944年9月蘇聯紅軍進入保加利亞,保加利亞共產黨發動武裝起義,推翻了舊政權,成立了祖國陣線政府。

波蘭

波蘭在二戰前和蘇聯、德國、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存在領土爭端,1926年畢蘇斯基政變建立了軍事獨裁政權。1932年,波蘭和蘇聯簽訂了《波蘇互不侵犯條約》,1934年1月26日波蘭和德國簽訂《德波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3月,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時,波蘭也一同派兵進入捷克佔領爭議領土。隨後德國把侵略方向轉向波蘭,德波關係惡化。英法蘇莫斯科談判時波蘭的阻礙成爲破裂的一個重要原因。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9月17日首都華沙被德軍攻佔,波蘭政府流亡,蘇聯也於17日出兵佔領與波蘭的爭議領土。波蘭的猶太人受到德國佔領當局的瘋狂搜捕屠殺(如奧斯維辛集中營),另一邊波蘭的很多資本家、精英與軍官被蘇聯視爲反革命分子處決(卡廷慘案)。

波蘭陷落於德國後,波蘭流亡政府組織了波蘭家鄉軍,波蘭工人黨則組織了波蘭人民軍進行敵後作戰。波蘭抵抗組織在納粹佔領區十分活躍。1944年8月,蘇聯紅軍推進到了華沙的近郊,家鄉軍發動華沙起義想在蘇聯紅軍到達前奪取華沙,最終失敗。

戰爭期間有超過50萬波蘭軍隊在西方同盟國和淪陷區中活動,而波蘭人民軍則組織了超過20萬人協同蘇聯作戰。協同蘇軍作戰的波蘭第1集團軍1944年隨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自蘇聯進入波蘭,後來參加了對柏林的進攻。波蘭第2集團軍整合入烏克蘭第1方面軍,參與了布拉格攻勢。

捷克斯洛伐克

一二戰間捷克斯洛伐克是中歐僅有的西式議會民主制國家,同時享有法國支持的小協約國地位和與蘇聯的盟約。該國承繼了奧匈帝國百分之八十的工業生產產能,在被德國吞併前,它的工業生產力是國際第七,高於日本、西班牙。但國內民族成分混雜,被鄰國匈牙利和波蘭所敵視。

1938年蘇臺德事件危機中,愛德華·貝奈斯總統原本準備動員軍隊組織抵抗。但在英法的《慕尼黑協定》的出賣下不得不割讓所有爭議地區,導致國家實力大損。1939年3月希特勒入侵剩餘領土時本國政府完全放棄抵抗,同月15日納粹德國宣佈成立傀儡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並宣佈庇護斯洛伐克獨立。

捷克斯洛伐克在二戰中是納粹德國統治下最重要的工業區之一,包括當時歐洲最好的兵工廠之一的斯柯達兵工廠,最高峯時納粹德國有四分之一的坦克是捷克斯洛伐克工業生產的。捷克的38t坦克系列也一度成爲納粹德國的主力坦克。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並沒有完全屈服於德國佔領,前總統貝奈斯逃亡英國組建流亡政府。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共產黨則分別開展了有效的遊擊抵抗運動。1944年8月爆發了斯洛伐克民族起義。1945年4月,在科希策成立了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爲領導的民族陣線聯合政府。同年5月9日,在蘇聯幫助下,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獲得解放,捷克和斯洛伐克再度合併。

意大利

1922年10月28日,維托裏奧·埃馬努埃萊三世任命墨索里尼爲意大利總理,從此墨索里尼開始在意大利實行法西斯主義獨裁政策。1936年,意大利侵佔埃塞俄比亞,同年在西班牙內戰中大力支援佛朗哥奪取西班牙政權,1939年4月7日侵佔阿爾巴尼亞。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對法國宣戰,正式和德國一同侵略擴張。

1941年6月22日意大利王國隨同德國一同向蘇聯宣戰,6月26日,派遣意大利俄羅斯遠征軍到侵蘇戰場。

1943年7月26日,隨着盟軍西西里島登陸戰的勝利,意大利王國宣佈接受同盟國的停戰協議。

1945年4月,盟軍在意大利戰役最終取得勝利,墨索里尼被游擊隊處死,法西斯意大利徹底覆滅。

法國

1939年9月3日,法國和英國一同向德國宣戰,戰爭初期法軍因一戰經驗教條,打起靜坐戰。

1940年5月10日,德軍穿過比利時和荷蘭突襲法國,法軍大敗。1940年6月德國侵佔巴黎後,以貝當爲首的法國政府向德國投降,成立維希法國。同月法國將軍戴高樂在英國宣佈了反法西斯的自由法國運動的開始。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後,維希政府追隨德國,批准建立“反布爾什維克軍團”,實行“強迫勞動”制,爲德國提供勞工。1942年11月25日,自由法國運動向蘇聯派遣了諾曼底涅曼飛行團。由法國共產黨和自由法國運動分別領導的游擊隊在納粹佔領區非常活躍。

1944年6月,自由法國軍隊隨同盟軍一同登陸諾曼底,8月維希法國名存實亡。

1945年,維希法國組織的納粹黨衛軍第33"查理曼"武裝擲彈兵師在蘇聯紅軍的打擊下覆滅。

西班牙

西班牙內戰中,蘇聯支持西班牙共和軍,而德國和意大利則支持西班牙長槍黨叛軍。隨着長槍黨獨裁者佛朗哥的勝利,西班牙開始在國際上公開支持軸心國的行動。但希特勒十分鄙視西班牙人的戰鬥力,一直對佛朗哥想要參與軸心國的談判十分冷淡。

蘇德戰爭爆發後,佛朗哥組織了超過2萬人的西班牙志願軍“藍色師團”,參與對蘇聯的侵略。1943年10月,佛朗哥見軸心國作戰失利,於是撤回志願軍宣佈“中立”。

蘇德戰爭傷亡 蘇德戰爭轉折點 第3張

  蘇德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