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馳道是什麼意思 馳道和直道的區別

馳道是什麼意思 馳道和直道的區別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馳道,指的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道”,始於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第二年(前220年)就下令修築了以咸陽爲中心的、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第二年(前220年),就下令修築以咸陽爲中心的、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焉作信宮渭南,已更命信宮爲極廟,象天極。自極廟道通酈山(即驪山),作甘泉前殿。築甬道,自咸陽屬之。是歲,賜爵一級。治馳道。”

馳道是什麼意思 馳道和直道的區別

簡介

馳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道”,始於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第二年(前220年),就下令修築以咸陽爲中心的、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著名的馳道有9條,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陝北)的上郡道,過黃河通山西的臨晉道,出函谷關通河南、河北、山東的東方道。

馳道和直道路的修建,是秦漢時期規模宏大的築路工程,對於陸路交通的發達,促進經濟文化的交流,具有重大的意義。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下令築馳道。以咸陽爲中心的,有東方大道(由咸陽出函谷關,沿黃河經山東定陶、臨淄至成山角),西北大道(由咸陽至甘肅臨洮),秦楚大道(由咸陽經陝西武關、河南南陽至湖北江陵),川陝大道(由咸陽到巴蜀等),此外還有江南新道,南通蜀廣、西南達廣西桂林;北方大道,由九原(今包頭)大致沿長城東行至河北碣石,以及與之相連的從雲陽(今陝西淳化)至九原的長達900餘公里的直道,等等。1974年,在伊克昭盟發現了長約100米的直道遺址,路面殘寬約22米,斷面明顯可見,現存路面高1-1.5米,用紅砂岩土填築,從直道遺址可以看到南北四個豁口遙遙相對,連成一線,這同《史記·蒙恬傳》所載塹山堙谷,通直道的記載正相吻合。由此可見馳道工程的龐大和艱鉅。

棧道的修築始自戰國秦。公元前三世紀,秦國爲了開發四川,就修築了棧道,正如蔡澤所說:棧道千里,通於蜀漢,使天下皆畏秦。(《史記·範睢蔡澤列傳》)到西漢前期已有嘉陵故道、褒斜道、讜洛道和子午道四條通蜀的棧道。其中褒斜道長250餘公里,路面寬3-5米不等。棧道盤旋於高山峽谷之間,因地制宜採用不同的工程技術措施,或鑿山爲道,或修橋渡水,或依山傍崖構築用木柱支撐於危巖深壑之上的木構道路,表現了在築路工程中,適應十分複雜的地形條件的出色的技術能力。棧道是川陝間的交通幹線,歷代屢屢修建,在經濟文化交流和戰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陸路交通的主要工具是各種車輛。秦時規定車同軌,亦即每輛車的兩車軸間距離相等。這時大多爲兩輪車,其設計因不同的用途而異,有的適於載重,有的利於速行,有的輕便舒適。秦漢時也有靈活適用的獨輪車和穩定性強、載重量大的四輪車等。遼寧遼陽西漢遺址出土有鐵車輨(車軸承)、車鐗(鐵圈)等物,說明漢代已在車軸上加鐵圈,使鐵與鐵相磨,其間加上油脂潤滑,增強了車輪的牢固性,減少了車軸承的摩擦力。

馳道是什麼意思 馳道和直道的區別 第2張

  秦馳道

著名馳道

著名的馳道有9條,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陝北)的上郡道,過黃河通山西的臨晉道,出函谷關通河南、河北、山東的東方道,出今商洛通東南的武關道,出秦嶺通四川的棧道,出今隴縣通寧夏、甘肅的西方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等。從《漢書·賈山傳》中得知,秦馳道在平坦之處,道寬五十步(約今69米),隔三丈(約今7米)栽一棵樹,道兩旁用金屬錐夯築厚實,路中間爲專供皇帝出巡車行的部分。可以說,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國道”。

秦直道

秦直道又名直道,秦馳道之一,爲秦朝修建的軍事交通工程,從秦始皇三十五年開始修築,歷時兩年半。從咸陽(起點爲現咸陽淳化縣)到九原郡(現包頭附近)。全部用黃土夯實,全長736公里。秦始皇爲了抗擊匈奴命蒙恬率領10萬工人修建。

關於秦直道的最早的記載源於《史記》。《史記·卷006·秦始皇本紀》載有“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塹山堙谷,直通之。”

 秦棧道

中國陝西省南部,橫越過秦國的要地與四川盆地之間的秦嶺,在其山壁上鑿洞、穿木或石條並鋪上木板以作爲軍隊行走的道路。棧道的長度曾達數百公里。其分佈在秦嶺、巴山、岷山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