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瓜分波蘭歷史 瓜分波蘭歷史百科

瓜分波蘭歷史 瓜分波蘭歷史百科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3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瓜分波蘭,近代一系列列強瓜分波蘭的事件,是指1772~1795年間俄羅斯帝國、普魯士王國、奧地利帝國瓜分波蘭的事件,間接原因是因爲波蘭國力衰弱,直接原因是因爲部分波蘭貴族掀起愛國革新運動。

背景

波蘭國力衰弱

16世紀波蘭已發展成東歐的封建強國,領土面積居歐洲第三位,包括現今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大片土地。然而從17世紀中葉起波蘭走向衰落,農奴制強化,封建割據嚴重;“自由選王制”歸犁設(國王由議會選舉產生,外國人有資格競選)致使王位頻繁更迭,外國人爲王者不乏其數,1572—1795年總共11位國王中有7名外國人;“自由否決權”制度(議會決議只要有一人反對便不能通過)使波蘭無法實行有效統治,從17世紀中葉起約100年間召開的55次議會上,有48次未作出任何決議。政局混亂使的波蘭國力衰弱,成爲強鄰爭奪的對象。

瓜分波蘭歷史 瓜分波蘭歷史百科

  瓜分波蘭

俄普奧三國對波蘭領土的野心

當時西普魯士尚在波蘭王國境內,普魯士急於打開通道使東普魯士與勃蘭登堡連成一片。俄羅斯視波蘭爲自己通往西歐的障礙。北方戰爭後,成爲波蘭的最大侵略者。女皇葉卡特琳娜二世繼承了削弱波蘭的政策。而且俄羅斯帝國爲了繼續與奧斯曼帝國作戰爭奪黑海的出海口,急於打開波蘭通道。奧地利帝國在與普魯符尋轎士的領土爭奪中已失去西里西亞,不能坐視普魯士繼續擴張,也要求參與瓜分波蘭。

直接原因

1763年10月,波蘭國王奧古斯都三世病故,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迫使波蘭議會選舉親俄貴族S·A·波尼亞托夫斯基爲新國王,加緊控制波蘭。面對嚴重的民族危機,部分波蘭貴族掀起愛國革新運動,以便加強中央政權,維護國家獨立,結果引起外國的干涉,導致波蘭陷入被瓜分的危機之中。

瓜分波蘭歷史 瓜分波蘭歷史百科 第2張

  瓜分波蘭

第一次瓜分

1772年2月19日,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於維也納簽署瓜分波蘭的協定。八月初,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軍隊同時進攻波蘭,並且各自佔領根據瓜分協定所得的波蘭領土。1772年8月5日,俄、普、奧三國簽訂瓜分波蘭的條約。根據條約,俄羅斯佔領西德維納河、德魯奇河(Drut River)和第聶伯河之間的白俄羅斯以及部分拉脫維亞,面積9.2萬平方公里、人口130萬;普魯士佔領瓦爾米亞、除格但斯克以外的波莫瑞省、除託倫以外的海爾姆諾省、瑪律博克省,面積3.6萬平方公里、人口60萬;奧地利佔領克拉科夫省、桑多梅日省的南部和加里西亞大部,面積8.3萬平方公里、人口265萬。

雖然部分城市曾作出抵抗,例如克拉科夫的瓦維爾城堡(Wawel Castle)一直堅守至四月才陷落。但由於沒有外援支持和華沙被佔領,波蘭議會最終在1773年9月18日被迫承認條約。瓜分條約令波蘭失去211,000平方公里領土(30%領土)和超過400萬人口(三分之一的人口)。

在第一次瓜分波蘭時,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給瑪麗亞特雷莎女皇的信中提到:“(在這件事上)俄羅斯葉卡捷琳娜二世和我絕對是強盜。我只想知道她會如何對神父懺悔自己的罪過?她取得(波蘭)時哭了;她哭得越多,取得越多!”

第二次瓜分

1793年發生的第二次瓜分波蘭,是由普魯士王國與俄羅斯帝國協力完成,奧地利則因爲忙於對法國大革命的處理,沒有參予瓜分。

事件的起因,在於開明改革的波蘭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與受到啓蒙運動和美國獨立等事件啓發的愛國理性派人士(包含進步的貴族與市民)攜手聯合,利用俄國忙於俄土戰爭與俄瑞戰爭的大好良機,從1788年開始,於瑟姆(波蘭議會)中促成一連串的改革議案,包括抵制俄國干涉波蘭(勒令俄軍退出波蘭)、擴軍至十萬(原來只有二萬四千的陸軍),以及理性進步的五三憲法(改造波蘭爲中央集權的君主立憲制)。一連串的行動觸怒了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以及波蘭內部反改革的保守派地方貴族;而國王與改革人士,卻因爲與普魯士王國正式結盟(1790年)而自以爲高枕無憂,於1791年正式頒佈了五三憲法(受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啓發),打算開啓一個全新的時代。

改革人士的美夢沒有持續太久,當1792年俄國結束與瑞典、土耳其的戰爭之後,立刻把軍隊往波蘭方向調集,並鼓動波蘭的保守貴族起兵,反抗改革與五三憲法。於是保守貴族成立反改革的塔戈維查聯盟,組織二萬聯軍朝華沙進軍,並要求俄國派兵支援,恢復波蘭“珍貴的”貴族民主制與“黃金自由”。於是葉卡捷琳娜二世派出九萬七千的精銳俄軍進攻波蘭,宣稱只要廢除所有改革議案(包括五三憲法),恢復俄國在波蘭的駐軍,就會保障波蘭的領土與財產安全。波蘭國王與改革派人士雖然極力抵擋俄軍與塔戈維查聯盟勢如破竹的進攻,一度締造輝煌的戰績(波軍只有三萬七千人,且大多是缺乏訓練的新兵),但是在普魯士軍隊撤退與背叛盟約的雙重打擊之下,波蘭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最終接受親信顧問團的意見,於7月24日正式投降,並帶頭加入塔戈維查聯盟,波蘭的抵抗因此灰飛煙滅。

1793年初,葉卡捷琳娜二世撕毀保障波蘭領土的承諾,與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一同發動了第二次瓜分波蘭。包含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在內的塔戈維查聯盟對此錯愕萬分;而波蘭失去了大約308000平方千米的土地,國土面積減少至223000平方千米,並失去了三百萬人口,波蘭人口僅剩下3.4百萬人,僅爲在第一次瓜分前人口(一千萬)的三分之一。

第三次瓜分

科希丘什科領導下層人民起義並在最初的時候贏得勝利,但最終被沙皇俄國訓練有素的軍隊鎮壓而失敗。三國瓜分勢力爲了剷除波蘭剩餘勢力所帶來的動盪,決定以“將獨立的波蘭徹底抹去”的方式解決問題。1795年10月24日三國代表再次簽訂瓜分條約,將剩餘的波蘭聯邦國土全部瓜分。

第三次瓜分中,俄羅斯獲得了12萬平方公里土地和120萬人口及維爾紐斯;普魯士獲得了新的省份:新東普魯士和新西里西亞,共5.5萬平方公里土地和100萬人口及華沙;奧地利獲得了4.7萬平方公里土地和120萬人口及盧布林和克拉科夫。此次瓜分後波蘭亡國。

從此之後波蘭從世界地圖中消失,直到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波蘭才得以恢復獨立地位。而上述在十八世紀三國瓜分波蘭領土的過程,史稱瓜分波蘭。另外在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納粹德國和蘇聯曾經再一次瓜分波蘭的領土。

拿破崙曾經以華沙公國的名義復辟了波蘭政府。在拿破崙戰敗後,俄普奧三國建議將剩餘並未被他們合併的波蘭領土,稍微自治(至少是理論上自治)的地區合併成一個新國家,包括:

波茲南大公國(普魯士控制)

克拉科夫共和國(奧地利控制)

波蘭王國(亦稱波蘭會議)(俄國控制)

這個國家保證會認可波蘭語,尊重波蘭文化及波蘭人的權利。可是這些承諾很快就被違反,這些剩餘的地區被該三個國家吞併。

第四次瓜分

“第四次瓜分波蘭”一詞指後來的對波蘭國土的瓜分行爲,一般指的是以下三個事件的其中之一:

拿破崙時期之後,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瓜分華沙公國;

1832年“波蘭王國”被俄國吞併,1846年克拉科夫共和國被奧地利吞併;

1939年納粹德國與蘇聯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瓜分波蘭。

如果以上三個事件有超過一個被認爲是瓜分,那麼應該有“第五次瓜分”和“第六次瓜分”,但是實際上很少有人用這樣的名詞。

瓜分波蘭歷史 瓜分波蘭歷史百科 第3張

  三次瓜分年代

後果

拿破崙曾建立了華沙公國,但他失敗後的維也納會議使局勢對波蘭人更加不利。俄國獲得了更多波蘭領土。在鎮壓了1831年的起義後,華沙公國的自治權被取消,波蘭人的財產被沒收充公,強徴入伍,大學也被關閉。1863年的起義之後,波蘭被強制推行俄化的中學教育,文化程度出現大幅下降。在奧地利部分,波蘭人成了二等公民,允許在國會派出代表和建立自己的大學,盧布林和克拉科夫成爲波蘭教育的中心。與此同時,普魯士將波蘭的整套教育系統德國化,較俄國而言完全不尊重波蘭人的文化和制度。

拜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俄國革命的混亂狀態所賜,根據戰後的《凡爾賽和約》,波蘭終於在亡國的123年後恢復了獨立。

瓜分迫使波蘭人尋找機會改變現狀。許多波蘭的詩人、政治家、貴族、作家、藝術家被流放(造就了名詞“大遷徙”),成爲19世紀的革命者。對獨立和自由的渴望也成了波蘭浪漫主義定義的一部分。 波蘭革命者參與了在普魯士、奧地利帝國、沙皇俄國的起義。波蘭軍團曾與拿破崙並肩作戰。在“爲了我們和你們的自由”的口號下,波蘭人廣泛參與了1848年革命(尤其是匈牙利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