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汗血寶馬在中國的發展:馬種曾經被數次引入

汗血寶馬在中國的發展:馬種曾經被數次引入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日本馬匹研究人員清水隼人在東京大學舉行的馬匹研究會議上,宣稱他在中國新疆天山附近發現“汗血寶馬”。

從他所提供的照片可以發現,那匹被稱爲“汗血馬”的肩膀處確實流出鮮血一樣的液體。據清水介紹,那匹馬在高速疾跑後,肩膀位置慢慢鼓起,並流出像鮮血的汗水。

這與中國漢代司馬遷所著《史記》中記載,"汗血寶馬"不但能日行千里,更會從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樣的汗液極爲吻合。此言一出,一時中日兩國的專家學者、新聞媒體議論紛紛。其實“汗血馬”從未消失,只是在中國很少見到而已。

在土庫曼斯坦和俄羅斯都保存有比較大的種羣數量,總數在兩千匹以上。不過在當地所謂的“汗血馬”被稱阿哈馬,全稱爲阿哈爾捷金馬。這種馬是土庫曼斯坦的兩大國寶之一。1951年,我國爲了改良騎兵部隊的馬匹,曾從前蘇聯引進種馬,其中包括52匹阿哈馬。

汗血寶馬在中國的發展:馬種曾經被數次引入

這羣阿哈馬飼養在內蒙古錫林格勒盟的種馬場。可惜,當時未能建立完整的譜系管理制度,引進的阿哈馬自然繁殖並與當地的國產馬進行了雜交。雖然這樣做可以改良國產馬的品質,但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阿哈馬的退化,短短几十年後,我們在內蒙古錫林格勒盟已經見不到阿哈馬了。

素有“騰崑崙,歷西極”之美譽的伊犁是天馬的故鄉。據史書上說,漢武帝時外國曾進獻烏孫馬,武帝見此馬神俊挺拔,便賜名“天馬”;後來又有人進貢了西域大宛的汗血馬(據說這種馬出的汗是血紅色的),於是他又將烏孫馬更名爲“西極馬”,而稱汗血馬爲“天馬”。這裏所說的“天馬”、“西極馬”都是伊犁哈薩克馬的先祖。伊犁馬外貌俊秀,體格魁偉,抗病力強,是我國培育的優良馬種之一。

新疆有首民歌中就唱道:“騎馬要騎伊犁馬”。伊犁馬外表清秀靈活,眼大眸明、頭頸高昂、耳小而靈敏、四肢強健有力 ,步履穩健,並且全身披着閃光的棗騮色的細毛。人騎在這種高頭大馬上,真是神氣十足。

伊犁馬不僅有若人喜愛的外表,而且有跑得飛快、拉得貨物多的特點。據測定,伊犁馬跑800米,只用1分15秒2 。伊犁馬還是泌乳產肉的良馬,其成年馬除供幼駒哺乳外,每日還可擠乳6-7公斤。

除此之外,伊犁天馬的馬肉味道較於其它馬肉鮮美,可加工製成人人愛吃的薰馬腸. 伊犁的伊寧馬鞍也隨着“天馬”名聞遐邇,它是由鞍架、皮具製作和雕刻、鑲嵌等幾個工藝組成,是一件精美絕倫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