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信陵君魏無忌是個怎樣的人?最接近“俠”的歷史人物

信陵君魏無忌是個怎樣的人?最接近“俠”的歷史人物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俠”字,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金庸小說裏快意恩仇的遊俠,所謂俠之大者,爲國爲民。歷史上就有這樣的人物:戰國時期的信陵君魏無忌,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往下看。

信陵君魏無忌是個怎樣的人?最接近“俠”的歷史人物

一、個人簡介

信陵君魏無忌,其父魏昭王是魏國第5任君主。

父親死後,兄長繼位,後來稱魏安釐王。封他於信陵,稱信陵君。

看過《大秦帝國》的朋友多少了解,魏國從第3任君主魏惠王起,國運就已衰落。(看過《史記》、《戰國策》的朋友就更不必說了)

細數下當時魏國的政治環境

缺乏良好的將相培養體制,像秦國、趙國那樣培養本土人才,如秦國出白起、司馬錯、樗裏疾,趙國出廉頗、李牧、趙奢;沒有秦國、燕國那樣出色的人才吸引力,秦國就不用說了,燕國吸引了蘇秦、蘇代、樂毅,而樂毅還和商鞅、張儀一樣是魏國人;除了國內,魏國(韓國也一樣)處於中原,四戰之地,拋開齊、趙、楚的威脅,“一超多強”格局中的“一超”就在家門口,強秦弱魏比鄰而居,魏國的格局可以說危如累卵。

那時一些有權勢的人,開始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吸引人才,爲自己(和國家)服務,是爲“養士”。

一方面,將吸引人才、讓人才獻計這樣的操作政策化,牽扯到多方利益,無法快速建立,靠有權勢的人小範圍運作,也是對國家人才戰略不足的補償;

另一方面,這些人才既可以在仕途上助自己一臂之力,還可以幫自己爲國家謀劃,若立了大功,對自己的仕途也大有裨益,“助己”與“爲國”形成良性循環。門客的前途當然也光明起來。

當然,這些養士的目標,很多從“功名利益”出發,很符合我們現在一些人的揣摩(就是不瞭解這“一些”是多是少);

不過我還是願意用一點理想主義、浪漫主義的色彩,去看待當時的人。

對於養士之人,一方面,可能是不忍賢才外流、國家損失;另一方面,也是爲了助有德有才之人脫穎而出,實現君子大義。而對於被養之士,一身本領得人知遇,報知遇之恩而得一生英名,也是後世一段佳話。

二、事蹟

1、強大的私人情報網

構成信陵君的情報網的人員,也許質量和數量都優於其王兄的吧。

《史記·魏公子列傳》裏,第一個具體事例就是關於他的情報網:

一次,魏王和信陵君兩兄弟下棋,邊境報警,趙國有動靜。魏王驚恐,信陵君說,趙王出來打獵而已;過會,又傳來邊境信息:真的只是趙王打獵。魏王問信陵君怎麼了解,信陵君說,自己門客裏有線人可以打探到趙王的動向,如果真的是出兵,他(們)一定會提前通知自己。既然沒消息,那一定只是發生了尋常事。這輪秀操作之後,魏王從此害怕信陵君的“賢能”,不敢給他太大的權力。

2、禮賢下士事例2則

(1)早期在魏國,國都大梁東門的看門人侯嬴家裏窮,信陵君聽說了,就去拜見他,要送他許多錢財,沒想他說,自己一輩子潔身自好,不能因爲窮就收這份禮。

信陵君聽了心生敬佩,於是設宴款待他,還親自趕車帶他赴宴。赴宴途中,侯嬴並沒有因爲公子親自爲自己趕車而謙恭禮讓,魏公子反倒神色溫和。

侯嬴進一步說自己要去集市裏見朋友,屠戶朱亥,信陵君就載他去,到那裏,他自顧自和朱亥聊天,邊聊邊觀察信陵君的臉色,發現他神色如常;

過後,信陵君繼續載他赴宴。大街衆人看到公子驅車,看門人坐車,都說公子禮賢下士,這個看門人不知好歹。

下車時,侯嬴說,自己今天做的過分的事夠多了,但他希望成就信陵君的名聲,在大街上,信陵君對自己禮數越周到,衆人越會認爲其實自己是小人,而魏公子大度,能禮賢下士。

侯嬴還向信陵君舉薦朱亥,說他有能力,信陵君多次派人去請他,但他一概不理。

(2)信陵君早期在魏國的時候,就聽說在趙國有兩個有能力、但仕途不得意的人,毛公和薛公,和一幫賭徒混在一起。(那時候可沒有互聯網,混在賭徒、仕途暗淡的人也沒有自放光芒的條件,這情況下了解兩人是賢才,這情報網確實很強大~不僅指覆蓋面積,還有信息搜索、甄別、傳達的能力)

後來信陵君出兵救援趙國(見竊符救趙),過後留在趙國的時候,特地去拜見,一開始他們還躲着信陵君,後來信陵君去到他們藏身的地方纔得以相會。

雙方見面言談甚歡,但趙國平原君、也是信陵君的姐夫聽說這事,卻說信陵君和賭徒混在一起,看來是徒有虛名。

信陵君他姐姐轉達丈夫平原君的話,信陵君反過來斥責,這兩人是有能力的賢才,自己還擔心求之不得,平原君居然只看身份而鄙夷他們,說明平原君不是真心求賢的人。

經過此事,信陵君決定離開趙國,而信陵君的姐姐將話轉達給平原君後,平原君羞愧,趕緊向信陵君致歉,將他繼續留在趙國。

經歷此事,平原君的門客、和更多天下賢士,都歸附信陵君了。

前後兩事,涉及的4個人,侯嬴、朱亥、毛公、薛公在接下來的兩件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3、竊符救趙

信陵君人生兩大巔峯時刻,這是第一回。

(1)趙國危急

此前,秦國趙國在長平之戰中投入可以動員的幾乎全部兵力,對賭國運的一戰後,趙國全軍覆沒,這段故事大家應該耳熟能詳了吧;而後秦國乘勝追擊,分三路攻打趙國另兩處重鎮和首都邯鄲;國都這一路,更是由剛打贏長平之戰的戰神白起坐鎮。

攻下趙國,秦國入主中原,燕齊魏三國無險可守,韓國楚國滅亡也指日可待。

(2)秦國策略更迭的間隙,給了六國機會

秦相範睢嫉妒白起功勞,以不必再費兵力,現在就可議和、並向趙國要地、要賠款爲由,讓秦昭襄王召回白起,他好主事讓趙國割地的事宜,並立下功勞。

但在趙國割地之際,趙國相國虞卿堅決反對割地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畢竟這次割地,秦國暫停攻勢,但不等趙國恢復在這次傷害中損失的國力,得到土地的秦國國力更強,回頭又會撕毀盟約來攻打趙國。(基本和後世蘇洵的《六國論》觀點一致,感興趣可以瞭解下)

於是趙國分三路結盟,共同抗秦:虞卿東向齊國,平原君帶人南下楚國(毛遂自薦出自於此),同時託來趙聯絡合縱的魏國使者帶信回魏,請求支援。

看到趙國不肯給錢給地盤,秦國又再次出兵,這次,白起不幹了……先前秦王聽範睢議和,而不聽白起乘勝追擊的建議,錯失戰機,現在又來找他帶兵?!於是戰神託病不戰。

秦王勸戰多次,白起傲嬌如初,無可奈何,最後秦王賜死白起,派遣其它將領,聽聞白起自盡,山東六國壓力驟減,彈冠相慶。

(3)勸王無果,以死赴義

魏王和信陵君答應了姐夫出兵相救,老將軍晉鄙帶兵十萬前往邯鄲;行軍一半,秦王恐嚇信到了:五國誰敢救趙,秦國滅趙國之後下一個就滅了他!

魏王擔憂,趕緊派人叫住晉鄙,按兵不動。這下信陵君急了~

苦勸王兄無果後,信陵君只能按原則辦事——答應了救趙就去救吧,但此時能調動的只有自己的門客,湊齊一百多輛戰車後,就開赴趙國,基本是做好送死的覺悟了。

也許,那個時代確實有“不計後果,信義死節”的價值觀。

(4)侯嬴獻計,朱亥助力

信陵君出東門(邯鄲在大梁北,從東門出,應該是特地去拜別侯嬴),和侯嬴說明去意,侯嬴沒多說什麼,就拜別公子。信陵君一路上覺得不是滋味,自己當初厚待他,現在基本上是死別,他沒啥表示,於是驅車回去見侯嬴,說出心中不快,侯嬴表示就瞭解公子會回來找他。

侯嬴認爲,信陵君這次去,絕對是送死,也沒法立什麼功勞,幹嘛還需要門客?但爲了報當初公子的知遇之恩,他要爲公子獻計:

要勝秦軍,需要大軍在手;調動大軍,須有虎符;虎符在魏王臥室,而魏王寵姬如姬可以接近魏王,拿到虎符。另外,如姬有殺父之仇一直未報,公子幫她報仇,她要報恩,就會答應公子竊取虎符。信陵君照辦,果然取得虎符,趕往前線。

臨行之際,侯嬴再薦朱亥。兵書講,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萬一晉鄙真的不受調命,朱亥可以幫公子殺了晉鄙,穩定兵權。信陵君可憐老將軍晉鄙的性命,但還是下決心行事。

趕往前線,晉鄙果然疑心,朱亥袖子裏藏着一根四十斤的鐵錐,見晉鄙起疑,當即砸死他。

信陵君奪兵權,率軍出擊,與楚國春申君帶來的兵馬合兵趕赴邯鄲。

此時,正當平原君動員家丁妻妾,與平民百姓合力打退秦軍的一波進攻。趙魏楚三國合兵進攻,秦軍敗退,邯鄲之危解除。

(齊國沒有參與,齊秦相隔太遠,強秦的攻勢下,齊國一直偏安,之後也一樣;當然也有可能是記恨之前五國聯軍在樂毅的率領下,幾乎滅齊的恨吧)

備註1:戰國時魏國一斤約合現在31.5克,40斤是1.26公斤,大概一把鐵錘的重量,而且是錐子,尖端傷害加成,照這樣算,朱亥還並不是舉着20公斤啞鈴還能快速掄起來的怪獸。備註2:虎符放哪裏這麼機密的事情,侯嬴不瞭解是從哪裏得知的。感覺這個人不簡單,莫非他也有一張情報網,一直等時機貢獻情報,好成就事業?朱亥一出手,就完成刺客的工作,估計也不是普通的屠夫。《大秦帝國》裏開腦洞:這個人在第一部裏是白圭門下門客,幫助商鞅白雪很多事、還和墨家有牽連,商鞅白雪死後退場,第三部又出來協助信陵君。像小說裏杜撰的活那麼久,簡直和《三國演義》裏的廖化一樣成了人精,估計可能性不大。但侯嬴背後有墨家支持、朱亥也是墨家一員,此次邯鄲保衛戰藉由信陵君之力協助趙國,也不是不可能吧。

信陵君魏無忌是個怎樣的人?最接近“俠”的歷史人物 第2張

圖片摘自網絡,連環畫封面

4、躲避王兄、賢士勸歸

虎符被竊,王弟抗命,魏王震怒,甚至剝奪他的封地信陵。

信陵君只好讓手下帶大軍回國,自己留趙。期間還發生了前面提到的會見毛公、薛公一事。

剛打完勝仗的時候,趙國提出送五座城池答謝,信陵君一副當仁不讓的樣子,門客勸他低調些,打退秦軍是立了功,但對魏國卻有罪,失了臣子之義。以此爲前提的功勞還居功自傲不妥當,信陵君於是收起高傲的表現。

備註:史記裏記載是其中一個門客,戰國策裏這個功勞歸在了唐雎身上。對,就是初中課文《唐雎不辱使命》裏的唐雎。

後來魏王歸還信陵君的封地,希望他回魏國,但他始終不肯,而趁着信陵君不在魏國,秦國也派兵攻打魏國。

王兄急了,派更多人過去勸他,但信陵君乾脆說誰幫魏王說話就殺了誰。

這時,前面受信陵君禮遇的毛公、薛公前來進言:“你有今天,是靠魏國,在趙國受禮遇,也是因爲背後魏國的基礎;魏國一旦滅亡,你有什麼臉面活在世上?”

信陵君於是返回魏國。

5、回魏,合縱再破秦

一回魏國,魏王馬上任命他當上將軍;同時,信陵君派使者向各國求援。

其它國家(沒有齊國)因爲是信陵君率軍,紛紛派出人馬助陣,合縱攻秦;最終,信陵君率領五國的大軍擊敗來犯秦軍,打敗初出茅廬的蒙驁(蒙恬祖父),一路追擊到函谷關;戰敗的秦軍不敢出關。

合縱攻秦並取勝,是信陵君人生兩大巔峯時刻的第二回;竊符救趙只能說是信陵君禮賢下士(引來侯嬴獻計)、一言九鼎(說到做到,趕赴戰場),但還不是以主將身份率軍;而這一次是信陵君統領,主管五國兵馬作戰,是更爲奪目的軍事戰績。

經此勝利,各國門客向信陵君進獻兵法,信陵君以此編著稱《魏公子兵法》,後世《漢書》有收錄,但再後來又失傳了。

信陵君本希望乘勝追擊,秦國再敗,一超多強的格局有望逆轉。(至少信陵君是這樣希望的吧,但秦國底子在,各種軍工基礎、軍功制度、秦川巴蜀更是肥沃良田,人和、地利都決定其耕戰實力勝過六國,即使國力和其它國家回到一個起跑線,難保日後超車,再次領先)

6、抑鬱而終

但秦國不會讓信陵君得償所願的。

秦國打天下,除了自身實力強之外,還因爲對手的各種愚蠢,比如中離間計。

長平之戰,因秦國的離間計,廉頗被猜忌下放;後來王翦滅趙,秦國也先離間趙國君臣關係,讓李牧直接被殺了。

戰國四大名將,秦、趙各佔其二,但秦將大多數時候人盡其才,趙將卻抑鬱地離開前線:白起赴長平前,趙王中離間計,調走廉頗;王翦滅趙前,趙王中離間計,賜死李牧。四大名將間少了兩番精彩,也讓我們看到秦國陰謀陽謀並用的陰狠與強悍。

和廉頗李牧命運相似,信陵君與魏王的關係也被離間;何況魏王本來就忌憚信陵君的才能,離間他們確實太容易了。

秦國派人到魏國散佈信陵君欲稱王的消息,導致魏王召回信陵君,並派他人掌握兵權,而他人無力掌握這五國兵馬,合縱破函谷關的計劃流產。

回國後,信陵君瞭解仕途無望,乾脆放浪形骸,沉醉聲色歡娛,不再上朝。幾年後,不知是身體掏空還是魏王下毒,或者是抑鬱成疾心力交瘁,信陵君去世;同年,其兄魏王去世。

13年後,秦軍東出,歷時約十年,六國俱滅。

備註:小說《大秦帝國》裏,爲了秦國的形象,這段故事改爲魏國臣民本身希望扶信陵君上位,當然這一說法並沒有在史料裏看到,更大概率是《大秦帝國》作者孫皓暉根據自己更希望看到的、可以宣揚“強勢生存、正道成功”的理念構思出來的故事。不管歷史真相是史料記錄的那些,還是孫皓暉老師希望發生的那樣,信陵君的才幹和美譽度應該是真的,否則魏王的忌憚就成了空穴來風了。

三、個人解讀

以下爲個人評價,多是“成功處找優點,失敗處找缺點”的老路子,不一定客觀公正,僅爲一家之言。

對信陵君的評價,最突出的就是其人格魅力;可以說,他的政治、軍事成就,都是來源於門下賢才的輔助,而賢才願意輔助他,是源於其人格魅力。

1、高義

竊符救趙是信陵君最爲人知的功勳,此事可見其高義,有三:

(1)急人危難、一言九鼎

救趙國一事,平原君去信表示,願意向信陵君求助,是因爲他以前素有救人於危難的作風。當然,這件事裏,應該還有姐姐在趙國,同樣處於危難的因素影響。

而在魏王決定按兵不動之後,信陵君信守出手相助的承諾親赴戰場,即使去了也是送死。

備註:這一點屬於純動機的道德評價,考慮到“王莽謙恭未篡時”的可能,會不會正是他一直沒有謀朝篡位、哪怕立功揚名的機會,所以促成他一直追求高尚道德的行爲呢?純動機的事,可以去信仰,卻無法考究,這裏不做絕對判斷,我們來說說和覺悟有關的道德評價。

(2)堅毅果斷

虎符送達軍中,但晉鄙起疑,這時候最好的結果是什麼?

如果可以,能爭取晉鄙與自己合作,開赴前線殺敵當然好。晉鄙是百戰老將,經驗豐富,有他參與勝算更大;反而殺了他,除去竊符之罪,還多了擅殺大臣的罪名。

爭取到晉鄙是最好的結果,那這是最好的選擇嗎?

不是!戰機稍縱即逝,爭取晉鄙,往好了發展當然不錯,萬一事與願違?那就是拿戰爭的結果做賭注,賭在晉鄙的選擇上。

萬一晉鄙不肯合作,動員衛士逮捕信陵君呢?即使信陵君率領門客反抗,一番爭奪後再領軍,大軍見高層拔刀相向的爭鬥,士氣也跌落了。要是晉鄙來一着陰的,假裝合作,回頭綁了信陵君,再向國都求證,後果更不堪設想。

確保牢牢掌握軍權,而不是把主動權寄託在別人身上,去乞求事情往最好處發展,這是信陵君果斷的一面。

但信陵君愛才啊,晉鄙畢竟是老將,能收入麾下,是一大收穫,不得已而殺之,是一大損失;史記裏,信陵君在侯嬴那裏聽計,瞭解計劃裏可能會殺晉鄙,而且他抗命的可能性很大,殺他的可能性很大時痛哭流涕。殺的決心不容易下,但還是下了,舍小取大,忍痛抉擇,是爲堅毅。

(3)大義無私

竊符救趙這事情,也有爭議:違背國君命令、減損國家實力,去做救人危難的事情,聽上去好像道德高尚,但卻是違背對國家的“大義”,成全個人仗義出手的“小義”。

但站在更大的角度看這次戰爭,救趙,除了扶危救困,更因爲韓趙魏三晉在秦國東出門戶,失趙國,則秦國東出壓力大減,趙國和魏國乃至其它國家,是脣亡齒寒的關係。

看清全局,頂着背國君命令的罪名,去做於全局有利的事情,這纔是大義。

如果按質疑者的說法,基於個人情感或道德感的義氣,是微小的“義”;爲了原則與君臣禮法的忠心,是所謂的“大義”的話,那超越禮法原則,而基於智慧與格局的追求和決心,是更高層次的大義。

2、納賢

因爲信陵君的道義之名,很多賢才願意向他靠攏。但除了道義,信陵君能聚賢用賢,是因爲他有納賢的格局。

前面提毛公、薛公兩人的事蹟時,對比了平原君。你說平原君沒有求賢的心吧,我覺得不可能,如果你告訴他“做了XXXX事,你就能收穫YYY這個人才”,我估計他一定肯做,在《平原君虞卿列傳》裏,就有他的愛妾取笑一個跛腳門客,而門客氣憤離開,他爲了留住門客而殺了愛妾請罪的事例(這就殺人,古代女性真的被物化了,可憐~)。那平原君與信陵君對比,差了哪裏呢?

可以稱之爲視野、格局、看事情的角度,等等。同樣是兩個人才,信陵君不問出身、不看際遇,只要對方有能力,即可以人才看待,信陵君對人才有明確(心中堅信)而寬容(不拘一格)的定義,所以可以對很多人才施以禮遇;求賢一事,信陵君做到了“智圓行方”。

而平原君沒有明確的判斷標準、或者判斷的標準就是出身和世俗口碑,容易錯失人才。

納賢的結果,大家也看到了,在衆多謀士的建議下,他做了很多次正確的選擇,包括對外關係、包括領兵打仗。

其實信陵君軍政之纔有多高明,史書沒有明確記載,儘管他是打了勝仗,但他慷慨赴死的行爲,似乎又不夠理智,不是大將之風。個人認爲,信陵君的兩次勝仗,尤其第二次領五國大軍合縱攻秦,其門客功不可沒,很多戰術佈置、資源部署、利益分配,少不了智囊團的參與,就像竊符救趙時侯嬴的作用一樣。

但是,能聽取意見,尤其是各方意見相左(門下幾千人,這種情況太常見了)時,能做出正確選擇,這種決策能力也是收納賢人的基礎上,能人盡其才的重要因素吧。

3、無帝王之命

乍一聽,這句“無帝王之命”,好像前面得有一句“有帝王之才”似的。不是,我指的、信陵君沒有的“命”,既包括他不是儲君的無可奈何,也包括他身處的環境,也包括他的性格。

不是儲君、不成帝王,已被統治者掣肘,這個不用多說。更重要的是,不是君主,他做事就可以放得更開,可以放心地去承諾、放心地去仗義出手,而君王需要考慮更多,需要權衡,尤其需要確保自身,做不出別人有難,自己以命相救的事,我們可以說,信陵君任俠的性格,不符合爲君主,當然,又是否從沒被寄予君主的期望,反而讓他成長出這種性格呢?

趙國開國君主趙襄子也是庶出,但其父卻有意爭雄,教子的事蹟中,對各個孩子多有考驗和引導,最終也讓趙襄子脫穎而出,其父下定決心立賢不立長。

信陵君的父親顯然沒有這種打算,他自己更沒有這種打算。

信陵君讓我想起《冰與火之歌》中的北境公爵艾德·史塔克,他們都是非儲君出身,被培養、灌輸的觀念,都與榮譽、輔助、獻身有關,他們盡力的邊界,都被設置在君王的邊緣。於是,當自己被猜忌,而自己早已盡了大力時,便可以放心地對自己說“足夠了,我做的夠多了,君王如此,我又奈何?”,而不會去想“我還可以爲國家、爲天下做更多,我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掌握權力以完成抗秦大業。”當君王猜忌,竊符的希望都化爲泡影,信陵君便完成道義的任務,沒有動力去追求更多;當國王昏庸,自己的勸諫如清風過崗,北境公爵便退出權力的遊戲、潔身自好,沒有意願再去攪混水以期改變局勢。陳毅將軍有詩評信陵君:“惜無遠大圖,不能自爲計”,吳佩孚也認爲他“短氣”,深以爲然。他們的出身、他們的環境塑造了他們的性格,最終性格決定了抉擇,抉擇與局勢的互動,決定他們的命運。

人的命運,要看自己努力,更要看自己的資質,而追根溯源,更要看環境的賞賜,和歷史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