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王安石爲什麼要貶低儒家五經之一的《春秋》?

王安石爲什麼要貶低儒家五經之一的《春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王安石爲什麼要貶低儒家五經之一的《春秋》?這是很多讀者都特別想知道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一起看看吧。

《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它一事一記,互不連貫,最簡的記載僅一個字,反映了早期編年體體例的缺陷。《宋史•王安石傳》記載安石“黜《春秋》之書,不使列於學官,至戲目爲‘斷爛朝報’”。因此,史學史上向有王安石斥《春秋》爲斷爛朝報之說。

《宋史》的記載並非無中生有,南宋紹興進士周麟之在《春秋經解》跋中曾記道:“先君傳《春秋》於孫先生,嘗言王荊公初欲釋《春秋》以行於天下,而莘老之書已出,一見而忌之,自知不能復出其右,遂詆聖經而廢之,曰‘此斷爛朝報也’,不列於學官,不用於貢舉雲。”周麟之所說的孫先生即孫覺(1028—1090),高郵(今屬江蘇)人,字莘老。

王安石爲什麼要貶低儒家五經之一的《春秋》?

早年與王安石友善,後因反對青苗法被黜。他少學於經學家胡瑗,爲胡瑗千餘弟子中的佼佼者,著有《春秋經解》。周麟之認爲,王安石是妒忌孫覺的書早出,自覺無法超過他,所以才詆譭《春秋》,並利用手中的權力,使之不能列於學官。後世認爲王安石廢經斥《春秋》的議論,皆本於此。

但是,周麟之的說法有許多不合情理之處:首先,王安石若妒忌孫覺,詆譭他所作的《春秋經解》就足夠了,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韙去詆譭士大夫奉爲經書的《春秋》呢?舍其易而爲其難,王安石怎麼會去做這種愚者不爲之事?其次,《春秋經解》是孫覺的晚年之作,孫比王安石小七八歲,去世又晚於王安石好幾年,王安石怎能看到他的晚年作品,又何從妒忌?其三,王、孫二人私交甚好,王安石行新政,將孫覺援以爲助;後雖因具體見解不合,但並未反目成仇,王安石謝政歸金陵,孫覺前去探望;王安石去世後,孫覺還親自作誄文祭奠他,這樣的交情,怎會有相忌相斥之事?

清朝蔡上翔《王荊公年譜考略》認爲:王安石“甚尊信《春秋》,而亦不盡廢《傳》”。《臨川文集》中多處把《春秋》與《詩》《書》並提,並常引述《春秋》大義,安石本人還著有《春秋左氐解》,怎麼會貶斥《春秋》呢?至於《春秋》不列於學官,一方面是由於王安石認爲:“《春秋三傳》既不足信,故於諸經尤爲難。”(《答韓求仁書》)這一原因,連王安石的政敵楊時也是承認的,他在《春秋經解》序中說:“熙寧之初,崇儒尊經,訓迪多士,以謂三經異同,無所考證,於六經尤爲難知,故《春秋》不列於學官,非廢而不用也。”

正因如此,王安石平日遇到有人向他請教學問,都很樂意回答,唯獨問及《春秋》與《易》不答,他認爲此二經微言大義,奧衍難解,一旦領會錯了,必當謬以千里,因而不敢臆說,這正是王安石治學謹嚴之處。另一方面,王安石認爲:“三經所以造士,《舂秋》非所以造士之書也。學者求經,當自近者始,學得《詩》,然後學《書》,然後學《禮》,三者備,《春秋》其通也。”(陸佃《答崔子方書》)既然《春秋》不是學者學經的入門之書,不列於學官也是合情會理的。

王安石爲什麼要貶低儒家五經之一的《春秋》? 第2張

那麼,“斷爛朝報”之說到底有沒有呢?有的,但那是有特定含義的。王安石的學生陸佃、龔原都鑽研《春秋》,前者著《春秋後傳》,後者有《春秋解》,遇到疑難之處講不通,他們就自以爲是闕文。王安石不同意他們的做法,曾笑着說:“闕文若如此之多,則《春秋》乃斷爛朝報矣。”意思是批評他們不去刻苦鑽研經文的正確涵義,卻隨意用闕文來自欺欺人。

這話實是尊經而不是詆經,是褒獎而決非貶斥。宋人林希逸說:“今人皆以‘斷爛朝報’爲荊公罪,冤矣。”(《慮齋續集•學記》)尹焊也嘆曰:“介甫未嘗廢《春秋》,廢《春秋》以爲斷爛朝報,皆後來無忌憚者託介甫之言也。”(同上書引)王應麟、朱彝尊、全祖望等學術大家也都曾有考證,爲王安石此“罪”鳴冤叫屈。然而,現代不少學者卻仍沿襲舊說,在文章、課堂上一再介紹這一說法。看來,王安石究竟有無貶《春秋》,還有待於進一步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