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揭祕:兩漢時期的貨幣長什麼樣?

揭祕:兩漢時期的貨幣長什麼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揭祕:兩漢時期的貨幣長什麼樣?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漢朝四百多年裏,貨幣的情況有許多變化。

揭祕:兩漢時期的貨幣長什麼樣?

貨幣作爲一般的商品等價物,其出現時商品經濟充分發展之後的結果。在中國古代,雖然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商業,有了很大範圍之內的商品交換。但是貨幣的出現卻是很晚的事情。在夏商時期的墓葬中,我們看到當時人們進行商品交換的時候,是以貝來作爲一般等價物而使用的。這一點在文獻的記載之中也得到了證實。貝被穿起來,以朋爲單位。在今天我們的漢字中,很多與錢有關的字,都帶一個貝字旁,比如貸、貨等等。

根據文獻的記載,最早的貨幣是在春秋時期周景王所鑄造的大錢。但詳細情況如何,我們今天並沒有實物可以考證。到了戰國時期,商品交換更爲頻繁,於是各國都出現了貨幣。大體上說,在今天齊國一帶流行刀幣,在燕趙一帶流行布幣,在楚國通行的是“蟻鼻錢”,而在秦國通行的就是後來人們稱之爲“孔方兄”的園錢。秦國吞併東方六國,秦王政變成了秦始皇,秦國的園錢也就成了秦朝通行的貨幣。這是的貨幣以銅製成,作爲金屬貨幣其幣值由輕重所決定,秦代的園錢重半兩。但是,這種半兩錢幣值過重,其實並不利於商品流通,百姓使用並不方便。這就比如,你買個土豆給人家百元大鈔,賣菜的可能會找不開錢。

西漢初年,中央政府並沒有統一鑄幣權。可以說,天下誰有銅,誰就鑄造銅錢。比如漢文帝聽說自己的寵臣鄧通面相是餓死之相,漢文帝就封了一座銅山給鄧通,讓他自己鑄錢。吳王劉濞也充分利用自己境內的銅礦來鑄造貨幣。當然,大家知道發行貨幣是一件非常划算的買賣,鄧通、劉濞等人也因此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揭祕:兩漢時期的貨幣長什麼樣? 第2張

到了漢武帝的時期,中央集權被空前加強了,鑄幣權自然也要被收歸中央。漢武帝即位之初,政府發行三株錢。但是這種錢卻存在着幣值過輕的問題,百姓們使用起來也不方便。這就好比,你還去買土豆,卻給人家賣菜的一堆一分的紙幣,這對於買賣的雙方都是不便的。加上這種錢被盜鑄的也比較多,後來漢武帝廢止了三株錢的流通。到了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武帝初令郡國鑄五銖錢。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下令改由上林三官(鍾官、辨銅、均輸)鑄造五銖錢,故亦稱“上林三官錢”。至此,西漢的幣制大體穩定下來。而且鑄造精良,不易仿製,成爲了當時主要的流通貨幣。此後一直到隋朝,幾百年間中國貨幣的主流始終都是五銖錢。五銖錢輕重得當,

唐朝初年,隋朝的五銖錢,甚至前朝的錢幣都在流通,幣制混亂,並不利於經濟發展。後來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唐朝政府開始鑄造開元通寶,規定十個銅錢重一兩,因而一個銅錢的重量也被稱爲一錢。一直到清朝,中國銅錢的主要形式都是這種十個重一兩的銅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