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清朝貨幣介紹 清朝時期的貨幣的種類及面值

清朝貨幣介紹 清朝時期的貨幣的種類及面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的貨幣銀子下面是銀元,銀元一看面值,二看成色。相當於現在的百元鈔票。銀元下面銅板,銅板上印的一般都是“元寶”或“重寶”,這種相當於現在幾十元錢幣。鋼板下面是銅錢,就是“孔方兄”。外圓內方。這種相當於現在的硬幣。從蒐藏價值上看,成色,面值、質地、發行數量、現有數量都是價值的直接決定者。從當時使用的價值上看,不同時代不完全一樣。早期康乾盛世時國家有錢,就不值錢,後來多次賠款,國家沒錢,就值錢。

  清朝貨幣-清代制錢

清代通寶錢幣

後金在進關前就開始在關外鑄造貨幣,努爾哈赤天命年間,鑄造了滿文的天命汗錢和漢文的天命通寶。皇太極時又鑄造了滿文大錢天聰漢之錢。

順治年間開始鑄造順治通寶,共分5種樣式,一式爲順治元年鑄造的,是一種仿古式的貨幣,正面鑄有順治通寶,背面是光背的。不久就又鑄了2式貨幣,正面還是順治通寶,反面是鑄錢的漢字局名,如工,戶,東,福等。三式是順治10年鑄造的,是一釐錢,反面鑄有一釐和錢局名。一千文合銀一兩。四式貨幣是在順治17年鑄造的,反面有滿文寶字和滿文局名,五式也是這一年造的,錢背面有滿漢文的錢局名。

清朝貨幣介紹 清朝時期的貨幣的種類及面值

康熙年間平定三藩之亂,而吳三桂等人在叛亂時期也大量鑄造過貨幣,吳三桂鑄造了利用通寶,有光背,背面有云字,貴字,一釐,二釐,五釐,一分等。其子吳世潘洪化年間又鑄造了洪化通寶。福建的耿精忠則鑄造了裕民通寶,分一分,一錢,浙一錢三種。

康熙朝自鑄的貨幣有兩種,與順治錢的第四式和第五式相同。

雍正年間後,清帝鑄錢就只按順治5式,即錢背面標滿漢文局名而鑄造,此後又鑄造了乾隆通寶,嘉慶通寶,道光通寶。

咸豐年間,正值太平天國起義,清政府因財政緊張而開鑄大錢,人爲的搞通貨膨脹。分爲3類,一是通寶,是小平的銅鐵鉛錢。一爲重寶,爲當四至當五十的大錢。還有一種是元寶,爲當百及當千的大錢,這些貨幣各地都有鑄造。

清代貨幣比較珍貴的當屬慈禧時期鑄造的祺祥通寶和重寶,這種錢本準備在咸豐皇帝死後用的新年號錢,由於慈禧發動政變,改年號爲同治,這種錢沒有鑄多少就停鑄了,因而較少,祺祥年號只用了69天。

同治年間只鑄造了通寶小錢和重寶當十錢。

光緒初年,只鑄通寶小錢和重寶當十錢,後慈禧下令從國外進口造幣機器,用機器鑄造制錢。

宣統年間只鑄造了宣統通寶,有兩種,一種較大,一種較小。

清代鑄幣分兩大類,一類是中央造幣廠鑄造的,令一類是地方造幣廠鑄造的。

太平天國時期,也曾鑄造過貨幣,就是太平天國錢,但是國字從口從王而不從玉,成爲太平天國貨幣的一大特色。此外太平軍還鑄造過一種中國最大的貨幣大花錢,數紀念幣性質。與太平天國同時在上海的劉麗川領導了小刀會起義,鑄造了太平通寶,錢背面有星月紋。以表示“明”,寓意反清復明。1865年,廣州的天地會進軍廣西建立了大成國。在李文茂的領導下,鑄造了平靖勝寶,李氏自稱平靖王。

  清朝貨幣-清代銀兩

清代銀元

清代的銀兩可以分爲兩大類,一類是道光年以前的,一類是道光年間以後的。

清代銀兩有多種形狀。直隸銀兩形狀多爲船型,主要分爲兩大類,一爲重50兩,另外一種重10兩。

清朝貨幣介紹 清朝時期的貨幣的種類及面值 第2張

山西銀兩以重50兩的大銀錠爲多。另一種爲小元寶,束腰形。

陝西的銀兩多爲橢圓形,分爲2種,一種重10兩,一重4兩左右。

江南的銀兩除重50兩的船型元寶外,另一種重5兩左右,形如豬腰子的腰錠。

甘肅銀兩有三種,一種爲重50兩的方錠,形如正方形的磚塊,多爲民國年間鑄造。一種爲4兩重的圓錠,最後一種爲重2兩左右的葫蘆狀的銀兩。

四川主要鑄造10兩左右的圓錠。

雲南銀兩,前期是方錠,後期狀如馬鞍或牌坊,重量分10兩,5兩,2兩半左右三等。

貴州銀以茶花銀錠最有特色,一般重10兩左右,另有重5兩,10兩的圓錠。

湖北除有重50兩和20兩重的船型銀錠外,還有重5兩,10兩的圓錠。

湖南銀兩錠近於長方,略束腰,一般重10兩左右,,另外還有一種重50兩的龜寶,因錠面兩耳特低,形如烏龜,故名。

江西銀兩以50兩重的方寶最多,另外還有10兩左右的圓錠。又有5兩重的方錠。

安徽有50兩的船錠,和10兩重的方錠。

江蘇銀兩分重50兩的船型元寶和5兩左右的圓錠。

浙江以重5兩左右的圓錠爲多。

福建除有50兩的船型元寶外,多爲重10兩左右的圓錠,也叫饅頭錠。

清朝貨幣介紹 清朝時期的貨幣的種類及面值 第3張

廣西和廣東則以重10兩左右的形如砝碼的銀錠爲多。

東北地區多爲重50兩的船型元寶,因形制特別,錠面兩耳特長,故俗稱大翅寶。

新疆通行重50兩的船型和方形元寶。

一直到1932年國民政府宣佈廢兩改元后,中國的銀兩才退出了流通領域。

  清朝貨幣-早期銀元

清代早期銀元

中國最早的銀元是仿鑄的外國銀元,如西班牙銀圓和墨西哥銀圓。

咸豐年間時,上海的一些銀號也鑄造了一些類似銀元的銀餅。

福建漳州鑄造的漳州軍餉,是清政府爲了支付當地駐軍的軍餉而用土法鑄造的銀元。

現在這種銀元一般分爲3類,一是面文爲漳州軍餉,第二種是上面的戳印特別多,三是上面的文字爲謹慎或謹性。

臺灣,道光咸豐年間,由於農民起義,鑄造了三種軍餉,壽星,花籃,劍枰,重7錢2分,上有庫府2字。這是臺

最早的花籃銀元,稱爲如意銀元。

  清朝貨幣-清代紙幣

清代紙幣

清代有三個時期發行紙幣。一是清初順治年間發行的順治鈔貫,二是咸豐年間發行的紙幣,分政府發行的大清寶鈔,戶部官票和地方金融機構發行的紙幣。三是光緒年間,清地方金融機構---官銀錢號,發行紙幣。

順治8年,由於政府軍用孔急而發行了順治鈔貫,10年後就收回廢除了。

咸豐朝的紙幣分2種,一種是戶部官票,又叫銀票,從1兩到50兩,另一種叫大清寶鈔,又叫錢票,面額從250文到50千文,十萬文不等。

光緒年間,各省大設官銀錢號。開設官銀錢號的目的爲通圜法,裕財政。由於官銀錢號紙幣多和當地硬幣掛鉤,因而紙幣種類和麪額極爲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