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南宋經濟水平達到當時世界第一 南宋軍事能力爲何誰都打不過

南宋經濟水平達到當時世界第一 南宋軍事能力爲何誰都打不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南宋軍事的故事,歡迎關注哦。南宋經濟實力很強大,軍事能力爲什麼這麼弱?

歷史上南宋的經濟水平,在當時可以說是世界第一,無論是農業還是手工業都十分發達,甚至還對外輸出產品,與周邊各國進行貿易,南宋的有錢人家非常多,那麼爲什麼南宋的軍事能力卻誰也打不過呢?個人認爲有以下幾點,首先是大軍制度的問題,宋代的大軍分爲廂軍與禁軍,五代十國時,中原大地戰火紛飛,各國之間經常發生戰事,幾乎每個成年男子都會走上戰場,一開始大軍戰鬥力還可以,等時間長了以後,很多兵步入老年,並且當時有個條例,每個當兵的人,臉上都要刺字,防止有人趁亂逃跑,宋代著名大將狄青,臉上就是刺青,經常因此被朝中文臣輕視。

南宋經濟水平達到當時世界第一 南宋軍事能力爲何誰都打不過

面對這種情況,趙匡胤便在軍中挑選青壯兵力,這些人另外編隊,禁軍就是這麼來的,被挑選剩下的就是廂軍,地方政府有什麼需要乾的苦力,基本上全是廂軍代勞。其實照現代人看來,趙匡胤登基之後就應該裁軍,畢竟要保持一支部隊的戰鬥力,把老弱病殘放回鄉里,在自己的家鄉發展生產,可是北宋、南宋都沒有做到,因爲外部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敵人遼國,燕雲十六州還捏在遼人的手中。北宋建立後定都開封,前方是一片大平原,根本沒有要塞把守,南宋後朝廷遷到了長江一男,但北方的國土全部被遼人佔領,所以廂軍、禁軍萬萬不可以裁掉,因爲開國的局勢就是如此,導致北宋既不能裁員,又不能貿然對遼國金國開戰。

一旦開戰的話,就只能勝不可以敗,宋代一旦失敗只能推到黃河邊上,國家有可能就保不住,在這種情形之下,宋代只能養兵,卻不可以打仗,而養兵耗費的成本又很高,兵卻是越養越多。水滸傳中說林沖是八十萬禁軍總教頭,其實北宋起初起初只有二十餘萬,直到宋仁宗時期,才達到了一百二十萬。然而兵力多了卻不是好事,既然不能去外面作戰,那麼就容易被有心之心利用發生內亂,國家的待遇不好,將士們很容易被煽動叛亂,所以朝廷既要養文官,還要養武將以及一大幫將士,衆所周知,宋代是個善待文人的朝代,更有與士大夫共天下的美談,所以文官的待遇逐漸提高,國家的負擔一年要重過一年。當然了其實宋代也有機會可以解決,只要有大將可以收復燕雲十六州,那麼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可宋代又不給武將支持,還擔心武將學習以前的趙匡胤,再搞出一套陳橋兵變,所以狄青的下場並不好,岳飛更是被冤死,南宋經濟再怎麼好,也無法保衛國家安全。

南宋經濟水平達到當時世界第一 南宋軍事能力爲何誰都打不過 第2張

其次南宋軍事力量存在明顯的缺陷,這裏所指的缺陷,是某種戰爭資源的缺失,例如刀具、馬匹,還有一些技術條件等,這類缺陷在平時看不出來,但到了戰爭時期,就變得尤爲明顯。有人可能會發出疑惑,說金人的兵力那麼強,爲什麼一直無法渡過長江,把弱小的南宋消滅,事實上不光是金人大軍是如此,連蒙古大軍也一樣,由於很長一段時間內,這兩個國家的水軍始終無法成型,面對地處長江流域的南宋總是一籌莫展,也不是沒有人想到迂迴戰術,既然直走走不通,那麼繞總算是可以了,金人與蒙古人都想過用繞來解決這個問題,可是有很多外部因素,導致兩朝每次行動都失敗了。

金人蒙古人由於沒水軍以及技術,無法攻破南宋代廷,而南宋也因爲缺失馬匹的原因,無法北定中原,馬匹的缺少,直接導致南宋大軍後勤出現問題,一直以來打仗不光講究正面,還要看誰的後勤給力,後勤不給力就無法打持久戰,南宋所佔領的地方,根本不符合養馬,就算可以養的話,也是比較矮小的馬,於是便有了以茶、鹽貿易的方式,與外族來交換馬匹。但南宋的騎兵水平一直很低,戰馬少,那麼人才儲備也很少,戰鬥力可想一般。南宋的經濟實力確實很強大,與之相反的是,軍事能力也確實比不上週邊國家,後世有許多人認爲南宋其實沒那麼差,可確實有客觀劣勢所在,最大的劣勢就是沒戰馬,不過也不能用一句沒產馬的地方輕鬆揭過,宋代不光是沒地方產馬,它的一些規章制度也有問題,其實宋代也有產馬的地方,例如說靈州,但最終還是落入敵人的手中。

南宋經濟水平達到當時世界第一 南宋軍事能力爲何誰都打不過 第3張

總的來說,南宋是個不注重武將的王朝,武將在朝中沒話語權,還要被文官所排擠,文人們搞內鬥,有些諷刺的是,蒙古這個北方國家,原本水戰極其不擅長,可南宋水師卻敗給了蒙古大軍,所以並不全是客觀因素,南宋大軍本身就有問題,它的國家體制限制了戰爭潛力,也限制了大軍的戰鬥力,再加上內部高層爭鬥不斷,皇帝還會派一些外行人去指揮作戰,有經濟實力的時候,尚且不能保證後傾供給,於是各種原因夾雜在一起,就造成了南宋對外羸弱的局面。南宋會變成誰也打不贏得樣子,原因在於它的內部制度,無法做到賞罰分明,辛棄疾就是個好例子,他雖出生在金國,卻始終認爲自己是個宋代人,所以在二十多歲的時候組織義軍反抗金國統治,留下赫赫戰績。

南宋經濟水平達到當時世界第一 南宋軍事能力爲何誰都打不過 第4張

但辛棄疾的下場卻不好,爲南宋立功之後,朝廷卻始終懷疑他這個歸化人的立場,生怕他是金國的間諜,所以辛棄疾在朝中受到排擠,此後一生也沒怎麼被重用,死前還在喊殺賊,但朝廷卻聽不到他的吶喊,雖說蒙古人文明比不過漢人,但他們用人不疑,無論是主動投靠還是被動投靠的人,都盡心盡力爲他們賣命做事,這就是關鍵所在。南宋的後勤業很有問題,要麼是官員自己辦事不利,要麼是政敵之間互相使絆子,大敵當前還在內戰,大軍行軍與後勤無法同步。最後就是大軍之間互相拖後腿,還有朝堂的高官們互相算計,大軍的待遇有多差?就連將士們穿的盔甲,都是趙匡胤那個時候的,可見在大軍投入並不多,南宋的黑點實在太多,與其說興衰成敗,不如說一開始就埋下了禍根。

南宋經濟水平達到當時世界第一 南宋軍事能力爲何誰都打不過 第5張

都說北宋多名相,南宋則多名將,我們課本上所學到著名文學家,大多是出生在北宋,例如說范仲淹、王安石等人,而南宋的名將貶低,像我們很熟悉的岳飛、虞允文等人,還有楊家將、呼家將這些家喻戶曉得將門,有那麼多軍事能人,南宋還打不過金國蒙古?就是因爲北宋立國的時候,防止後續有武將篡權,因爲整個五代十國,基本上是武將的舞臺,只要自己手上有兵,那麼就可以不聽從天子號令,甚至還能造反當皇帝,趙匡胤就是這樣坐上皇位的,這條路走通以後,趙匡胤也怕有人這麼幹,於是整個宋代,朝廷對武將是各種壓制,只要武將有一點軍功,就有一大幫文臣跳出來提醒皇帝,要小心提防武將們,狄青對大宋忠心耿耿,可卻得不到信任,最後鬱鬱而終。到了南宋時期,自己人還在內戰,所以國家亡了也不是那麼難以理解,軍事能力不弱又能怎麼樣,朝廷領導層太差,蒙古人又史無前例的強大,亡國成了既定事實。

參考資料

王曾瑜——《宋代軍制初探》

蔡東藩——《宋史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