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探索封建時代的后妃制度的起源,秦朝是如何管理后妃的?

探索封建時代的后妃制度的起源,秦朝是如何管理后妃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了規範封建社會皇帝配偶的地位,各朝各代都設立了后妃制度。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愛情故事從來都不缺聽衆,深宮六院裏的傳說向來也不差說者。帝王與后妃的恩愛糾葛那更是至今都能吸引人們的視線。但你可知,伴隨封建社會的出現和鞏固,帝王與后妃的故事早就被制度約束,少了許多郎情妾意?

探索封建時代的后妃制度的起源,秦朝是如何管理后妃的?

一、 封建時代之前的后妃制度

雖說直到秦王嬴政統一了六國,“皇帝”才登上歷史舞臺。但早在我們尚且無法斷定的時代,君主就已經帶領華夏先民開始了同自然的艱苦抗爭。也正是在這時,他們的伴侶“后妃”在歷史中留下了足跡。

傳說在五帝時代,古人就已經形成了一套后妃制度。《史記》記載,黃帝娶了西陵之女嫘祖爲“正妃”,二人孕育二子。《太平御覽》則記載,黃帝共有四妃,“元妃”爲嫘祖,“次妃”分別爲方雷氏、彤魚氏和嫫母。

東漢經學大師鄭玄通過考察整理,得出堯和黃帝一樣有一正妃加三次妃的結論。而舜不告而取,只有三妃。後來夏人或許正是在舜三妃的基礎上再加九妃,形成了十二妃制度。

滅夏之後,商人在十二妃之上再加二十七妃,形成三十九妃制度。武王伐紂之後,周人在三十九妃之上再加八十一妃,另加一位正妃,形成一百二十一人的后妃規模。

相比於傳說時的三妃、四妃,即便正妃獨有頭銜,其餘的一百二十人也不是一個小規模。於是周人想出了一套較爲詳細的后妃制度:《禮記·曲禮》載“天子有後,有夫人,有世婦,有嬪,有妻,有妾”。

探索封建時代的后妃制度的起源,秦朝是如何管理后妃的? 第2張

《禮記》和《周禮》之中還有其他相關記載。諸如“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夫人、嬪、世婦等有何職責,以及需要遵守哪些規定。所以見於先秦已有對后妃的記載,尤其是周代對天子后妃已有種種規定,學界普遍認爲封建時代的后妃制度起源於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借鑑了周代制度。

二、 秦代對后妃的管理

前人已經留下了制度,開創了新紀元的秦始皇又會對宮中美人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呢?他採取的措施其實也不過是對先前秦國的后妃制度進行小幅度改動。

《七國考·秦職官》記載,秦國自秦惠王時期就形成了一套后妃制度。後宮在王后之下分別有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和少使。待秦始皇稱帝,大秦的后妃制度只是將“王后”自然更改爲“皇后”,尊帝母爲“皇太后”、祖母爲“太皇太后”,其餘皆不變。

探索封建時代的后妃制度的起源,秦朝是如何管理后妃的? 第3張

因爲大秦國祚僅有十五年。在國家統一這件大事面前后妃又不過是點綴盛世的繁花。所以秦代后妃制度的更多細節,以及一些作用我們也不得而知。但毫無疑問的是,統一了東方六國的秦始皇將六國宮中的女子大量納入自己的後宮。他的後宮中除了皇后只有一位,其餘的夫人、美人等皆有一大堆。

三、 漢代對后妃的規範

到了漢代,“漢承秦制”同樣出現在後妃制度方面。且因爲國力的有限和思想的寬鬆,漢初不僅后妃不多,制度也並不嚴格。直到漢武帝時期,漢代的后妃制度纔有了爲後世做模板的模樣。

在以往的后妃制度基礎上,漢武帝新增了婕妤、姪娥、傛華和充依四級稱號。別看武帝只是增加了四級。再結合原有的八級,武帝將自己的後宮擴充到了千人以上。且伴隨後妃制度的發展,服務於后妃的宦官也被納入制度化管理之中,即宮官制度建立。

探索封建時代的后妃制度的起源,秦朝是如何管理后妃的? 第4張

漢元帝時,后妃制度又增加“昭儀”一級。於是在皇后之下,後宮中有了十四級位份:昭儀、婕妤、姪娥、傛華、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長使、少使、五官、順常和無涓(或爲共和、娛靈、保林、良使)。直至王莽篡漢,西漢後宮的規模都是有增無減。

其實按道理,西漢的後宮制度逐步完善,后妃們受到的約束也應該越強,宮官制度也應該更全面。后妃們作爲皇室的“生育工具”的身份和宦官們作爲后妃服務者的身份也應該更僵化。但現實是,在越來越完善的后妃宮官制度之下,西漢的外戚和宦官干政反而越來越嚴重。

而自從秦漢開了廣納后妃和建立后妃制度的頭,後世封建帝王十有八九都學得有模有樣。后妃宮官制度帶來的弊病,譬如壓低女性社會地位,增大後宮開支,催生外戚干政等也在後世頻繁上演。縱使宮闈中傳出過催人淚下的《長恨歌》,后妃制度的殘酷與落後也早已扼殺了無數愛情,乃至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