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白登之圍會發生是因爲韓信沒有跟隨劉邦出戰嗎?

白登之圍會發生是因爲韓信沒有跟隨劉邦出戰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稱爲白登之圍事件。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前201年,匈奴進攻漢朝馬邑,韓王信直接投降了匈奴,韓王信和匈奴合兵攻到了晉陽城下。劉邦得知消息,親率三十二萬大軍,前去迎敵。劉邦是真的想掃平匈奴,去掉這個心腹大患,但總是事與願違。

史料記載:

“高帝自將兵往擊之。會冬大寒雨雪,卒之墮指者十二三,於是冒頓詳敗走,誘漢兵。”

起初,漢軍連戰連捷,就連劉邦本人就有了輕敵之意,索性派兵快速突進。匈奴冒頓單于並非等閒之輩,他先用老弱殘兵,麻痹漢軍,接着將劉邦的軍隊引入了包圍圈。漢軍兵力不少,但大多數步兵,機動能力較弱,而匈奴幾乎全是騎兵,兵力也有四十萬之衆。

在行軍的過程中,漢軍遇到了暴風雪,氣溫驟降,很多士兵的手指都被凍掉了,嚴重影響作戰能力。劉邦到了平城,匈奴伏兵四起,這回劉邦才意識到壞了,上當了。劉邦輕敵冒進,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是裏無糧草、外無救兵,足足被圍困了七天。

白登之圍會發生是因爲韓信沒有跟隨劉邦出戰嗎?

好在陳平在劉邦身邊,爲其想出一個辦法,派人重金賄賂冒頓單于的妃嬪閼氏。閼氏收到好處,這才幫漢朝在單于面前說了幾句好話,讓冒頓單于放棄了圍剿的計劃。見匈奴稍有撤軍,劉邦率衆這才突圍出去,撿了一條命。

在把劉邦被困在白登山之時,韓信還活着,並沒有死,那麼如果韓信在軍中,能幫劉邦避免白登之圍嗎?

首先,匈奴的實力要強於漢朝!

就算真的韓信在劉邦軍中,很可能也無濟於事,想要戰勝匈奴,極其困難。

史料記載:

“然至冒頓而匈奴最彊大,盡服從北夷,而南與中國爲敵國,其世傳國官號乃可得而記雲。”

在楚漢爭霸之際,匈奴冒頓單于殺死了頭曼單于,奪取了政權。而且在冒頓單于的指揮下,匈奴軍隊擊敗了東胡、月氏、樓煩等部落,統一了匈奴各部,於是匈奴實力大增,到達鼎盛時期。

我們反觀漢朝,楚漢戰爭持續多年,劉邦接收的也是一個百廢待興的國度,國家沒錢、百姓貧困,按照國力,根本無法和匈奴抗衡。縱使韓信的統兵水準再高,可能也無法抵得過匈奴強悍的騎兵部隊。

從白登之圍後,劉邦就轉變了對匈奴的態度,既然打不過,那就選擇妥協,以和親、送禮等方式,維持和平。劉邦去世後之後,呂后、漢惠帝、漢文帝、漢景帝,一直以和親爲媒介,維護兩國的安定,不是說不想打,而是沒有實力打,所以只能選擇韜光養晦。

等到漢武帝即位,漢朝是的實力已經積累到頂點,府庫錢幣推擠如山,糧草甚至腐爛發黴,加上衛青、霍去病等幾位猛將,這纔敢於和匈奴一較高下。

由此可見,以韓信一人之力,無法解決兩國巨大的實力差距,況且讓韓信再上戰場,也是劉邦不會允許的。

更重要的是,劉邦根本不信任韓信!

白登之圍會發生是因爲韓信沒有跟隨劉邦出戰嗎? 第2張

劉邦和韓信的關係,就好比是貿易伙伴關係,劉邦讓韓信爲其攻城拔寨,而韓信通過劉邦這個平臺飛黃騰達。韓信對劉邦是有感激之情的,否則當初蒯通勸其三分天下,韓信就可能直接同意。然而韓信和劉邦的關係一直是不溫不火,甚至經常產生矛盾。

公元前202年,劉邦趁楚軍缺糧,和韓信、彭越,約定一起進攻項羽,而劉邦到了固陵,卻沒有看到韓信、彭越的援軍,劉邦反而被項羽殺得大敗。韓信、彭越表面上是歸附了劉邦,但同樣都各懷鬼胎,想把利益最大化。

史料記載:

“漢王之困固陵,用張良計,召齊王信,遂將兵會垓下。”

劉邦本來是很窩火的,竟然被韓信、彭越兩人耍了,但劉邦還是聽了張良的計策,封韓信爲齊王、彭越爲樑王,並賜予相應的地盤。韓信、彭越見到了好處,這才和劉邦兵合一處將打一家,在韓信的指揮下,纔將項羽圍到垓下,一舉擊敗了楚軍。

韓信有極高統兵才能,正是在韓信的幫助下,劉邦才能一統江山,但韓信經常搞一些小動作,讓劉邦不勝其煩。劉邦對韓信不僅不信任,還慢慢生出了殺心。

項羽死後,他手下將領鍾離昧投靠了韓信,而劉邦原本就非常痛恨鍾離昧,果然,不多時,有人就舉報韓信要謀反。謀反大罪在哪朝哪代基本都是死罪,只要沾上邊,就算不死也得脫層皮。

史料記載:

“高祖且至楚,信欲發兵反,自度無罪,欲謁上,恐見禽。”

雖然楚漢爭霸已經結束,韓信也是衣錦還鄉,但是其野心一直沒有泯滅。韓信一度想起兵造反,卻又畏懼劉邦的權威,反覆思量後,韓信決定用鍾離昧的人頭換取平安。韓信的不確定性,劉邦一直看在眼中,這次劉邦找不到實際證據,就饒了韓信一命,將其貶爲淮陰侯。

白登之圍會發生是因爲韓信沒有跟隨劉邦出戰嗎? 第3張

從頭到尾,在劉邦印象中,韓信早已經被貼上了不靠譜的標籤。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在劉邦看來,殺韓信也就是個時間問題,一旦找到把柄,即刻就會將其斬殺。

公元前197年,陳豨舉兵造反,韓信和陳豨約定裏應外合,顛覆漢朝政權,不巧的是走漏了風聲,被呂后得知了消息。蕭何和呂后共同謀劃,假意說陳豨已死,以祝賀爲理由邀請韓信參加宴會。

韓信就這麼着糊里糊塗被斬殺於長樂宮,當時劉邦率兵征討陳豨,並不在京城,等他回來之後,知道韓信已經被殺,幾乎是沒有什麼反應,只是問了一句:

“信死亦何言?”

僅此而已。

韓信和劉邦只是個互相利用的關係,根本談不上什麼兄弟情義。所以劉邦在率兵討伐匈奴之時,根本不可能讓韓信去統兵,他從裏到外壓根不信任韓信。

之所以在斬殺異姓王的戰爭中,劉邦總是御駕親征,就是因爲劉邦不信任所有人。而且韓信劣跡斑斑,早已經是黑名單的一員,無論如何,韓信都不可能再被重用。

其實,就算是劉邦有肚量,讓韓信在軍中,總指揮權還是在自己手中的,韓信也發揮不了作用。即使總指揮權在韓信手中,仍然是打不過匈奴,還是無法避免白登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