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唐高宗李治一點不儒弱,爲何歷史形象卻不好呢?

唐高宗李治一點不儒弱,爲何歷史形象卻不好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認爲唐高宗李治是個柔弱無能的皇帝。這種印象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第一是在唐太宗時期,因性格溫和最終被立爲儲君;第二則是他晚年疾病纏身,把大部分政務交給皇后武則天,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李世民和武則天都是歷史類文藝作品創作的熱點,李治在以這兩人爲主角的作品中總是淪爲背景板,久而久之,他難免會給人以軟弱無能的感覺。如果說李治成爲儲君的確有幸運因素,但他在繼位後的一系列政治博弈中取得最終勝利、並真正掌握最高權力的操作,則說明他不是大部分人想象中的那麼傻白甜。

相反,李治堪稱李世民合格的繼承者。

有着“千古一帝”之稱的李世民,其子女教育問題時常被人詬病。在他晚年,太子李承乾及多位親王都曾爲繼承皇位爭鬥不休,還有過謀劃政變甚至公開叛亂的嘗試。但如果我們仔細審視不難發現,李世民的子女教育不是太失敗,是太成功了——爲了防止玄武門之變在他身上重演,他培養出了好幾個有能力也有志向問鼎皇位的皇子。

遺憾的是,皇位始終只有一個。

最初,皇位毫無疑問是李承乾繼承。他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第一個兒子,既是長子又是嫡子,可謂名正言順,又深受李世民喜愛,8歲就被封爲太子。有着父母優良基因的他,在房玄齡、魏徴等名臣的教導下,早早顯示出政治家的天賦,李世民在考察他治國方略後也極爲滿意。

李承乾16歲時,唐高祖李淵病逝,李世民服喪期間,李承乾第一次監國理政,表現出色,“頗識大體”“頗能聽斷”。李世民顯然對兒子的表現非常滿意,等服喪期結束,“細務仍委太子”,仍然讓李承乾處理許多朝政,並在自己出巡時讓太子監國。

靠着“玄武門之變”殺兄弟逼父才得以上臺的李世民比誰都清楚,太出色的兒子會讓老父親提前交班。所以,隨着李承乾年歲漸長,李世民一方面很喜歡這個兒子,一方面又生怕他勢力太大會架空自己,於是開始對長孫皇后生的另一個兒子李泰大加恩寵。

李世民的子女教育非常成功,被史書譽爲“聰明絕倫”的李泰同樣是一個在各方面都表現出色的皇子。通過同時給李承乾和李泰極大恩寵,李世民一方面希望李承乾能順利接班,另一方面也希望李泰的存在能對李承乾構成制衡,防止“玄武門之變”重演。

當年,李淵在諸位皇子之間大玩權力平衡時,李世民選擇強行上位。現在,李承乾決定有樣學樣。他先派人試圖刺殺競爭者李泰,失敗後又決定放手玩一把更大的:謀殺李世民,提前繼位。

讓人驚訝的是,李承乾的佈局獲得了極大成功,密謀集團實力異常強大。玄武門之變主要策劃和執行之一、單獨討滅高昌並參與了討伐突厥吐谷渾等多個勢力的唐朝外戰名將侯君集,李世民的異母弟弟、漢王李元昌,名臣杜如晦之子、李世民的女婿杜荷,以及宮廷宿衛的主要負責人之一李安儼,都是這個政變密謀集團的主要成員。

這些人中的李安儼雖然不如其他幾人有名,卻掌握了李世民的命門:李安儼曾經在“玄武門之變”李建成被殺後繼續帶着李建成的東宮衛隊死戰,李世民覺得他是忠臣,所以把他收編過來。李世民對他特別信任,讓他掌管宮廷宿衛,至今已有十幾年。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能獲得成功,一大因素在於他收買了玄武門守將常何。如今,李承乾竟然成功收買了負責宮廷宿衛十幾年的李安儼,一旦舉事,英明神武如李世民,恐怕也是在劫難逃。

正當李承乾的密謀逐步推進時,李世民第五子齊王李祐不成氣候的叛亂卻意外使這個陰謀曝光了。當時,李承乾的一名衛士捲入齊王叛亂,在審訊中爲了保命供出了李承乾的陰謀。得知此事的李世民除了震驚之外,還無比的後怕:自己眼皮子底下竟然有如此龐大的密謀集團,甚至掌握自己宿衛的李安儼都是密謀集團核心成員,要不是齊王的叛亂意外發現了這個陰謀,不管李承乾叛亂之後能不能坐穩皇位,自己是死定了。

這名衛士不但保住了性命,還成爲大贏家:李世民覺得是上天派他來拯救自己,不但赦免了他參與齊王和太子兩個謀反集團的罪行,還給他升了官。密謀集團的主要成員,則被處死或者賜死。

唯獨對自己和亡妻長孫皇后所生的嫡長子李承乾,李世民實在狠不下心。李世民不但僅僅流放了他,還希望他在自己死後仍然能活下來。如果未來和李承乾有着很大過節的李泰繼位,李承乾必死無疑。另一方面,李承乾被廢后,李世民苦心經營的諸子平衡被打破,李泰的勢力也失去了制約,如果立他爲太子必然獨大。因此,李世民決定:流放李承乾的同時,以試圖奪嫡罪名把李泰降封。

在李承乾和李泰同時出局後,長孫皇后所生的三個擁有優先繼承權的嫡子中,只剩下最小的李治。李治性情溫和,年紀也輕。立他爲儲君,既不會像李承乾那樣急着提前上位,繼位後也不會主動爲難兩位被廢黜的親兄弟。就這樣,李治意外地成爲貞觀年間儲君爭奪戰的贏家,並且在唐太宗死後繼承了皇位。

通過高陽公主案

清除威脅皇權的宗室元勳

李治被立爲太子時年僅16歲,繼位時也才22歲。繼位後,李治依靠凌煙閣功臣第一位、也是自己親舅舅的長孫無忌爲首的朝臣實施統治。比起擁有着強大班底,又以強勢著稱的兩個同母胞兄,他的繼位未必能讓許多李唐宗室和開國元勳信服。這些宗室和元勳在私底下進行着各種串聯,對李治的統治構成了較大威脅。由於李承乾於貞觀末年、李泰於李治繼位後不久相繼病逝,這些宗室和元勳並沒有找到可以共同擁戴出來替代李治的新主。這一階段的形勢暗流涌動,但李治依靠長孫無忌的幫助,明顯佔據了主動。

此時,房玄齡家族的家庭紛爭最終引爆了雙方的矛盾。房玄齡長子房遺直繼承了父親的財產和爵位,小兒子房遺愛娶了李世民之女高陽公主。這位公主以私生活混亂著稱,曾經和玄奘的徒弟辯機私通,常年是各種電視劇的主角。爲了讓房遺愛獲得房玄齡的財產和爵位,高陽公主上書誣告房遺直,說他多次動手動腳想非禮自己。長孫無忌在奉皇帝命令審理此案的過程中,發現房遺愛和高陽公主旁邊竟然有一個反對李治的小集團。

唐高宗李治一點不儒弱,爲何歷史形象卻不好呢?

李治是李世民最小的兒子。圖源/電視劇《武媚娘傳奇》截圖

根據長孫無忌的審理結果,房遺愛夫婦和荊王李元景、駙馬都尉柴令武、大將軍薛萬徹等人構成了一個陰謀集團。反對李治的密謀集團還在串聯階段就因爲房遺愛的家庭紛爭敗露,房遺愛夫婦、柴令武夫婦、李元景、薛萬徹等參與密謀的核心成員最終被處死或者賜死。

但是,這個案子在後續審問和辦理中明顯被擴大化了。房遺愛爲求活命把吳王李恪也誣陷進來。吳王李恪是李世民同隋煬帝女兒所生的庶子,也是此時李世民所有活着的兒子中最年長的。

李治放手讓長孫無忌爲首的大臣去幹髒活,在辦理高陽公主案時無限株連。等把吳王李恪也牽連進來時,李治對大臣們說:“朕想向各位求個情,饒我的叔叔和兄長不死。”大臣們於是對李治講了一番陛下雖然寬仁,國法不可廢的大道理,最終把牽連進來的親王全部賜死了。後世的研究者認爲,此時長孫無忌爲首的關隴貴族已經開始架空皇權。然而,李治在這裏只是很好的展現了自己表演天賦。按照《冊府元龜》記載,李治在親自審問房遺愛時,曾經直接責問:“你現在才告發李恪,不是太晚了嗎?”這纔是他在此案件中的真正面目:無論如何都要把李恪牽扯進案子中的,正是李治本人!

我們仔細回顧下這個超級大案清除的勢力:李淵庶子中尚存最年長者李元景、李世民庶子中尚存最年長者李恪,在同母胞兄李承乾、李泰相繼病死後,他們是對李治皇位威脅最大的兩個宗室。李道宗、薛萬徹等人都是和李治沒什麼淵源的將軍,這些人倒臺後,李治開始大量在軍隊中提拔自己嫡系。只有最早捲入此案的房玄齡家族,作爲關東寒門士族的代表,屬於長孫無忌代表的關隴集團之政敵。

因此,高陽公主案最大的受益者毫無疑問是李治本人。借這個案件,他除掉了對皇位威脅最大的兩名宗室,在軍隊裏換上一批自己的嫡系,並且在這個過程中讓長孫無忌去幹得罪人的活。相比之下,長孫無忌雖然打倒了關東士族代表的房玄齡後人,但也把得罪人的活全部包攬下來。被無辜捲入此案的吳王李恪臨死前,痛罵長孫無忌陷害忠良,詛咒他家族覆滅。作爲關東武人代表的李勣,此時繼承了被打倒的吳王李恪司空一職。房玄齡家族的倒臺對李勣震動巨大,後來臨終留遺言時還着重提及此事。李勣的態度,對未來政局的發展至關重要。

打擊長孫無忌

實現大權獨攬

利用高陽公主大案,李治成爲最大贏家,把一系列不服從自己的宗室清理出局。與此同時,長孫無忌、褚遂良這兩位李世民留下的輔政大臣也成了小贏家,他們在朝堂裏的話語權進一步擴大。尤其是長孫無忌,作爲凌煙閣功臣第一位,從李世民時代起就舉足輕重,此時集權臣、外戚和關隴貴族世家代表身份三者爲一體,勢力巨大,褚遂良也依附於他。在消滅了李恪等對皇權有着直接威脅的宗室後,他的存在對李治構成了不小的威脅。

唐高宗李治一點不儒弱,爲何歷史形象卻不好呢? 第2張

唐初宰相長孫無忌。圖源/電視劇《武媚娘傳奇》截圖

當時,李治後宮實力最強的王皇后出自知名望族太原王氏,是關隴貴族王思政之後,蕭淑妃出自當年創立了南朝齊、樑王朝的蘭陵蕭氏,這些世家與關隴貴族世家代表長孫無忌關係密切。高陽公主案後,長孫無忌一系在朝堂中勢力變得獨大,他的盟友如果繼續掌握後宮,李治的權力會受到進一步侵蝕。

比起在朝堂上直接發難,李治選擇從後宮入手。他抓住王皇后用厭勝之法詛咒武昭儀的過失,在朝堂上提出廢除王皇后,改立武昭儀爲後。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大部分朝臣堅決反對。

這時,李勣支持了李治。

作爲唐初在對外征戰中和李靖齊名的一流名將,李勣是隋末唐初歷史舞臺上非常複雜的一個人物。原名徐世勣的他早年是瓦崗寨叛軍領袖之一,並因爲文藝作品而以書生形象知名(徐世勣字懋功,文藝作品中時常被異化爲徐茂公)。歷史上的李勣可不是什麼書生,作爲隋末亂世中跌打滾爬出來的一代梟雄,他的演技比起李世民、李治父子可謂不遑多讓。

最初,徐世勣是瓦崗寨創始人翟讓的心腹,並且在李密火併翟讓時被砍傷了脖子,幾乎被殺,伏兵正準備補刀時他被李密的心腹王伯當救下。活下來的他在李密陣營裏多次划水把李密坑的不輕。李密兵敗後,選擇投唐。唐政府收編徐世勣時,他說自己是代表李密把自己所部軍隊人口獻給唐朝。這是標準的把李密往火上烤,生怕李淵忘了投靠自己的這位梟雄是如何火併翟讓又打崩隋朝的。李淵直呼徐世勣是“純臣”,於是故意輕慢李密,逼他出逃隨後將他截殺。徐世勣不但博得了好名聲,還成爲瓦崗寨一系的代表人物,接受了李密的政治遺產,被賜姓李。貞觀年間,李世勣(李世民死後避諱規則改變,又改名李勣)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李世民死前安排後事時,從資歷和實力上看,李勣是足以和長孫無忌一起輔政的。但李世民卻和李密一樣看透了李勣,下令將他貶到位於今日甘肅的偏遠地區疊州任都督,並特意囑咐李治:“李勣這個人能力和智慧都是最頂級的。你對他沒有恩情,很難駕馭他。我現在把他外貶,如果他得到命令後立即去赴任,就說明他沒有異心。等你登基後,將他召回到長安重用,他必將忠心於你。如果他得到命令後猶豫不肯離開京城,你立即殺掉他。”

有人以此指責李世民刻薄寡恩是不恰當的。李世民目睹了當年的徐世勣如何和自己的父親李淵飆戲坑死了李密,知道李勣不僅是位能征善戰的名將,也是個素質絕高的政客,是演技不下於自己的老牌演員。李世民忌憚和提防他,又最大程度設計讓他爲李治所用,只能說是高手過招。至於李勣本人,三十年前就能和李淵同臺飆戲,自然也懂得李世民的意思。聽到貶令後,他家都不回就去了疊州。等李治繼位,果然把他召回,予以重用,在賜死吳王李恪之後又把空出來的司空之位給了他。

現在,李勣成爲李治政治上和軍隊裏最可靠的盟友。在李治和長孫無忌爲了廢后事情相持大半年後,李勣聲稱,立誰做皇后是皇帝的家事,輪不到外人來說話。隨着他的表態支持,李治終於敢放手廢后,並將武昭儀冊封爲新的皇后。新皇后的冊封儀式由李勣主持。到這時,長孫無忌一系算是在朝堂裏失去了權勢。

幾年後,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被貶出朝堂,相繼被賜死或病死在貶所。在這裏,李治又演了一遍自己當好人想赦免、朝臣當惡人堅持法度必須賜死長孫無忌的戲份,再次證明和吳王李恪被冤殺一樣,都是他自己的決定。

在賜死長孫無忌的問題上,李治毫無疑問過分了。畢竟長孫無忌並沒有反跡,還爲他當惡人在高陽公主一案中排除了所有皇位競爭者,只是專權跋扈了一些。李治選擇賜死不再有威脅的長孫無忌,除了政治家的冷酷外,很大程度是因爲此時才30出頭的他身體開始有病。長孫無忌死後第二年,李治“風眩病”發作,一度頭暈目眩,不能視政,從此這個疾病將伴隨他一生。很可能在正式發病前一年,李治已經感到身體不適,所以不得不狠心賜死了已經貶官流放的舅舅。到長孫無忌死後十幾年,重病纏身的李治親自爲他恢復了名譽。

就這樣,看似柔弱無能的李治,在李世民死後十年內,戰勝了所有政敵,贏得了權力遊戲的角逐。在武皇后和李勣等人的協作下,這位君主不但延續了貞觀年間的治世,還完成了包括父親李世民在內隋唐多位君主的未竟心願——征服了雄踞東北地區數百年的高句麗,在白江村之戰中乾淨利落地擊敗日本軍隊,甚至將疆土擴張到蔥嶺以西的中亞地區。

李治可以說是李世民合格的繼承人和政治家。雖然他的晚年因爲疾病纏身把大部分具體的朝政交給了武皇后,但仍然牢牢把控權柄和國家的大方向。諷刺的是,正如在殺吳王李恪和長孫無忌時候的表演一樣,他僞裝得太好了,以至於後世大部分人真的相信他就是一個懦弱無能、生活在父親和妻子陰影之下的窩囊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