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齊國在馬陵之戰中勝利,爲何卻沒得到什麼好處?

齊國在馬陵之戰中勝利,爲何卻沒得到什麼好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馬陵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設伏殲敵的戰例,馬陵之戰對於損失了十萬武卒的戰敗國魏國而言,其走向衰亡已是必然;而對於戰勝國齊國而言,其實也沒得到任何好處,反而惹了不少麻煩。馬陵之戰,哪個諸侯國獲利最大?

齊國在馬陵之戰中勝利,爲何卻沒得到什麼好處?

魏齊爭霸 齊韓聯合抗魏

桂陵之戰中,魏國雖然被齊軍打敗,但是仍然有一定實力。經過了幾年的休養生息之後,魏國又逐漸恢復了對外擴張的腳步,並在公元前352年打敗齊、宋、衛三國聯軍。此時,商鞅認爲秦國勢力暫時不是魏國對手,所以建議用尊魏爲王的辦法來麻痹魏惠王。周顯王二十六年,商鞅奉秦命遊說魏惠王,勸他先稱王,然後圖謀齊、楚。

魏惠王擺出周天子的場面,試圖以此提高自己的地位,並在諸侯間發號施令。於是在魏惠王二十六年召集逢澤之會。逢澤之會是魏惠王在大梁附近的逢澤召集的會盟,會後魏惠王又率領與會諸侯朝周天子於孟津。《戰國策·秦策四》和《秦策五》中這樣記載:“魏代邯鄲,因退爲逢澤之遇。樑君伐楚,勝齊,制趙、韓之兵,驅十二諸侯以朝天子於孟津。”

參加逢澤之會的諸侯除泗上十二諸侯外,還有秦公子少官和趙肅侯。《史記·秦本紀》和《史記·趙世家》中分別有這樣的記載:“秦使公子少官率師會諸侯逢澤,朝天子”和“肅侯四年,朝天子”。秦、趙參加魏惠王在逢澤召集的會盟,就使逢澤之會有別於魏惠王以前召集的各次會盟。那些會盟除韓國外,參加者都是淮水、泗水間的小諸侯。這次有秦、趙兩個大國參加,實在爲魏國的霸業增色不少,可以說是魏惠王霸業發展的頂點。

魏國的強大,引起了同盟國韓國的恐懼,於是韓國和齊國在共同反對逢澤之會的條件下親近起來。《戰國策·韓策三》雲:“魏王爲九里之盟,且復天子。房喜謂韓王曰:‘勿聽之也。大國惡有天子,而小國利之。王與大國弗聽,魏安能與小國立之?’”當代著名學者繆文遠在《戰國策考辨》中認爲“魏王爲九里之盟”和魏王的“逢澤之會”爲同一事件。

在河南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玉潔看來,逢澤之會既是魏惠王霸業的頂點,也是魏國霸業走向衰落的象徵。韓國自魏惠王十四年朝魏後,一直服從於魏國。魏惠王圍趙邯鄲,韓國是追隨者。齊師救趙,敗魏於桂陽,宋、衛叛魏而同齊軍一起攻魏。韓國仍然服從於魏國,同魏軍一道在襄陵擊敗齊、宋、衛聯軍。韓國這樣一個長期追隨魏國的老夥伴公然表示抵制這次會盟,而且還要聯合齊國進行破壞。

齊國此時是魏國的最大對手,在桂陽、桂陵兩次打敗魏軍,顯示了自己的實力,在諸侯中的威信大大提高,韓國要反魏自然需要接近齊國。魏會諸侯於逢澤對齊國也很不利,所以同韓國共同反對。作爲盟友的韓國竟然沒有參加此次會盟,是魏國所不能容忍的。於是,在周顯王二十八年,魏國出兵攻打韓國,韓向齊求救,齊國出兵聯合抗魏。

馬陵兵敗 龐涓羞憤自刎

《竹書紀年》記載:“樑惠成王二十八年,穰疵率師及鄭孔夜戰於樑、赫,鄭師敗逋。”魏國派遣穰疵攻打韓國汝南的樑、赫,韓國派將軍孔應戰,韓國戰敗,後求救於齊,於是就有了司馬遷筆下齊國在韓國五戰全敗後纔出兵救援的記載。當時,韓國得到齊國答應救援的允諾,人心振奮,竭盡全力抵抗魏軍進攻,但結果仍然是五戰皆敗,只好再次向齊國告急。

齊威王抓住魏、韓兩敗俱傷的有利時機,以田忌爲主將,田嬰、田盼爲副將,孫臏爲軍師,再一次運用圍魏救趙戰法,直奔魏都大梁。此時,孫臏在齊軍中的角色,一如桂陵之戰時那樣:充任軍師,居中調度。魏國眼見勝利在望之際,又是齊國和孫臏從中作梗,其中的憤怒自不必多說。於是決定放過韓國,調轉鋒芒指向齊軍。魏惠王待攻韓的魏軍撤回後,即命太子申爲上將軍,龐涓爲將,率雄師十萬之衆,氣勢洶洶撲向齊軍,希望同齊軍一決勝負。

此時,齊軍已進入魏國境內縱深地帶。面對尾隨而來的魏軍,孫臏再一次展現了卓越的軍事才能。他針對魏兵蔑視齊軍的實際情況,在認真研究了戰場地形條件之後,制定了減竈誘敵、設伏聚殲的作戰方針,造成在魏軍追擊下齊軍士卒大批逃亡的假象。龐涓行軍三天察看齊軍留下的竈後非常高興,說:“我本來就知道齊軍怯懦,進入魏國境內才三天,齊國士兵就已經逃跑了一大半。”於是丟下步兵,只帶領精銳騎兵日夜兼程追擊齊軍。

根據魏軍的行軍速度,孫臏估算龐涓天黑能行進至馬陵。馬陵道路狹窄,兩旁又多是峻隘險阻,孫臏於是命士兵砍去道旁大樹的樹皮,露出白木,在樹上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孫臏利用馬陵的有利地形,選擇齊軍中一萬名善射的弓箭手埋伏於道路兩側,約定“天黑在此處看到火光就萬箭齊發”。

龐涓在接連三天追下來以後,見齊軍退卻避戰而又天天減竈,武斷地認定齊軍鬥志渙散,士卒逃亡過半。於是丟下步兵和輜重,只帶着一部分輕裝精銳騎兵,日夜兼程追趕齊軍至馬陵。龐涓果然在當晚趕到砍去樹皮的大樹下,見剝皮的樹幹上寫着字,但看不清楚,就叫人點起火把照明。

字還沒有看完,齊軍便萬弩齊發,給魏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打擊。魏軍頓時驚恐失措,大敗潰亂。龐涓拼命指揮軍隊抵擋,但自知敗局已定,於是羞憤拔劍自刎,臨死前大喊:“遂成豎子之名!”齊軍乘勝追擊,又連續大破魏軍,殲滅魏軍十萬人,俘虜魏國主將太子申。經此一戰魏國元氣大傷,失去霸主地位,而齊國則稱霸東方。

影響深遠的馬陵之戰

孫臏在馬陵之戰所用的戰略,其實便是《孫子兵法·始計篇》所說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及“兵勢篇”所說的“以利動之,以卒待之”等虛實原則於實戰的運用。馬陵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設伏殲敵的著名戰例,這一戰閃爍着孫臏軍事思想的光輝。齊魏馬陵之戰知名度高,傳播範圍廣、影響大,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就當時的形勢來看,這次戰役影響深遠,直接影響了歷史的進程。

對魏國而言,在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遭受重創後,魏國軍事實力從根本上被削弱,又被秦國乘虛而入,從此喪失了獨霸中原的能力,於是開始尋求組建聯盟以共同抗擊齊國、秦國的夾擊,開啓了合縱連橫的時代。齊、秦等國並沒有因魏國的失敗而停止進攻。

公元前340年,齊、趙聯合伐魏。第二年,秦又進攻岸門。這時的魏國,已經無力抗拒齊、秦在東西兩面的不斷進攻。魏惠王爲了使自己免於齊、秦夾擊,採納了其相國惠施的建議,通過齊相田嬰表示向齊屈服,往徐州朝見齊威王並正式尊齊爲王。本來,魏惠王在逢澤之會前接受了商鞅“先行王服”的建議,在禮儀輿服上採用了王的儀式:“身廣公宮,制丹衣,建旌九斿,從七星之旟,此天子之位也,而魏王處之。”

然而風雲突變,魏國在這場鬥爭中最後卻遭受重大損失,以致稱王的願望沒有實現。魏惠王採納了惠施“折節事齊”的建議。於公元前334年前往徐州朝見齊威王,並正式尊齊威王爲王。齊國也尊魏惠王爲王,這便是戰國史上著名的魏、齊會“徐州相王”事件。對勝利者齊國而言,齊國在桂陵之戰以及在隨後的馬陵之戰中的大獲全勝,援救了趙、韓兩國,使得其威望上升,挾戰勝之威,齊國力量迅速發展,成爲當時數一數二的強大國家,並且稱霸東方。

馬陵之戰的另一個獲利者就是西方的秦國。商鞅在逢澤會盟力勸魏公稱王招致魏國被羣起而攻之,秦國坐收漁利,不出一兵就令魏國國力大大衰弱,魏國從此再也無力獨自阻止秦國向東的擴張。魏、齊“徐州相王”,魏國正式向齊屈服,齊也就停止攻魏了。但是,秦國卻並不因此而住手。因爲魏、齊衝突的原因在於爭奪對東方諸侯的領導權,魏國承認失敗,齊國就有充分的力量和權利領導東方諸侯,也就是侵略掠奪這些諸侯。

然而魏、秦的衝突卻不是由於爭奪國外利益引起,而是兩國根本利益不可調和的鬥爭。魏國的強大不僅嚴重地限制了秦國的發展,而且也嚴重地威脅着秦國的未來。所以,秦孝公變法圖強,便趁魏惠王在東方與齊國爭霸的機會,不斷給魏國以沉重的打擊,促使魏國霸業加速瓦解。對另一個參戰者韓國來說,這一戰對韓國無本質影響,韓國本想借此削弱完全包圍自己的魏國,目的雖然達到了,但魏國衰敗,齊國、秦國和楚國對中原的覬覦,使得韓國脣亡齒寒,不得不選擇繼續與魏國站在一起,抵禦強敵。

經過長期較量,魏齊爭霸最後以齊國獲勝魏國失敗而告終。拋開軍事策略的交鋒,齊國的勝利和魏國的挫敗都不是偶然的。當時,兩國都依靠新興的士階層實行改革,進一步集權中央而先後興起。魏國自魏文侯二十一年攻秦至鄭,到魏惠王二十八年馬陵之戰的大敗,七十年中不斷進行對外戰爭。

長期戰爭的結果,固然使魏國領土擴大,霸業形成。但是另一結果無疑加重了人民負擔,也必然會影響國內經濟生產。同時,魏國的軍事制度,對於進行長期戰爭也是不利的。吳起在魏國組建了能征善戰的“魏武卒”。這些士卒是由經過嚴格選擇的強悍有力、技能出衆的人充任。平日裏,魏武卒受到種種優待,“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既免除徭役,又得到好的田地房屋。因此,魏武卒的戰鬥能力很強,但是使用的時期有一定限制,時間久了,這種武卒的戰鬥力就削弱了,但又不能馬上更換。《荀子·議兵》中明確指出:“是數年而衰而未可奪也,改造則不易周也。”

而且,魏國地處河南中部,四面都有大國,特別是處於齊秦夾擊的形勢下。因此,魏國強大勢必威脅周圍大國的安全,周圍大國常在魏國勢力過分擴張、危及自身利益的時候,聯合對魏國採取共同行動。魏國在周圍大國的聯合進攻中,受到沉重打擊而失敗。這些就是魏國霸業失敗不可避免的原因。

齊國在馬陵之戰中勝利,爲何卻沒得到什麼好處? 第2張

馬陵之戰魏國敗給齊國,爲何最大受益者是秦國?

公元前341年,馬陵之戰,魏國喪師10萬,精銳盡失,魏武卒不復存在,魏國由盛而衰。齊國因此戰而成東方霸主,之後齊威王與魏惠王在徐州相會,共稱王爵,並相約攻楚。楚威王大怒,領兵北上攻齊,齊楚相爭,齊軍敗績。此時魏國衰敗,齊楚征伐,秦國則變法大成,抓住時機順勢東出,盡收河西之地,成爲最大的贏家。

魏國

公元前344年,秦孝公派遣商鞅使魏,遊說當時的還是候爵的魏惠王稱王,魏國採納。於是魏惠王邀宋、衛、鄒、魯等國國君及秦公子少官會盟,史稱逢澤之會,爾後同朝見周天子。但是逢澤之會遭到了韓、楚、齊等大國的抵制,於是韓魏翻臉,魏國攻韓,卻在馬陵之戰中慘敗,在之後的歲月裏,受到來自秦、齊、楚、趙等國的連連圍攻,不久,徹底放棄安邑,徙都大梁。魏惠王由於在秦、齊等國夾擊中不斷慘敗,於前334年不得不採用相國惠施“以魏合於齊楚以按兵”的建議,率韓國等小國國君赴徐州朝見齊威王,同時齊威王亦承認魏惠王的王號。爲了聯合他國抗秦,公元前325年,魏惠王又和韓威侯相會於巫沙,並尊韓威侯爲王,同年,他又與韓宣惠王並帶太子入朝於趙。但魏國因此前樹敵頗多,依然不斷遭受到來自秦、楚的攻伐。公元前330年,秦軍敗魏軍於雕陰,迫使魏惠王獻出河西之地。公元前323年楚國敗魏軍於襄陵,奪取8個邑。自此魏國日衰,只能任由秦國宰割。

齊國

馬陵之戰的勝利使得齊國成爲東方霸主,但齊威王因勝而驕,使得勝而無功。魏惠王在馬陵之戰後,爲改變四面受敵的局面,積極進行外交活動。公元前334年,魏惠王率領韓國和一些小國到徐州朝見齊威王,尊齊威王爲王,齊威王不敢獨自稱王,於是也承認魏的王號,史稱“徐州相王”。惠王並改此年爲後元年。這標誌著楚國自楚武王以來作爲諸侯國裏唯一稱王者地位喪失,楚威王對此憤怒不已,“寢不寐,食不飽”。前333年,楚威王領大軍伐齊,趙國、燕國乘機出兵攻齊。齊楚大戰于徐州,齊軍初戰失利,楚軍兵圍徐州。齊國的勝利之威蕩然無存。

秦國

商鞅使魏,使得強魏衰敗,齊楚相爭,而秦國則趁此良機變法大成,終於有了與山東諸國爭雄的資本。馬陵之戰次年,商鞅領兵伐魏,使伏兵襲擊,俘獲公子卬。秦軍隨即發起攻擊,大破魏軍。魏國在與齊、秦的兩次交戰中,俱遭慘敗,國力空虛,魏惠王極爲恐懼,派使者獻部分河西地,與秦媾和。秦孝公二十四年,秦再次攻魏,在岸門擊敗魏軍,俘其主將魏錯。同年,秦國聯合大荔戎包圍了魏國的郃陽。秦惠文王八年,大良造公孫衍破魏軍於雕陰,擒龍賈,迫使魏惠王獻出河西之地。次年,秦軍又攻佔魏國的汾陰、皮氏、焦、曲沃等地。秦國東擴的大門由此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