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六合之戰中趙匡胤即沒天時也沒地利 最後是如何取得勝利的

六合之戰中趙匡胤即沒天時也沒地利 最後是如何取得勝利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後周軍諸將在相當短的時間內連取滁州、揚州、泰州等長江北岸州縣,所向克捷,使南唐都城金陵直接暴露於後周軍力的威脅之下,南唐元宗李璟大爲驚恐,趕忙於顯德三年(956年)三月遣使李德明等人過江求和,同意去皇帝尊號而改稱南唐國王,將沿淮壽、濠(今安徽鳳陽東北)、泗(今江蘇盱眙西北)、楚(今江蘇淮安)等六州割讓後周,並歲納金帛百萬兩匹,請求周世宗罷兵。當時後周軍已佔領了近半淮南州縣,周世宗的計劃是盡取江北全境,故以此作爲允和的條件。

六合之戰中趙匡胤即沒天時也沒地利 最後是如何取得勝利的

李德明回江南見南唐主李璟,盛稱周世宗的威德和後周甲兵之強,勸說南唐盡割江北之地求和。南唐主深知失去江北之地則保江南就成一句空話,對此甚爲猶豫未決,而南唐宰相宋齊丘不欲割地,樞密使陳覺、樞密副使李徵古等人平日就與李德明等交惡,便乘機攻擊李德明言多失實賣國求利,於是南唐主遂決意抵抗後周南征,處死李德明,部署反攻:任命其弟、齊王李景達爲諸道兵馬元帥,大臣陳覺爲監軍使,大將邊鎬爲應援都軍使,率軍渡江,自瓜步(今江蘇六合東南)北上;命右衛將軍陸孟俊率兵萬餘人自常州北上,渡江奪取泰、揚二州;以將軍許文稹爲西面行營應援使,配合主力抗擊後周軍。

六合之戰中趙匡胤即沒天時也沒地利 最後是如何取得勝利的 第2張

四月,南唐將陸孟俊猛攻泰州,後周軍遁去。在揚州的後周大將韓令坤懼於南唐軍勢甚盛,不欲迎戰,便欲率兵退出揚州以避南唐軍的鋒芒。正等着李德明回江南後能勸說南唐主割讓江北之地的周世宗鑑於戰場形勢的新變化,亦決定調整部署:任命李重進爲廬、壽等州招討使,武行德爲濠州城下都部署,向訓爲淮南節度使兼沿江招討使;遣大將張永德統兵救援揚州,命趙國胤率本部二千人自滁州進趨六合(今屬江蘇)以爲聲援,並掩護揚州周軍的側翼。周世宗自己也從壽州移駕濠州城下,指揮東線作戰。趙匡胤進屯六合,公然宣言道:“揚州兵敢有過六合一步者,斷其足!”

六合之戰中趙匡胤即沒天時也沒地利 最後是如何取得勝利的 第3張

韓令坤得知後周援軍將到,便率兵還據揚州,又聽到趙匡胤在六合的揚言後,始定下固守之志。當南唐將陸孟俊進逼揚州時,韓令坤出城迎戰,擊敗南唐軍,擒獲了陸孟俊。此時,南唐軍統帥李景達、陳覺率兵兩萬渡江北上,進至距離六合一舍(古代三十里爲一舍)處紮營,觀望不進。後周諸將根本不把南唐軍放在眼裏,皆欲出擊迎戰,一舉殲敵。趙匡胤卻認爲兩軍衆寡不敵,貿然出擊,難言必勝,說:“我衆不滿二千人若前往攻擊,彼見我軍寡少,得以產生容易戰勝我之信心;不如待其前來則應戰。

六合之戰中趙匡胤即沒天時也沒地利 最後是如何取得勝利的 第4張

此即兵法上所謂兵應者勝,如此必定能破敵。”即決定以逸待勞,等待南唐軍前來攻擊,再於運動中破敵使其難辨己軍的虛實。居數日,後周軍始終未出戰,李景達終於忍耐不住,領南唐軍進攻六合後周軍營寨。趙匡胤待其來前,忽然大開寨門,揮師出戰,奮力拚殺,終以少勝多。六合之戰,南唐軍喪師近五千人,李景達單騎逃遁,餘衆爭舟渡江南逃,慌亂中又溺死於江中者甚衆,南唐精兵大損。在激戰中,將士中有不肯致力向前的,趙匡胤便借督戰之機,用劍砍其皮笠,次日檢閱全軍將士的皮笠,發現有劍痕的數十人,全都押赴軍前處斬示衆。

六合之戰中趙匡胤即沒天時也沒地利 最後是如何取得勝利的 第5張

從此麾下部將沒有敢不盡死力作戰的。又趙匡胤每臨戰陣,必定身被重鎧,用紅纓飾戰馬,鎧仗鮮明。有人功他說:“這樣就會被敵方所識,帶來危險。”趙匡胤豪邁地回答:“我就是想要讓他們認識我!”趙匡胤因屢戰屢勝,在軍中的威名日盛。

六合之戰中趙匡胤即沒天時也沒地利 最後是如何取得勝利的 第6張

由於江淮一帶進入了雨季,天時對南下征戰的後周軍頗爲不利:當時霖雨數十日,淮河水流暴漲,後周軍無水戰之備,圍攻壽州城的後周兵營內水深數尺,用於攻城的船筏多遭漂散被毀。同時道路泥濘,使得糧運不繼,師勞兵疲,難以久戰。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