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張義潮的生平如何?他是如何當上節度使的?

張義潮的生平如何?他是如何當上節度使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節度使是唐朝沿用南北朝時期的一個官職,發展到唐朝已經成爲一個權力達到能夠威脅中央的官職了,下面我們說的這位就曾就任節度使。

張義潮統軍出行圖

“河西淪落百餘年,路阻蕭關雁信稀。賴得將軍開舊路,一振雄名天下知”,他是大唐歷史上不世出的英雄,一片孤忠,感天動地,他是大唐歷史上聲名赫赫的將軍,光復河西,功在千秋,張義潮,心懷故國的好男兒,他是大唐軍人的驕傲,他是華夏後人的楷模。根據《張淮深碑》的記載,張義潮出生於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前後,死於鹹通十三年(公元872年),享年七十四歲,他的一生,波瀾壯闊,風雲激盪,爲晚唐的天空抹上了無比絢麗的色彩,雖然殘陽如血,卻光芒萬丈。

張義潮是今天的沙州敦煌縣神沙鄉人,祖籍南陽,他的父親張謙逸曾在唐朝做過工部尚書,張家世居河西,在沙州乃是冠蓋望族。根據史料的記載,在張義潮的上面至少還有一個哥哥和姐姐,哥哥名叫張義潭,是張義潮接班人張淮深的父親,後來自願入大唐爲人質,終老於京城長安,姐姐名叫張媚媚,出家做了尼姑,法號了空,在敦煌莫高窟第156號窟的供養人像中有一位比丘尼,就是了空的畫像真身。

張義潮所在的沙州(今敦煌),位於河西走廊的西端,而河西走廊是唐王朝經營西域的根據地,維持着東西方貿易的源源不斷。唐太宗貞觀年間,沙州隸屬隴右道,唐睿宗景雲年間,隴右道分爲兩道,沙州隸屬其中的河西道。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三鎮節度使安祿山打着奉密詔誅殺楊國忠的旗號,在范陽起兵造反,一路長驅直入,佔領了河北的諸多郡縣。唐玄宗舉措失當,導致潼關失守,長安門戶大開,只得前往蜀地避難,在這種背景下,河西、隴右的精銳之師奉詔勤王,大部離開了駐守的地方。

河西、隴右唐軍兵力的空虛,讓一直虎視眈眈的吐蕃有了可乘之機,開始逐步蠶食大唐的地域,從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到廣德二年(公元764年),唐軍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苦苦支持,涼州、瓜州相繼陷落,沙州成爲唐軍在河西走廊的最後一個據點。張義潮出生的時候,吐蕃軍隊正在圍困沙州,城中軍民衆志成城,堅守了十一年之久。當時的沙州刺史周鼎眼見待援無望,想要焚城東奔,遭到部衆的強烈反對,都知兵馬使閻朝縊殺周鼎,帶領軍民繼續抗擊吐蕃。軍中缺糧,閻朝貼出告示,“出綾一端,募麥一斗”,民衆踊躍響應,直到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沙州才因彈盡糧絕,淪於吐蕃人之手。閻朝在投降之前與蕃將綺心兒鄭重約定,不讓沙州民衆流離失所,這樣,張氏、李氏等漢姓大族得以保全下來,成爲日後光復河西的火種。

淪陷後的河西、隴右百姓處於水深火熱的民族壓迫之中,被吐蕃奴隸主一概視爲賤民。漢人走在大街上,見到吐蕃人必須彎腰低頭,不許直視。吐蕃人的風俗是貴壯賤老,漢人老弱面臨全部殺光的悲慘境地,“斷手鑿目”,視同牲畜。爲了斷絕漢人與大唐的血脈聯繫,吐蕃奴隸主嚴禁漢人穿着漢族服裝,要求他們象吐蕃人那樣,辮髮左衽。每到元旦這天,漢人穿起久違的漢家衣裳,祭祀自家祖先,都忍不住放聲痛哭,向着大唐的方向遙拜,表達自己的無盡思念。德宗年間,唐使韋倫從吐蕃返回長安時路過河隴,看見當地的漢人百姓雖然身裹毛裘,卻在一直在偷看唐使,他們淚流滿面,盼望王師能救民於水火。開成年間(公元836年—公元840年),唐使前往西域,路過淪陷已久的甘、涼、瓜、沙等州,漢人百姓見到大唐使節的旌節,都激動萬分,他們夾道歡迎,悲喜交加,“皇帝還記得身陷吐蕃的漢人嗎”,雖然已歷數代,當地漢人仍然心念故國,自認爲是大唐帝國的子民,這種雄厚的民衆基礎,爲張義潮光復河西預備了最大的可能性。

關西民風一向驃悍,張義潮自幼習文練武,成長爲文武雙全的一代佳弟子。他對安史之亂中橫遭陷害的名將封常清十分崇拜,立志以封常清爲榜樣,曾一筆一畫地抄寫《封常清謝死表聞》。他對吐蕃奴隸主殘酷壓榨漢族百姓的現狀極爲不滿,曾手抄《無名歌》,對河西百姓寄予深切的同情,“天下沸騰積年歲,米到千錢人失計。附郭種得二頃田,磨折不充十一稅”。

此時,唐帝國實施了李泌提出的戰略,聯合回鶻汗國和阿拉伯帝國,狠狠打擊吐蕃的囂張氣焰,南詔重新成爲大唐的藩屬,共同構築了針對吐蕃的包圍圈。唐武宗會昌元年(公元841年),吐蕃遇到嚴重饑荒,出現了“死者相枕藉”的局面,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 ,吐蕃達磨贊普被僧侶刺殺,卻沒有兒子繼承王位,王后立自己三歲的內侄爲新任贊普,遭到吐蕃國內的強烈反對,從此兵連禍結,吐蕃陷入了無日或休的內亂之中,內憂外患,國力急速衰退,沙州漢人抓住時機,在張義潮的領導下,於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揭竿而起,一舉光復了沙州。義軍打退了吐蕃軍隊的多次反撲,在沙州建立了漢人自己的根據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藏文書籍中也承認,“喻如一鳥飛騰,百鳥影從,四方騷然,天下大亂”,吐蕃權臣論恐仍掌握吐蕃大局之後,對河西走廊地區的漢族百姓展開了殘酷的報復,“大掠河西鄯、廓等八州,殺其丁壯,劓刖其羸老及婦人”,激起了漢族百姓的強烈憤慨,漢族百姓再也不願充當吐蕃人的順民,他們浴血奮戰,全力支持張義潮收復整個河西走廊。爲了向大唐傳送光復故土的消息,取得中央政府的軍事支持,張義潮派出了十隊使者,帶着相同的文書,在大漠之中開始了悲壯的旅行,其中九隊在途中全軍覆沒,只有一位高僧帶領的隊伍歷盡艱辛,到達了天德軍(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的所在地。

在天德軍防禦使李丕的護送下,沙州信使在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正月到達長安,見到了當時在位的唐宣宗。整個長安都轟動了,朝廷簡直不能相信,漢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驅逐吐蕃,唐宣宗萬分感慨,“關西出將,豈虛也哉”,這時,距張義潮沙州起義已經整整兩年時間。

張義潮以沙州爲根據地,“繕甲兵,耕且戰”,於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收復甘州、肅州,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收復伊州。派往長安的信使帶回了期盼已久的消息,極大地鼓舞了義軍的鬥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義軍以氣吞山河之勢,風捲殘雲,收復了整個河西走廊上除了涼州之外的所有州縣,八月,張義潮委派其兄張義潭爲信使,攜帶瓜、沙十一州圖籍,向朝廷報捷。唐宣宗有感於義軍的忠勇,下詔大力表彰,“抗忠臣之丹心,折昆夷之長角。竇融河西之故事,見於盛時;李陵教射之奇兵,無非義旅”,十一月,朝廷在沙州設置歸義軍,統領瓜、沙十一州,任命張義潮爲歸義軍節度使、十一州觀察使、檢校禮部尚書,兼金吾大將軍,張義潭作爲人質留在長安,擔任金吾衛大將軍。

涼州原是唐朝河西節度使的駐所,輻射整個河隴地區,不拔除這個吐蕃據點,歸義軍的成果隨時都有付諸東流的危險。從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開始,張義潮的部隊東征涼州,由於人數不佔優勢,與吐蕃軍隊整整經歷了三年的拉鋸戰。涼州集結了大批的吐蕃軍隊,而東征軍總共才七千名士兵,憑着對大唐帝國的滿腔忠誠,歸義軍人人捨生忘死,浴血奮戰,“漢家持刃如霜雪,虜騎天寬無處逃,頭中鋒矢陪壠土,血濺戎屍透戰襖”,大唐精神如同昂揚的鼓點,奏出了時代的最強音,吐蕃屍橫遍野,屢屢遭到重創。鹹通二年(公元861年),歸義軍終於收復涼州,打通了河西走廊,“河隴陷沒百餘年,至是悉復故地”。鹹通四年(公元863年),朝廷讓張義潮兼任涼州節度使,統領涼、洮、西、鄯、河、臨六州,歸義軍高歌奮進,勢如破竹,讓大唐帝國揚眉吐氣,傲視當世。

張義潮的生平如何?他是如何當上節度使的?

公元866年,北庭、輪臺等地相繼被歸義軍攻克,斷絕多時的絲綢之路再度暢通無阻, 在張義潮的經營下,當地人物風化,很快一如內地。當時的河西,南有吐蕃騷擾,北有回鶻窺視,歸義軍一刻也不能放鬆警惕,“朝朝秣馬,日日練兵”,與強虜抗衡。根據《張義潮變文》的記載,歸義軍僅在大中十年到大中十一年就與周邊強敵進行過三次戰鬥。第一次是吐谷渾進犯沙州,張義潮帶兵抵抗,大獲全勝,張義潮的部隊追擊一千多裏,活捉了吐谷渾宰相,並將之斬首示衆,凱旋之時,全軍高唱《大陣樂》,一如盛唐時的軍威。第二次是回鶻、吐蕃劫掠伊州,張義潮的部隊長途奔襲,與敵人決一死戰,“兩軍相見如龍鬥,納職城西赤血流”,回鶻人被打得落花流水,倉皇逃竄。第三次是叛亂的回鶻人劫持唐朝冊立回鶻使王端章,張義潮引兵出擊,由於字跡殘缺不全,這次戰鬥的結果不得而知,但張義潮的處境卻是可想而知,危機四伏,一刻也不能掉以輕心。

鹹通七年(公元866年),拓跋懷光率領五百騎兵進入廓州,生擒吐蕃權臣論恐熱,將之斬首示衆,首級傳送長安,論恐熱的部下在逃命途中,遇上歸附大唐的豪酋尚延心,遭到重拳出擊,實力大損,“吐蕃自是衰絕”,不復與大唐爭雄。在基本沒有中央政府支援的情況下,歸義軍光復了整個河西,“百年左衽,復爲冠裳。十郡遺黎,悉出湯火”,大唐帝國的邊疆再度重現盛唐的光芒,商旅絡繹於途,使節不絕於道。

張義潮經營河西地區多年,深得人心,吐蕃留下的爛攤子,張義潮將之處理得井井有條。他在歸義軍控制的地區全面恢復唐朝制度,廢除吐蕃的部落制,重建州-縣-鄉-裏,重新登記人口和土地,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新的賦稅制度。

張義潮的生平如何?他是如何當上節度使的? 第2張

在今天出土的敦煌文書中,就發現了不少當時徵收官布和柴草的記載,反映了那個特殊時期的經濟狀況。吐蕃統治敦煌時期,廢除了唐朝的通用貨幣,實行了原始的以物易物,歸義軍政權建立以後,一時無法實行貨幣交換,只得將賦稅制度中交納現錢的部分改用實物抵押,包括糧食、布匹和柴草等等。吐蕃統治時期各項水利設施遭到廢棄,張義潮將之全部恢復,大力開溝挖渠,發展農業生產,河西地區很快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三光咋來轉精耀,六郡盡道似堯時。田地今年別滋潤,家園果樹似玉脂”。根據敦煌出土文物的記載,當時的沙州實行了請田制度,百姓可以向歸義軍政權申請荒田閒地,從事農業生產。全面漢化並不意味着對河西少數民族的壓迫,歸義軍政權尊重少數民族的習俗,讓他們的頭面人物也參與政權的運作,共同構築河西的繁榮。

鹹通八年(公元867年),張義潮的兄長張義潭在長安去世,此前,他一直作爲歸義軍政權留在中央政府的人質。爲了表達對大唐帝國的忠誠,張義潮將河西的事務交給了自己已經成年的侄子張淮深,不顧自己已是69歲高齡,前往長安充當人質。入朝以後,皇帝給予了他很高的禮遇,冊封爲司徒,擁有豐厚的田產宅第。鹹通十三年(公元872年),74歲的張義潮在長安享盡天年,安然去世,走完了他轟轟烈烈的一生。

張淮深執掌河西事務以後,對唐王朝盡心盡力,執禮甚恭,唐王朝卻因爲質子的原因,遲遲不肯授予他節度使的旌節,造成很大的失策。大順元年(公元890年),張義潮的女婿索勳發動兵變,殺死了張淮深及其妻子和六個兒子。張義潮第十四女是涼州司馬李明振之妻,對姐夫的倒行逆施十分不滿,她再度發動兵變,殺掉索勳全家,擁立張義潮的孫子張承奉爲歸義軍節度使,張承奉始終以大唐爲正朔,直到唐王朝最後壽終正寢。

“今生豈料親臨問,特降天官出九重,錫賚縑緗難捧授,百生銘骨誓輸忠”,張義潮的一生就是大唐精神的寫照,愛國、愛家、愛華夏,他的鐵血傳奇映照了光耀千秋的尚武時代,金戈鐵馬,千難萬險,只爲心中的中華。只要中原腹地穩如泰山,失去的邊疆可以自行光復,淪陷的百姓能夠主動迴歸,這就是充滿血性的唐人,這就是勇武雄健的唐人,這就是豪情萬丈的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