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三教九流是什麼意思?到底有何具體出處?

三教九流是什麼意思?到底有何具體出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三教九流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俗語說,“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層”。上世紀20年代初期,我國北京、天津一帶,有許多民間藝人,彙集於各個市井巷陌中。加上當時娛樂項目匱乏,依託“風水寶地”,那些打把式賣藝,唱戲、說相聲的民間藝人吃上“開口飯”,算是站穩了腳跟。

但不知從何時起,民間流傳一種“三教九流”或“下九流”罵人的話。

簡單來說,那些拋頭露面,整日雜耍賣藝的藝人們,其社會地位不高,被粗魯地劃分爲“下九流”。在當時社會,還有許多特殊職業,也被籠統地歸納到了“三教九流”裏。

那“三教九流”這個說法,到底有何具體出處?老人們常說的“下九流”,又是什麼意思呢?

“三教九流”,其來源時間可能要追溯到先秦時期。在文人雅士與士大夫中間,形成一股“禮賢下士”、“頗有古風”的風潮。譬如,春秋戰國時期公子養百家門客,就已明確定下每個人的出身。

“九流”,指先秦的九個學術流派,見於《漢書藝文志》。這九個學派是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到了蒙古人統治時(元朝),漢人與西南少數民族統稱爲“南族”,見到正統蒙古人,都要低人兩等。這個時候,一些漢族讀書人都被分爲下九流,由此窺探出當時社會制度的不公。

明朝初年,民間說唱藝人編排出了許多雜劇和傳統故事。在一些故事中,又人爲添加了神鬼迷信。故此,從元末清初,民間便流傳三教九流等類似說法。

明朝時期,“三教”分爲儒教、佛教、道教(釋儒道)。“九流”指的是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農家、雜家等9個學術流派。

三教九流是什麼意思?到底有何具體出處?

在三教九流基礎上,民間說書藝人將其分爲“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由於篇幅所限,本文就一一詳細介紹所有流派的詳細分支。

簡單來說,上九流即是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中九流是舉子、醫生、相命、丹青(賣畫人)、書生、琴棋、僧、道、尼。下九流則是師爺、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時妖(拐騙及巫婆)、盜、竊、娼。

老百姓們還用一蟬、二仙、三皇、四司、五仕、六農、七工、八商、九運、十享,作爲上九流統稱。

大家只要清楚這點——三教九流的誕生,與古代封建等級制度以及宗教學派有關。沒有明確劃分某職業或身份背景,只是對當時各種行業的統稱。

除了三教九流,還流傳着先秦“諸子百家”。諸子百家與三教九流相差無異,唯一不同的是,諸子百家裏還有一位“小說家”,又稱“九流十家”。

說完了這些,更有助於大家弄懂何爲上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顧名思義都是儒教、道教與佛教,屬不同宗教文化概念。上九流脫胎於原始宗教,上古夏商周時期,古人沐浴濡身之行,舉行各種齋戒祭祀典禮,以示虔誠。負責主持祭祀的神官,享受世人的頂禮膜拜。

春秋與戰國時期,孔子開創儒家文化,儒教是中華民族土生土長的宗教派別,也是漢民族特有的傳統宗教。其核心思想儒家文化,被歷朝歷代的君主奉爲統治萬民的不二法門。

道教與佛教一樣,被許多君王所推崇。故此,上九流代表的是一種宗教信仰,並不等同於具體職業劃分。

中九流與下九流差不太多,根據9種不同社會背景的職業,確定9種身份。9種身份排序會有變化,中九流與下九流大多隸屬僧道尼、秀才、醫生、畫家或媒婆、娼妓、藝人。

這些人根據身份地位不同,其中又有分門別類的劃分。中九流、下九流,代表着封建社會上等人歧視下等人的糟粕陋習。

三教九流是什麼意思?到底有何具體出處? 第2張

仔細探究中九流與下九流包含的職業與不同身份的人,我們就不難發現,懸壺濟世的醫生,飽讀詩書的秀才,在封建社會都被劃分爲二等人。那些打把式賣藝,家中一貧如洗,又無任何功名在身的剃頭匠、裁縫、娼妓、戲子等,更是擺不上臺面。

歸根結底,封建社會因宗教信仰干預,長期以往的“君權神授”思想作祟,使得“天下之大,莫非王土”,這種以自我(帝王)爲中心的價值觀蔓延開來。

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現代社會講究人人平等,大部分人可以享受同等資源。舊社會尤其是封建時期,大部分的資源,被上九流所霸佔壟斷。中九流與下九流的人每日只得苟延殘喘,仰仗別人鼻息生活。

這,就是古人爲何要弄出所謂三教九流的陋習的根源。

最後再來聊聊,戲子藝人爲什麼也被劃分爲下九流?

在絕大多數版本的下九流中,的確都有戲子的存在,與流浪乞丐、媒婆、牙婆一樣,同屬下九流。

簡單來說,能被歸納爲下九流的,無一不是作奸犯科之人。戲子或那些民間藝人吃的是開口飯,他們掌握一定生存技巧,老老實實做人,但爲何戲子藝人與人販子、乞丐等同樣都被歸納爲下九流呢?

在古代,戲子或民間藝人等同於工匠,其地位是古代的樂師和宮廷藝人之類的身份沿襲而來。中國是以農爲本,儒家十分歧視從事體力,以及居無定所性質的工作者。

那樂師或工匠地位不高,便會受到歧視。到了明清時節,藝人與戲子則是被劃分爲下九流。

說白了,下九流裏所有的職業並非都是作奸犯科。因爲封建時期社會制度的不平等,扼殺了大部分人的自由,連宗教信仰與思想都要被當權者所左右。

三教九流是什麼意思?到底有何具體出處? 第3張

到了民國時期,舊社會中的種種陋習,已被摒棄。革命先驅陳獨秀曾說過:“演戲事,與一國之風俗,教化極有關係。”

由此可見,戲子與藝人的地位得到提高。而下九流裏所有職業,除惡人、歹人之外,都能算得上是正當職業,我們不該再用老眼光,對他們有所歧視。

也就是說,三教九流並不代表具體職業或其身份背景,指的是學術或者教派劃分。只是後來有人故意貶低戲子、秀才、老師等職業,所以又劃分爲中九流與下九流,成爲泛指舊時下層社會闖蕩江湖從事各種行業的人。

三教九流的劃分與發展研習規律,暗合時代發展縮影。到了新社會,人人追求公平自由,無論什麼職業,皆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老話說的三教九流,已不適合當今社會,這個詞語帶有極其嚴重的封建色彩。

畢竟下九流裏不全是壞人,而上九流裏也一樣不全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