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歷史上宰相和丞相有何不一樣?它們的區別在哪?

歷史上宰相和丞相有何不一樣?它們的區別在哪?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宰相和丞相有什麼區別大家都熟知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丞相”和“宰相”雖然都是輔政重臣,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因而很容易被人弄混。但實際上,宰相和丞相有着本質的區別,其中宰相是對輔佐君王總理全國政務的最高執政官的泛稱,而丞相則是具體的官職,也就是說宰相包含了丞相。具體到明朝,朱元璋廢除的其實僅僅只是丞相制度,明朝中後期的內閣首輔,實際上仍可稱之爲宰相。

宰相和丞相不可混爲一談,兩者有着本質上的區別

“宰”有主持之意,“相,助也”,原爲“輔佐”、“襄助”之意,後引申爲輔助君主管理政事者。作爲輔佐君王的最高執政官的泛稱,“宰相制度”其實要遠遠早於“丞相制度”,而隨着歷朝歷代官僚制度的改革,“宰相”也分別代表着不同的官職。

歷史上宰相和丞相有何不一樣?它們的區別在哪?

“宰相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的家臣宰執,彼時實行以王位爲首的等級貴族聯合專制制度,通常由巫史和公卿等貴族擔任君王的顧問,從而參與決策,協助管理國家事務,例如商朝伊尹擔任的“尹”、西周周公擔任的太宰,都可被稱爲宰相。

春秋以後,隨着世卿世祿制的崩潰,一些國君爲防止貴族擅權,開始起用地位較低的家臣或士大夫管理國家政務,此後各國陸續設立“相”職,但因各國官僚制度不同,稱呼也各有不同,例如楚國的“令尹”、宋國的“大尹”、吳國的“太宰”、齊國的“相”、韓趙魏的“相邦”、秦國的“大庶長”和“大良造”,都可被稱爲宰相。

而丞相制度最早的起源,目前有史可考的,最早出現在秦悼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初置丞相,樗裏疾、甘茂爲左右丞相”(《史記·秦本紀》)。而丞相制度的真正確立,則是在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爲推行中央集權統治,創立了全新的“三公九卿”制度,正式設立丞相職位。

如上所述,“宰相”作爲對輔佐君王總理全國政務的最高執政官的泛稱,歷朝歷代的最高決策者其實都可以被稱爲宰相,如此後漢朝的相國、丞相、尚書令,隋唐的“三省”最高長官,宋朝的中書門下平章事、參知政事、左右僕射、太師、平章軍國重事,元朝的左右丞相和參知政事,明朝的內閣首輔,清朝的內閣大學士(初期)、軍機大臣、內閣總理大臣(清末)均可被稱爲丞相。

綜上所述,宰相制度從早期的商周到清朝末期,幾乎貫穿了我們整個古代歷史;而丞相則不同,丞相作爲具體官職,其實只在秦、西漢、元、明(初)時期,以及三國、東晉、唐、南宋等時期短期存在過。

正所謂“掌丞天子,助理萬機”,丞相自設立之日起,由於需要協助皇帝管理一切軍國大事,所有官員處理國家事務,都需要經過丞相,因而丞相實際上就是百官之首。而對於皇帝來說,他需要獨掌大權、乾綱獨斷,而不希望有人權力大到足以對抗自己,這就使得皇權和相權始終存在矛盾。

歷史上宰相和丞相有何不一樣?它們的區別在哪? 第2張

對於無心處理政事,只醉心於玩樂的皇帝來說,他們對於丞相權力集中,全面負責國家政務並不反對,可對英明神武、雄才大略的帝王來說,他們需要的是俯首稱臣、聽命行事的丞相,而並非自作主張。因此,漢初雖然延續了丞相制度,但丞相之位不僅更換頻繁,而且權勢受到極大限制,例如漢武帝不僅設立了尚書檯分解丞相權力,而且其在位期間先後任用的13位丞相更是大多不得善終。

此後,隋唐則直接將丞相的權力一分爲三,從而形成“三省六部制”;宋朝更是直接將“官”和“職”分爲了兩部分,官員品級顯赫卻不等於擁有實權,而擁有實權者又不一定位高。直到元朝時期,以中書省統領朝政,重新設立丞相職位,權力才得以再度集中。

明初沿用元朝制度,仍以中書省總領百官,設左右丞相總領朝政,而胡惟庸在擔任丞相期間,遍植朋黨、打擊異己,迅速引起了朱元璋的警覺,再加上其在職期間多有違法之事,朱元璋於是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廢除中書省,由皇帝直接統領六部,並規定此後朝廷不得再立丞相,使得皇權進一步得到加強。

明中後期內閣首輔便是宰相,其權力甚至遠超丞相

相權雖然與皇權始終存在矛盾,但丞相在分走皇帝權力的同時,也分擔了相當大的工作量。朱元璋丞相丞相制度後,雖然使得皇權進一步強化,但同時也極大加重了皇帝的工作量,即使朱元璋這樣的工作狂,也根本沒有辦法做到事必躬親。

由於工作量實在太大,朱元璋在廢除丞相後不久,便不得不在同年九月又設立了四輔官幫助自己,以儒士王本、杜佑、龔斆爲春官,杜教、趙民望、吳源爲夏官,秋、冬官由春、夏官兼任。之後又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撤銷了四輔官,改設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用來輔佐自己處理政務,這實際上已經是內閣的雛形。

歷史上宰相和丞相有何不一樣?它們的區別在哪? 第3張

明成祖朱棣繼位之後,正式組建內閣,以解縉、胡廣、楊榮等入午門值文淵閣。內閣制度下,內閣大學士只有議政權,而決策權則牢牢的抓在皇帝手中,行政權則被交給了六部,地方三司也直接對六部負責。正所謂“閣臣之預務自此始,然其時,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諸司奏事,亦不得相關白”,此時的內閣只作爲皇帝的祕書部門存在,權重但位輕,相對於此前的丞相,權力已經有極大削弱。

內閣制度的形成,也使得明朝形成了特殊的“票擬製度”,從而保證權力的順利運轉。也就是凡是遇到軍國大事,首先由內閣根據實際情況擬定幾條意見,寫在票簽上,然後與奏摺一起呈送皇帝批准,這個過程被稱爲“票擬”。皇帝則只需要從內閣擬定的意見中挑選一條作爲最終意見,以紅字進行批示,這被稱爲“批紅”或“硃批”。

因此,最初的內閣大學士,其實只負責提供意見,其權力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最終仍表現在“票擬”被採納的程度上。然而,到了明仁宗時期,因楊士奇、楊榮乃是東宮舊臣,深受自己信任,因而這兩人不但得以入閣,且均兼有尚書職位,這就使得內閣在擁有議政權的同時開始擁有了行政權,再加上其深受皇帝信任,甚至擁有了一定程度的決策權。

這種情況曾在明英宗和明憲宗時期有過短暫反覆,但文官集團崛起的大趨勢卻已經無法扭轉,到明孝宗時內閣權力再度加強,劉健、李東陽、謝遷等人不僅得以入閣,而且實際上已經成爲了百官之首,已經足以與皇權對抗,這點在正德年間體現的淋漓盡致。

到嘉靖時期,明世宗朱厚熜改華蓋殿爲中極殿,謹身殿爲建極殿,將大學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書之前,內閣大學士的地位也開始迅速拔高。而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權臣嚴嵩任武英殿大學士後,專擅朝政二十餘年,內閣除了沒有最終的決策權之外,權力已經完全與從前的宰相別無二致。

歷史上宰相和丞相有何不一樣?它們的區別在哪? 第4張

歷經嘉靖、隆慶兩代發展,到萬曆早期時,由於皇帝年幼,身爲帝師的張居正不僅足以影響皇帝的決策,再加上代爲批紅的宦官馮保也與張居正關係不錯,於是內閣首輔張居正便把自己的意見授意他人,寫成奏章,再由自己“票擬”贊同,最後再由皇帝同意。如此一來,大臣的“奏章”,閣臣的“票擬”,皇帝的 “批紅”全部操之於張居正之手,內閣權利達到頂峯。

事實上,到了萬曆初年張居正執政時期,張居正的改革讓內閣成爲政府運轉的中樞,身爲內閣首輔的張居正權力不僅遠超丞相,而且實際上已經接近於現代首相的地位。

如上所述,從明朝中後期開始,內閣首輔實際上就是統領百官、執掌天下的宰相。也因此,朱元璋其實僅僅是廢除了丞相制度,而未能徹底廢除宰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