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宰相和丞相只相差一個字 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古代宰相和丞相只相差一個字 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3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宰相和丞相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古代的宰相和丞相到底有什麼差別?

宰相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名詞,但是在中國古代的時候還從來沒有成爲一個正式的官稱。商代的“宰”只是王室內廷總管,“相”在周代也僅僅指讚譽禮儀之人。先秦時代有的人已經用宰相連稱了。《韓非子顯學》:“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起於卒伍。”這裏的宰相只是泛指掌握朝中權證的大臣,跟後世以宰相作爲輔佐天子,統領百官的最高行政長官是不同的。

古代宰相和丞相只相差一個字 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秦漢以後歷朝都有宰相制度。秦漢設置的有丞相,三公。唐宋有三省長官以及同平章事,明清也有內閣大學士,都可以稱之爲宰相。歷朝歷代的宰相制度,都有沿襲又有改革。但是其間的發展變化有一個基本規律,那就是皇帝不斷地用分權或者用內廷私人機構來掣肘宰相,當後者取代原來宰相的職權時,又會收到皇帝新的私人機構的制約。

漢朝的時候以中朝尚書制約外朝丞相,唐代五代的時候用翰林學士樞密使分割宰相職權,明代用內閣大學士取代中書職權,清代的時候用參謀性質的軍機大臣架空內閣,這就是歷史上幾個比較有名的例子。宰相制度的變化,是一種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再分配的表現形式。

古代宰相和丞相只相差一個字 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第2張

和秦漢的丞相制度相比,唐代的宰相制度在“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這一根本權力職責上並沒有什麼變化,但是在許多具體制度上卻有着明顯的唐代特點。秦朝以及西漢初期的時候,宰相一般只有丞相一人,而到了唐代,宰相變成了一個集體班子。

唐代以三省長官爲相,又或者用別的官作爲宰相。其中有正宰相,還有使相。秦漢時期的丞相府是唯一的宰相機關,到了唐代則“以三省爲宰相之司存”,卻又有政事堂(中書門下)議政處各自分配;秦漢時期的丞相職權十分廣泛,而唐代的宰相職權就小得多了。

唐初的宰相制度直接沿用隋朝的,而隋代的宰相制度又基本上總結了漢魏以來宰相制度的變化。

兩晉南北朝時期,尚書、中書、門下、三省依次擺脫了宮官的束縛,漸漸獨立出來,各自爲政。東漢的尚書令、曹魏的中書令以及西晉南朝宋齊樑陳的侍中,也先後實際掌握宰相的職能。但是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在名義上仍然可以用作宰相。這時候的的三公都有自己的政治機構和屬官,也有一定的職權,但實際上了可以說是宰相名號和職權已經分離了。

隋文帝即位後,在官職制度的整頓上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便是廢除三公機構,實行三省六部制,爲三省長官的宰相職位正名。“文帝廢三公府僚,令內史令、納言知政事,遂爲宰相之職。”—《唐六典》,其中內史令便是中書令,納言即爲侍中。

三公廢除了府僚,而且又沒有獨立的辦公室,於是他們的行政關係便撥到了尚書省的名下。就隋唐時代的實際情況而言,三公不過是親王的榮譽稱號或者是包括宰相在內的大臣的加官,並沒有實際的權利了。於是三省長官成了名副其實的宰相。

古代宰相和丞相只相差一個字 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第3張

唐代的宰相制度繼承於隋朝,但是後來有了很大的改革變化。武德一朝三省長官併爲宰相。但是南北朝以來,尚書令已經不輕易授予別人了,隋文帝的時候尚書令便是身爲皇子的楊廣,楊廣時期又因爲楊素幫忙謀朝篡位有功內授予了尚書令,實際上都是一種榮譽稱號。所以隋朝是以左右僕射爲尚書省的實際長官,有宰相之稱。

武德貞觀年間,左右僕射不僅是尚書省的實際長官,並且與中書令、侍中一起成爲了宰相,而且在衆位宰相之中還穩穩佔據首席。例如武德朝的裴寂,貞觀時期的房玄齡、杜如晦都是因爲任職僕射而手握大權。

到了貞觀年間又有了“參議朝改”“參知政事”“專典機密”等一些名號,用來做宰相做的事。如貞觀三年以魏徵爲祕書監,“參預朝政”。還有就是給一些老資歷的功臣元勳授予“平章事”或者“同三品”的名號,參議軍國大事,也有宰相的職權。

宋代的宰相制度和唐代的差不太多,這裏就不做過多敘述。明代胡惟庸案過後,就廢除了宰相制度,用內閣代替“宰相”的職能,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到了清代的時候,又在內閣之外設立軍機處,都有宰相的職能。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