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元朝與明朝之間存在的韓宋政權,是如何建立的?

元朝與明朝之間存在的韓宋政權,是如何建立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元朝和明朝,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元朝之後是明朝,這是基本的歷史常識,但鮮爲人知的是,元明之間其實還有一個小王朝,竟是宋徽宗九世孫所建!

靖康之難中,宋徽宗與諸多兒子被俘至北方,留在南宋的後裔又經歷宋元之戰亂局,多已隱姓埋名,偏居一方,讓人難覓蹤跡。然而,元朝建立之後70多年時,宋徽宗的八世孫不願苟且偷生,決議反抗殘暴的元朝,最終由九世孫重建了一個“小宋朝”,還存在了十二年!

馬背上的民族能打天下,卻真不會治天下。元朝建立之後,由於統治手段過於粗糙、粗暴,針對南宋地區過於壓迫,於是南宋故地大小起義一直此起彼伏,其中一個叫韓山童的農民,拉開了一場波瀾壯闊的起義序幕。

韓山童,生於趙州欒城(今河北欒城)一信仰白蓮教的家庭,成年之後一邊務農,一邊傳播白蓮教,宣傳“彌勒降生”、“明王出世”,主張推翻元朝統治,並結識了安徽阜陽人劉福通。所謂白蓮教,是南宋初年崑山人茅子元所創,崇奉阿彌陀佛,後來在宣教時,與明教、彌勒教、道教互相滲透融合,因此纔有白蓮教聲稱“彌勒佛下生”、“明王出世”等說法,元朝義軍多次利用白蓮教起義,金庸小說裏朱元璋與波斯明教關係其實是謬誤。

當時,元朝社會矛盾極其尖銳,特別是變鈔(大量發行紙紗)、開河(開黃河新河道)後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1351年,元朝強徵15萬民工修築黃河堤壩,韓山童、劉福通等決定利用這一時機發動起義,先是散佈民謠“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後又暗中鑿刻一獨眼石人,背上刻有“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幾個字,並將之埋在黃陵崗附近的河道里。這一年四月,民工挖出獨眼石人,消息不脛而走,大河南北,人心浮動,於是韓山童與劉福通趁機發動起義。

元朝與明朝之間存在的韓宋政權,是如何建立的?

五月初,韓山童與其信徒劉福通、杜遵道、韓咬兒等,聚衆三千人於潁州(今安徽阜陽)潁上縣,殺黑牛白馬,誓告天地,準備起義。

領導吃飯開會都要說兩句,古人舉事也要寫一篇文章表明立場,韓山童發佈一篇檄文,內容主要有:“蘊玉璽於海東,取精兵於日本。貧極江南,富誇塞北。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與此同時,韓山童還自稱宋徽宗八世孫,劉福通與其同夥杜遵道、羅文素、盛文鬱等也宣揚“韓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孫,應當掌管中原”。

韓山童是不是宋徽宗八世孫,誰也不知道真相如何,後世學者推測,韓山童之所以這麼說,或是因爲元朝“貧極江南”,南宋故地的“南人”地位最低,屬於第四等人,受盡壓迫對元朝統治者非常仇恨,又心懷故宋,因而韓山童用“復宋”來迎合漢族人民的民族感情,號召羣衆投入反元武裝起義。

不料消息走漏,韓山童等聚集一起宣誓起義時,地方官接到密報,突然派兵前來鎮壓,韓山童被捕犧牲,妻子楊氏與兒子韓林兒逃到武安山(今江蘇徐州境)躲藏起來,劉福通等衝出重圍,重新聚合起義軍,於五月初三日佔領潁州城,點燃了元末農民大起義的烽火。因爲這一支義軍打紅旗,頭扎紅巾,又稱作“紅巾”或“紅軍”,又因焚香聚衆,又被稱作“香軍”。

元朝與明朝之間存在的韓宋政權,是如何建立的? 第2張

元末義軍中,劉福通是一位被嚴重低估的英雄,元朝至少一半主力部隊是被他殲滅,爲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明玉珍等崛起掃清了障礙。

佔領潁州城之後,劉福通隨即進軍河南,紅巾軍連克數十城,“橫斷豫南”,這一年九月,劉福通又揮兵南進,相繼攻佔汝寧府、光州、息州,義軍勝利壯大,隊伍擴充20萬衆。

1352年,劉福通率紅巾軍先後大敗元軍主將赫斯虎赤,斬元大將鞏卜班,擊敗帖木兒30萬精銳之師,屢戰屢勝,威震元廷。北伐之前,劉福通多次擊敗元朝名將與精銳。

1355年,紅巾軍劉福通找到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立他爲帝,號稱小明王,建都亳州,國號宋,改元“龍鳳”,紅巾軍起義再次進入高潮,汴梁以南的鄧、許、嵩、洛諸府州皆爲紅巾軍所佔有。

此後三年,劉福通紅巾軍三路北伐,進逼陝西、山西、河北、北京等地,元廷震動。1358年,劉福通攻破了汴梁,宋政權遷都於此。北方紅巾軍雖未攻克大都,但東自山東,西至甘肅,北達遼陽,南方江淮、荊楚、巴蜀,所在兵起,勢相聯結,宋政權勢力出現鼎盛局面。可惜的是,由於三路北伐大軍各自爲戰,互難支援,相繼失利,元朝最後一個名將察罕帖木兒橫掃中原,劉福通紅巾軍黯然落幕。

元朝與明朝之間存在的韓宋政權,是如何建立的? 第3張

當時,紅巾軍系統有四支力量:一是劉福通,二是郭子興,三是徐壽輝,四是王權與孟海馬。

郭子興去世,韓林兒任命郭子興之子郭天敘爲都元帥,張天祐爲右副元帥,朱元璋爲左副元帥。當時朱元璋孤軍守城,而韓林兒因自稱宋朝後裔,四方起而響應,於是朱元璋便用其年號以號令軍中。後來,朱元璋攻佔了南京,改用黃旗,但名義上仍屬於紅巾軍,仍承認自己是韓林兒的“大宋”屬下。1364年元旦,朱元璋被百官推舉爲吳王,建百官司屬,仍以龍鳳紀年,以“皇帝聖旨,吳王令旨”的名義發佈命令。但直到韓林兒死後第二年,朱元璋纔將這一年定爲吳元年,在此之前一直仍以韓宋“龍鳳”紀年!

徐壽輝是賣布出身,活躍於長江中游地區,我們熟知的陳友諒、明玉珍都是他的部下。1351年10月,攻佔蘄水(今浠水)之後,徐壽輝被擁立爲帝,國號天完,但還有一說法是建國號爲“大宋”。

王權與孟海馬起於襄陽,後來王權向北發展,稱爲北鎖紅巾軍,孟海馬向南發展,稱爲南鎖紅巾軍,這兩支紅巾軍依然尊韓林兒爲帝。

總之,紅巾軍系統中,除了徐壽輝稱帝之外,其他三支勢力都奉韓林兒爲帝,視己爲“宋人”。

元朝與明朝之間存在的韓宋政權,是如何建立的? 第4張

1363年,張士誠部下呂珍包圍安豐,城中人相食,小明王哭泣,劉福通遣人求救於名義上是韓宋政權江南行省丞相的朱元璋,後來朱元璋親自率軍救援。韓林兒脫困之後,朱元璋本想將他安置在南京,準備“設御座奉韓林兒”,劉基說“彼牧豎耳,奉之何爲!”密陳“天命”所在,朱元璋領悟,於是將韓林兒安置於滁州,營建宮殿讓他居住,更換其左右宦官侍從,待遇甚厚。

1366年,韓林兒死去,錢謙益的《國初羣雄事略》記載“十二月,宋主小明王韓林兒殂”,沒有說明死因。而《明史》中記載“明年,太祖爲吳王。又二年,林兒卒。或曰太祖命廖永忠迎林兒歸應天,至瓜步,覆舟沉於江雲”,認爲可能是朱元璋指使廖永忠殺死了韓林兒。

筆者認爲,朱元璋謀殺韓林兒的可能性較小,因爲韓林兒對朱元璋沒有一絲威脅,完全可以通過禪讓方式達成目標,指使廖永忠將之“覆舟沉於江雲”,不僅敗壞名聲,而且也不利即將到來的北伐大業。

總的來說,韓宋政權雖然僅僅存在十二年,但對元明兩代都非常關鍵,是元朝的掘墓人,是明朝的護佑人。《國初羣雄事略》認爲“元之不能以匹馬、只輪臨江左者,以有宋爲捍蔽也。韓氏君臣非特有功於中國,其亦大有功於我明也乎!”韓宋一度幫助朱元璋“遮風擋雨”,讓朱元璋在弱小時沒有遭遇元廷重擊,就是因爲“以有宋爲捍蔽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