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在古代獲取功名後就能當官嗎?科舉制度流程是什麼樣

在古代獲取功名後就能當官嗎?科舉制度流程是什麼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科舉制度流程如何,接下來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科舉制是一項劃時代的創舉,它雖然不是古時唯一的入仕渠道(在一些朝代,權貴有“恩蔭”這一快車道),但卻幾乎是尋常人在和平時期改變命運、出人頭地的唯一機會

所謂學而優則仕,封建統治者設立科舉制的初衷,就是爲了爲王朝選拔官吏,但並不是每一級功名都能當官。這一制度就像一個設計精密的遊戲,吸引人們趨之若鶩、一級級的爲達到更高目標而埋頭猛練。至於其難度,在筆者看來,如今的高考、公務員考試在它面前都像小兒科。

按照如今史學界公認的結論,科舉制創立於隋代,並在後世逐漸發展完善。在每個朝代,科舉考試的程序、內容其實並不一樣,下面以基本定型的明清爲例,系統梳理下這一制度的基本套路。

首先說明一點:科舉分爲正科、恩科。顧名思義,前者是常規舉辦的科舉;後者出現於宋朝及後世,指的是朝廷遇上重大喜事時增加的一次考試,讓廣大士子多了一次機會,是皇恩浩蕩的體現,所以稱爲恩科。

咱們都知道,正式的科舉考試等級分明,由低到高分爲鄉試、會試、殿試三級。但想要參加最低級的鄉試,必須先獲得秀才的資格,這就是傳說中的童試。

但童試並沒有它的名稱看起來這麼簡單,它分爲縣考、府考、院考三大步驟,每三年舉行兩次。名額也非常有限:大縣約三四十名,中縣二三十個不等,小的縣只有十多個。這比如今的高考錄取名額其實少了許多。

在古代獲取功名後就能當官嗎?科舉制度流程是什麼樣

縣考(縣試)大多在二月舉辦,參與者首先要前往所在縣的禮房報到登記,填寫姓名、年齡、籍貫、家族履歷等資料,跟現代社會差不多。爲了避免出現冒名頂替、虛假信息等現象,報名者還要取得本縣生員的擔保;此外,在守孝期間是不能報名的。

在報名手續完成後,縣考正式開始。場地由所在縣衙提供,主考官當然是知縣大人。縣考一共分爲五場,前三場分別是:正場、初復、再服,第四、五場都叫連復。至於考試內容,主要包含八股文、詩詞歌賦、經綸、駢文等等,難度比如今大得多。

縣考第一名,被稱爲“縣案首”。只有通過了縣考,才能參加隨後的府考;未能通過的,不好意思,請打道回府。

府考也叫府試,基本在四月舉辦,也要像縣考那樣登記信息、找人擔保。相應的,主考官變成了知府。

府考分爲三場:帖經、雜文、策論,考覈的內容分別對應記憶能力、寫文章水平、對政治事務的見解。府考第一名,稱爲“府案首”,只有通過府試才能參加院試。

院試也叫章試,當然也免不了登記、擔保等手續,主考官變成了各省的提督學政(相當於明代的“提督學道”),考試場次再次精簡,分爲正場、複試。

院試第一名,稱爲“院案首”;只有通過院試,童生才能成爲生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秀才”,可以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如果不能通過,那就永遠是童生,不管年齡有多大)

由此可見,想要成爲秀才,其難度已經不低於如今的高考。所以咱們可不要動不動稱呼“窮酸秀才”,對於這種古代的“大學生”,咱們要保持基本的尊重~

在古代獲取功名後就能當官嗎?科舉制度流程是什麼樣 第2張

成爲秀才/生員後,不僅具備了參加正式科舉的資格,身份也已經跟普通老百姓不一樣了。

但他們並不能當官,只是可以自己開設學校、教育童生,也就是能夠授業傳道解惑、由此賺錢維生了。不過,秀才想要參加下一級的鄉試,還得經過由學政組織的歲考、科考。

鄉試每三年一次,每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舉辦,所以也稱爲“秋闈”。它由各省組織,分爲三場,第一場考覈生員的四書五經知識,一共要寫七篇八股文!每篇字數至少要超過200。看起來篇幅不長,但咱們要明白,那可是文言文。

第二場則是考“試論”,也要完成七篇文章,內容相當於如今的公文寫作,每篇文章也在300字以上;

第三場則是五道試策題目,目的是爲了考察生員是否瞭解時政要聞,對國家大事是不是具備清晰的認知和見解。

鄉試第一名是解元、第二名亞元,第三至五名爲經魁。

通過鄉試的秀才就成了舉人。但是,成爲舉人並不意味着就能直接當官,而只是具備了當官的資格,並且可以參加下一年舉辦的會試。

鄉試的通過難度、舉人功名的珍稀程度,可以參考“范進中舉”。而下一年的會試難度自然更是水漲船高。

會試一般在鄉試的第二年春季舉辦,所以也叫“春闈”,組織方是國家級的禮部。它也分爲三場,每三天一場,考試內容跟鄉試大同小異。

在古代獲取功名後就能當官嗎?科舉制度流程是什麼樣 第3張

通過會試後,舉人就升級成了“貢士”,第一名則稱爲“會元”。只有具備了貢士資格,才能參加由皇帝組織的殿試。

殿試既然是由天子舉辦,那規矩自然跟之前的考試不一樣。其全部流程都在一天內完成,在考試之前,先要經過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必須按部就班的流程,其後才下發由皇帝親自出的考試卷。

考試內容只有一項:策問,可以理解爲回答有關政務、經學的問題,篇幅大多在2000字左右,想要獲得較高評價,不僅要言之有物、辭藻過硬,字也要寫的非常漂亮。

殿試發佈結果後,通過的人員分爲三等,也就是一、二、三甲,一甲就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大多在100多名,三甲200多,這些人都被稱爲“進士”。

以上都是文化類的科舉內容和流程,在大多數朝代還有武科,流程也包含童試、鄉試、會試、殿試,考試內容不僅包含騎、射等個人技能,還要考覈與試人員對各類傳統兵法的掌握與理解。

嚴格來說,古代的科舉不是今天的高考,它的目的不是爲了選拔學生,而是爲了遴選官員,所以更類似於今天的公務員考試。但是,當上了舉人、貢生、進士,並不意味着就能直接當官,他們只是獲取了功名、具備了當官的資格。

那麼,各級功名有什麼好處呢?

先看看入門級的秀才。秀才不可能當官,他與老百姓的區別在於能享受很多優待,比如屋門可以比尋常人高三尺,所戴的帽子也跟尋常人不一樣,會多一個頂子;見了縣太爺,秀才不需要下跪,就算他犯了罪、需要動刑,那也得先行上報政府、革去了功名才能對其下手。

舉人這一稱呼來源於“舉孝廉”,所以這一身份可以理解漢、魏的孝廉。舉人具備當官的資格,但機會比較渺茫;想要提高入仕的機率,只有繼續參加會試、殿試。

在古代獲取功名後就能當官嗎?科舉制度流程是什麼樣 第4張

貢生跟舉人也差不多,而最高級的進士就比較特殊了,一甲大多進入翰林,二、三甲可以經過專門的考試,擔任給事中、中書、國子博士等中央職務,或者到地方州縣當官。

從難度上來說,科舉制度比今天的高考、公務員考試難得多。據不完全統計,在科舉制延續的上千年中,歷朝歷代共由此選拔了上千萬名官員,其中的進士只有十多萬,可見其難度有多高。

在作用和意義上來講,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選拔人才的一大里程碑式革命,相對於容易形成階級固化的察舉制、九品中正制,它讓大量寒門知識分子獲取了進入仕途、甚至拜相封侯的機會,培養了無數青史留名、功勳赫赫的傑出人才。在絕大部分時期,這一制度無疑是進步、積極的,也是中國古代長期領先於世界的人文和制度保證。

但隨着封建制度的演變,科舉制的內容和形式逐漸僵化、脫離於時代,演化成“爲了考試而考試、爲了做官而考試”,不但不能促使社會進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爲了束縛思想、禁錮思維的反動工具。

這說明,任何制度都是一定時代特徵的產物,想要保持生命力,必須與時俱進、不斷革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