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李斯爲什麼否定分封制,而堅定推行郡縣制呢?

李斯爲什麼否定分封制,而堅定推行郡縣制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斯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李斯,原本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但是因爲不甘於現狀,希望能夠擁有一番事業,於是辭去原本的官職,找到荀子學習帝王之術,即輔佐君主的才能。學成之後來到秦國,幫助秦始皇統一天下。完成統一後,李斯與衆臣在實行怎樣的管理制度上面產生了分歧,其他很多官員認爲,分封制應該沿襲下來,說白了,就是想要自己分得一塊土地,但是當時是廷尉的李斯堅持認爲,分封制堅決不能推行,應該改爲郡縣制。那麼,爲什麼李斯要這樣堅持呢?

李斯爲什麼否定分封制,而堅定推行郡縣制呢?

先來看看,很多大臣們堅持的分封制。分封制度的起源已經模糊了,但是很著名的應該就是西周初期分封諸侯的事情。周天子把整個國家的土地和人民分給王族、功臣以及先代的貴族們,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的小國家,但是必須要向周天子貢獻財物,出兵的時候要隨同征戰。這樣做的好處很明顯,分封出去的國家該怎樣管理,那都是諸侯的事情,周天子不用操心,也就相當於是權力下放。但是壞處也同樣很明顯,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時刻保持對周天子的敬畏之心,時間一長,難免跑出來幾個不忠的人,畢竟自己也擁有自己的國家,吞併一些小國家,擴大疆域增加人口提高勢力,誰不想這樣做。

於是,西周的分封帶來的結果就是東周列國你爭我打,分封制面臨崩潰,諸侯爭霸,全然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裏。因此,很多人在提到東周的時候,都是有些懵的,完全不知道東周有什麼,但是一說起春秋戰國,馬上就不一樣了,最不濟也知道戰國七雄秦國統一的歷史。由此可見,分封制給周王朝帶來的到底是什麼。

在這裏就說兩個歷史事件。一個是春秋時期楚王問鼎,楚莊王北伐,向周天子周定王的使者王孫滿詢問製作九鼎需要的尺寸和大小九鼎象徵着國家權力,楚莊王這一舉動,絲毫不掩飾自己取代周天子的心。儘管王孫滿說,沒有德行,有鼎也沒用,前代夏禹、商朝、周朝,哪一個不是因爲有德而前朝失德,鼎纔會轉移,天下易主。這話雖然讓楚莊王對不出來,但是他的野心和這個故事,卻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李斯爲什麼否定分封制,而堅定推行郡縣制呢? 第2張

另一個,就是秦國了。秦國從何而來?就是周王室分封的諸侯國啊。如果沒有周王室分封,就沒有最開始的秦國,更不會有後來一統天下的秦國,取代周朝建立秦朝。這樣的分封制,弊端可想而知。

再來看看郡縣制,也就是在中央集權的體制下,通過郡、縣兩級政權對地方進行統治。

縣制被認爲是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國,楚武王熊通是先楚熊坎的次子,奪得兄長熊旬的王位後自立爲楚王。三年之後,楚王渡江攻打西周在漢中佈置的重鎮,第一次失敗後回國養精蓄銳,吞併了周圍的國力衰弱但物資豐富的權國,改權國爲權縣。熊通命權王做了縣尹,權王哪裏願意接受這種從王變成縣尹的落差,於是私下召集兵馬發動叛亂。楚王熊通知道後馬上發兵平亂,將權王帶回楚國看管,又在權縣選拔人才做縣伊。這就是縣制的起源。

郡制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秦國,秦穆公嬴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被《史記》認定爲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九年(前651),晉公子夷吾即晉惠公,對秦國使者談到“君實有郡縣”,爲秦國設郡的最早記載,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關於郡制的記載。

到了秦始皇時期,他當然知道,分封制究竟有什麼樣的弊端,如果真的要用分封制,保不齊什麼時候秦朝就被另一個“秦國”取代了。因此,當大臣們都建議實行分封制的時候,秦始皇怎麼會不知道他們心裏想的是什麼,儘管所有人都對分封制沒有異議,他還是在朝堂上讓大家討論,也能看得出來,秦始皇其實根本不希望實行分封制。

李斯爲什麼否定分封制,而堅定推行郡縣制呢? 第3張

這個時候,還是廷尉的李斯就站出來了,陳數分封制的弊端,再用事實說話,郡縣制已經在一些地方試行,並且很成功,完全可以推而廣之。

秦始皇自然明白其中的差別,他非常贊成李斯的觀點,郡縣制也就這樣實行了。事實證明,郡縣制的確更優於分封制,對於中央集權優勢更加明顯。儘管後世唐朝廢除了郡縣制,改爲州縣制,但是從方法上來看,依舊屬於郡縣制度變體。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