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對於當時的韓信而言,他爲什麼要選擇接受胯下之辱呢?

對於當時的韓信而言,他爲什麼要選擇接受胯下之辱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韓信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縱觀韓信的一生,我們可以說他是可悲的,也可以說是隱忍又高傲。他的死是因爲他的高傲,而劉邦卻不能容忍這樣的人,但他最開始卻是隱忍的,即使遭受胯下之辱這樣在當時看來極其沒有氣節的事情,他也能面不改色。但其實,對於當時的韓信來說,他原本有着更好的選擇,爲什麼他卻要選擇走這樣一條很多人都恥於走的路呢?

韓信乃西漢開國功臣,齊王、楚王、上大將軍,後貶爲淮陰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戰術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爲兵仙、戰神。“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楚漢之時人們稱其“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可以說漢高祖劉邦的天下是韓信打下來的,這句話一點也不過分!

對於當時的韓信而言,他爲什麼要選擇接受胯下之辱呢?

淮陰人韓信,父母早逝,家境貧寒,名聲不大好,是有名的“蹭飯大王”,沒人推薦他去做官。種地又覺得太辛苦了,不想做,做生意拿不出本錢,也不會做,總的來說韓信是一個沒辦法養活自己的人,於是他常常跟着別人吃閒飯,特不招人待見,閒暇的時候讀讀書,讓人家覺得他是個知識分子,能少一點鄙夷。

當時下鄉南昌亭長見韓信非凡夫俗子,韓信曾經多次前往下鄉南昌亭長處吃閒飯,接連數月,亭長的妻子嫌惡他,一早把飯煮好,在牀上就吃掉了。開飯的時候,韓信去了,卻不給他準備飯食。韓信也明白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終離去不再回來。

後來實在太餓了,韓信就去了城下釣魚,有幾位老大娘漂洗絲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見韓信餓了,就拿出飯給韓信吃。幾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畢。韓信很高興,對那位大娘說:“我一定重重地報答老人家。”大娘生氣地說:“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這位公子纔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

淮陰屠戶中有個年輕人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的高大,喜歡佩帶刀劍,其實是個膽小鬼。”又當衆侮辱他說:“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於是韓信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滿街的人都笑話韓信,認爲他膽小。

對於當時的韓信而言,他爲什麼要選擇接受胯下之辱呢? 第2張

其實通過以上幾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韓信這個人確實不一般,儘管史書上並未記載韓信的背景如何,但是我們也可以通過蛛絲馬跡分析出來,韓信極有可能是個沒落貴族。首先是下鄉南昌亭長,初次見到韓信就覺得他並非凡夫俗子,由此可見韓信可能生的相貌不凡,而在秦朝末年,一般人家的生活水平不高,多多少少帶着一點奴性,而韓信不同,他不但相貌非凡,且氣質極佳,以至於亭長見到都能爲之傾倒,要知道相貌氣質是天生的,這可不是靠衣服就能修飾出來的!史書上也沒有記錄韓信聽了老太太的話是什麼反應,但我們據此可以推測,韓信家可能是貴族出身,讀過書,平時喜歡仗劍上街,不事農事,不懂經商,走到哪吃到哪,實在是太符合破落貴族的身份了。

那麼我們再回頭看一下,韓信爲什麼能夠忍受這樣的恥辱?如此我們也可以換一種說話,也即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忍受這樣的恥辱?這樣說可能太籠統了,我們先看看蘇軾在《留侯論》裏怎麼說的吧: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爲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匹夫見辱,拔劍而起”可能說的就是我這樣的玻璃心吧。

當然大丈夫和我們不一樣,他們“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仔細想來,能做到這一點很令人欽佩。這其實也就是在說,韓信在受胯下之辱之前,就是一個熟讀兵書深明大義的人。也就是說,是他這樣的人,在衡量各方面利弊後選擇了鑽胯;是他這樣的人,決定了他能夠承受胯下之辱。他當時具體怎麼想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假設他把這當做對自己的一次磨練呢?未嘗不可。

對於當時的韓信而言,他爲什麼要選擇接受胯下之辱呢? 第3張

其實古人特別推崇“器量”也推崇“忍”,所謂的“宰相肚裏能撐船”、“小不忍則亂大謀”說的也是這個道理。諸葛亮也說過“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如蘇軾所說真正有“大勇”的人,“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因此韓信是一個有大勇和大謀的人。那個屠戶在說出那句話的時候,其實韓信的人格已經受到了侮辱。他如果選擇逃走,此事日後必會一直爲屠戶所恥笑。更何況韓信不把胯下之辱當做一回事,他的態度豁達,格局高且大。他只是看的更遠而已。

再後來,各地農民紛紛起義。韓信最初在項羽部下從軍,卻從未受過重用。他一氣之下投到劉邦的麾下,仍然不得重用,他再次憤然離去,於是上演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歷史典故。蕭何極力向劉邦薦舉韓信的才能,結果被封爲大將。韓信果然是個將才,在每次征戰中屢建奇功,被冊封淮陰侯。後來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做了皇帝,反而猜疑韓信。韓信覺察到此事以後,便聯盟夏陽侯陳豨密謀造反。此事被蕭何識破,用計將韓信引誘到長樂宮中,被呂后斬首。成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就是出自此典故,這也是對 “生死一知己”的最好詮釋。

從沒落的貴族淪爲人人唾棄的平民,從軍不得志後又成爲了統領兵馬的大將軍,就在他一生繁華享之不盡的時候卻又被呂雉的陰謀詭計害死。縱觀史書,從沒有哪一名英雄如韓信一般,他用兵如神,戰必勝,攻必取,他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

從種種的跡象來看,韓信作爲秦末的沒落貴族,他跟劉邦的遊手好閒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距,即使沒落,韓信也完全可以憑藉着家族曾經的聲望某個差事,但是他偏偏選擇了一條另類的人生路,當所有人都覺得胯下是奇恥大辱的時候,他又滿不在乎。也許正是因爲這樣的特別,這樣的另類,這樣不同尋常的思考,才成就了一代戰神。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可以說他的一生極其富有傳奇色彩。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