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聲色貨利”真的是明朝亡國的原因嗎?朱元璋的治國舉措是怎樣的?

“聲色貨利”真的是明朝亡國的原因嗎?朱元璋的治國舉措是怎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元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說到開國皇帝時,朱元璋的排名似乎要靠後,想來和他的出身背景有一些關係。不過,這位皇帝在一些治國舉措上,還是有不少看點的。

先來說說“納妾”一事。

從周朝開始,中國的婚姻制度基本就定了型:一夫一妻多妾制。不過,不是所有人都擁有這樣的福利。妻妾成羣只屬於“王族”,隨着官階的遞減,後院的規模也會逐漸縮小。

自古以來,一個男人綿延家族子嗣是頭等大事,也成了古時婚姻制度的有力支撐。不過,到了明朝,朱元璋對“納妾”就做了一個明確規定:不是數量,而是年齡。

很多人爲何不願意看古籍,就是在於“斷句”問題。來看看原文的出處,其實,寫得很是明瞭,《大明律》中的“戶律”、“婚姻”項下,有一個“妻妾失序”,其中一句話是:

“其民年四十以上無子者方聽娶妾違者笞四十。”

意思不難懂,即:男子40歲還沒有兒子就得納妾,如果不滿足條件就娶妾者“笞四十”。其實,40歲對於今人來說實在不算什麼,讀完本科加上碩士、博士都30歲了。

但在古時,40歲可以說是爺爺的年齡,能不着急嗎?雖然,《大明律》修改了很多遍但這條始終都在,此律是洪武六年在《律令》的基礎上完善詳定的。

“聲色貨利”真的是明朝亡國的原因嗎?朱元璋的治國舉措是怎樣的?

“納妾”在古時看來應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爲何會被寫進了法典之中呢?

這也許和朱元璋早年“納妾”的事情有關,此事被寫進了《明大誥》。雖然,朱元璋那時還不是皇帝,但是,“身價”卻非同常人,多一房能算什麼大事?

但問題是,他納的是自己的“敵人”陳友諒的小妾闍氏。朱元璋破武昌後,滅了陳友諒,但卻看中了人家的小妾,就將其帶了回來。

過了幾年,朱元璋成了皇帝,開始反省自己當年的做法,認爲很是不妥,便將其昭告天下。當然,有人對朱元璋的此種做法很是不屑,認爲就是自己給自己找了個梯子下。

若不是出現在《明大誥》中,後人會有幾人知這段往事,頂多就是哪部野史中多了幾筆罷了。可能是朱元璋認識到了此事的“危害”,便連續發問“於斯之爲,果色乎?豪乎?”

其實,對於一位皇帝公開檢討自己私生活的勇氣,還是值得世人肯定的。

在《書·仲虺之誥》中有這麼一句話:“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

看來,朱元璋是想用自己的這段往事來教育大家,“蓋爲慕聲色貨利者數數,朝興暮敗。”可見,朱元璋想得很長遠,他不願意自己的子孫,乃至子民,爲了“聲色貨利”,最終,斷送了大明朝的江山或自己的前途。

只是,明朝建國時的底子實在太差了,當時的國家也很窮,於是,朱元璋就有了一個創意的想法,開放了“紅燈區”。看來,朱元璋很瞭解人性,知道他的做法來錢很快。正是由於他看得太透徹,所以,朱元璋給官員們下了很多“禁令”:大家要潔身自愛,不可去那些燈紅酒綠的場所,打板子還是小事,重者給你擼官,扔進大牢裏。

有人會聽嗎?就連“納妾”的事,都沒有幾人能真正做到,誰還真將此“規定”放於眼中?也就是朱元璋在位時,大家守着點規矩。因爲,他殺人太多、太狠,大家都很惜命。

“聲色貨利”真的是明朝亡國的原因嗎?朱元璋的治國舉措是怎樣的? 第2張

之後,等朱棣將皇宮搬到了北京城,原來的都城就成了大家娛樂場所。甚至,連後來的皇帝,都老是想着去江南看看。

然而,這些官員多少還顧着點“大局”,明面上不會太“胡來”,但私底下卻是變相助長了“包養”之風。不過,“包養”和“納妾”在本質上有着很大不同。

其實,“妾”在古時的作用,看《大明律》就很清楚,就是一個作用:傳宗接代。但是,幾經歲月的“變革”,“妾”就有了“聲色”的韻味。

想當年,朱元璋相中的小妾闍氏,絕對不是爲了“生子”,“色”的成份更大一些。不過,也有史籍說,年輕貌美的闍氏在成爲朱元璋的妃子後,很是受寵,日後不久便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叫朱梓,被封爲了潭王。

後來,朱梓起兵造反但沒成功,反而被朝廷發現了。之後,見大勢已去,朱梓放火焚燒了王宮,後在城牆上抱着自己的兒子跳城自盡了。朱元璋聽後大怒,不僅取消了朱梓的爵位,還削去了他的封國。可見,對於這樣的情況,朱元璋真是悔恨不已,怒氣難消。

朱元璋能坐上皇帝,肯定有他的過人之處。他能從自身“納妾”一事,看到“聲色誤國”,不知是巧合還是他故意爲之。後來,明末真的出現了一位“愛美人”的將軍吳三桂。之後,滿清過了山海關,最終,使得朱元璋如此艱難打下的江山,自此改了姓。

“聲色貨利”真的是明朝亡國的原因嗎?朱元璋的治國舉措是怎樣的? 第3張

那麼,“聲色貨利”真的是亡國的原因嗎?

縱觀中國的歷史,似乎是這樣的。但爲何在“三皇五帝”時期,就沒有此種現象?

若是朱元璋的子孫也如朱元璋一般時時檢討自己,沒準明朝真的能夠千秋萬代。可已經過去三百多年的歷史,再多的假設能有什麼用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