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明朝的“空印案”是怎麼回事?“空印案”是冤案嗎?

明朝的“空印案”是怎麼回事?“空印案”是冤案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明朝的“空印案”是怎麼回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我們否定了殺幾萬人的可能,其原因就在於朱元璋制定的處罰原則是:正印官殺,副印官、印務委員等棒打後發配。

如果,朱元璋是位說話算數的人,不對“行政部門”中的“徵稅人員”進行擴大化的話,從當時的省市縣(布政使司、知府知州、知縣)的數量上看,就根本不可能達到萬人。而且實際工作狀態中,又不是所有省市縣相關人員被殺。

明朝的“空印案”是怎麼回事?“空印案”是冤案嗎?

因爲對此沒有明確答案,我也不敢妄說涉不涉及。限於史料,想查到在洪武九年知府一層的資料就很難了。沒有資料空想就難了。

薛祥在洪武八年,“鎮物案”發生後,建造鳳陽宮殿的所有工匠都要被殺掉,正是他挺身而出幫助朱元璋少殺了數千鐵匠、石匠的工匠。他就沒有受“空印案”影響。但最終薛祥也沒有逃過朱元璋的魔掌,最終坐累“胡維庸案”被杖殺,天下百姓爲之搖頭嘆息。

詳見“李善長告密後朱元璋停止鳳陽建都,除鐵石匠外所有工匠被殺”(鏈接附後)。

從薛祥的經歷看,朱元璋在所謂的反腐過程中的問題太多,冤殺比重太重。

“空印案”是冤案確屬無疑,交公糧的程序問題太嚴重

因爲洪武九年1376年天象異變——星變,朱元璋要求天下人建言,建言內容非常多,包括方方面面。鄭士利因爲哥哥鄭士元(1334-1380年)擔任過河南懷慶府同知、湖廣按察司僉事等官職屬於副印官。按照朱元璋的規矩,被責打後準備發配。

那時,鄭士元正因爲“空印案”被投入監獄中。但他並非主印官員,鄭士利認爲把他的哥哥抓起來投入監獄是不對的,因此,藉助“星變建言”的機會向朱元璋投書。我們可以從方孝孺對鄭士利的記錄和《明史》去看他的上書。

明朝的“空印案”是怎麼回事?“空印案”是冤案嗎? 第2張

簡單地說,“空印案”就是各縣市省給國家交公糧,朱元璋時期的財政收入主體就是這些公糧和布棉茶葉馬匹等,因此非常重要。

縣交到市、市交到省,省派人拿着交多少的公糧的說明,也就是“印紙”來到部裏(戶部),一定要寫清楚:你交來多少粟子、多少小米等等,多少袋子兒、每個袋子多少斤都要寫清楚,不允許有任何不同,有你就得重新回去重新填寫再來戶部報批。戶部經過審覈蓋章、籤數字,然後,再由省派人拿回。

因爲,省府離南京戶部太遠,來往時間最短也要大半年。所以,爲了方便、快速工作,省裏就先行蓋章,但是數字卻不寫,等戶部查完了再填上。

朱元璋認爲:這裏面就給省裏的官吏帶來了貪腐的可能,我們考慮一下,這個確實呀。但問題是:凡有這種思想的人,大多是不懂實際工作的人。

明朝的“空印案”是怎麼回事?“空印案”是冤案嗎? 第3張

因爲,實際工作中:省裏和部裏的糧食量就不可能相同!

原因是什麼呢?那就是蟲鼠鳥撒等多方面“虧漏”。蟲子吃、老鼠啃、鳥啄、運載工具出現問題丟撒等等,這些都會造成糧食缺失,那實際情況交公糧勢必就是:縣最多、市次多、省再次、部合規。

比如吧,國家要求你交100斤糧食,省裏就得準備120斤、市裏就得準備130斤、縣裏就得準備132斤。這個糧食順訊纔是對的。

但具體多少數量誰能確定呢?蟲鼠鳥撒都是不可控因素。有時候,如果貪腐確實出現在這裏面,但請注意這些都是省裏以下範圍貪腐,到不了中央層面。

明朝的“空印案”是怎麼回事?“空印案”是冤案嗎? 第4張

一般來說,多餘的糧食量需要多少找要靠交公糧的人的經驗,一般有個幾年的時間就能估計出來這個損耗。所以,鄭士利說的官吏的從政經驗是寶貴的,這點不是瞎說。

“空印”的做法,從元朝就開始了,地方官員們(主要是漢人)就是利用這種形式交差,延續到明初朱元璋時期,一直就沒有人管這件事兒。朱元璋之後其實也沒人管。

鄭士利爲“空印者”叫屈!

鄭士利對於“空印”這樣解釋:

第一:萬歲要治空印者,“恐奸吏得挾空印紙,爲文移以虐民耳。”這是給朱元璋臺階下,接着鄭士利說“夫文移必完印乃可。今考較書策,乃合兩縫印,非一印一紙比。縱得之,亦不能行,況不可得乎?錢穀之數,府必合省,省必合部,數難懸決,至部乃定。”

明朝的“空印案”是怎麼回事?“空印案”是冤案嗎? 第5張

簡單地說,章蓋的是“騎縫章”不是一印一章,你蓋了也沒用。至於雙方的貪腐行爲,市省部三方都是要各自查對,其數量不可能被決定。

第二:這種權宜之事只是一種工作方便,由來已久,國家一直沒有立法,人們都是相襲而行。

第三:國家立法,必先明示天下而後罪犯法者,以其故犯也。什麼叫犯法?就是你先告訴人家這是犯法!不是,人家剛乾完一件事兒,你就說犯法了,然後在立法!

第四:通達廉明之士,非如草菅然,可刈而復生也。朝廷官員不是草,宰了還能再生,官到郡守都是幾十年辛勞得來的,從政經驗很足,殺了實在可惜。

鄭士利說的這些都在理,但問題是朱元璋是從農村基層出來的,這些事情可能起初他不懂,但是,鄭士利說完之後,他還能不懂。

明朝的“空印案”是怎麼回事?“空印案”是冤案嗎? 第6張

首先,他憤怒的是“中央朝廷”官員,爲什麼不跟自己說這些呢?問題是他也不想想,你盛怒下誰敢說呢?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他想借機打擊一批人!這批人就是:元朝降臣以及反元過程中,朱元璋的敵人。

也就是鄭士利在從具體工作道理、法律、人情上講事情的對錯。朱元璋則是在從用什麼人角度管理國家,才能保證大明江山的角度考慮問題。

兩人基本屬於雞同鴨講,各說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