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清朝的“郡王”是什麼地位?什麼樣的人可封“郡王”?

清朝的“郡王”是什麼地位?什麼樣的人可封“郡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的“郡王”是什麼地位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清朝的時候,官職跟爵位是兩套完全不同的體系。如直隸總督、內閣大學士、知縣,就屬官職行列。郡王、親王、貝勒、公爵、伯爵,便是屬於爵位體系。

清朝這兩套爵位制度,起源時間都很早。尤其是爵位制度。努爾哈赤剛剛創立後金政權時,就開始着手準備建立封爵制度。

清朝的“郡王”是什麼地位?什麼樣的人可封“郡王”?

畢竟是打江山,如果沒有足夠的獎勵,沒有多少人願意拿出自身家當,去投入到這種高風險的事業中。不過,當時的爵位制度非常簡陋。

努爾哈赤時期,後金爵位中地位最高的是貝勒。這些貝勒權力極大,甚至可以左右努爾哈赤的決定。到了皇太極繼位稱爲,改元建立清朝後,清朝爵位制度發生了重大變化。

清朝的“郡王”是什麼地位?什麼樣的人可封“郡王”? 第2張

當時宗室的爵位制度被劃分爲九等,郡王就包含其中。《清朝文獻通典》記載,當時爵位制度分別是:“一等和碩親王;二等多羅郡王;三等多羅貝勒;四等固山貝子;五等鎮國公;六等輔國公;七等鎮國將軍;八等輔國將軍;九等奉國將軍。”但是,皇太極時期,這套爵位制度也是草創階段。

到了清朝入關後,清朝歷代皇帝結合當時情況,以及吸收歷代封爵的經驗,就在原來的九等爵位制度上,又進行更加詳細的劃分。順治年間改爲十等,康熙、雍正兩代皇帝繼續調整,最終確立了十四級的宗室爵位制度。

到了乾隆時期,又將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各自分爲三等,也就是有一共有20個級別的爵位制度。而郡王爵位在這套制度中,僅次於親王,位居第二,屬於清朝非常高級別的爵位。

清朝的“郡王”是什麼地位?什麼樣的人可封“郡王”? 第3張

當然,這麼高爵位的制度,一般人肯定無法得到。清朝是一個以武力建國的朝代,尤其在關外時期,更重視武力。清朝歷代皇帝,也都重視軍隊武備。

所以,爵位就成爲用來鼓勵大家多立軍功的一種辦法,並由此衍生出一套制度。換句話說,想要在清朝獲得爵位,前提必須是有軍功作爲基礎。這種潛移默化的規矩,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隨意更換。

清朝的“郡王”是什麼地位?什麼樣的人可封“郡王”? 第4張

而郡王爵位跟一般的爵位制度又不同。清朝的爵位制度,如果仔細劃分的話,一共可以分爲三種。一種是宗室爵位制度,一種是功臣爵位制度,一種是分封外藩的爵位制度。功臣爵位制度,主要是皇族以外的官員,包括滿漢蒙官員在內。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他們的爵位最高分封到公爵。晚清時期,曾國藩軍功顯著,對清朝可謂有再造江山的功勞,最後礙於種種原因,也只封了侯爵。

清朝的“郡王”是什麼地位?什麼樣的人可封“郡王”? 第5張

而郡王爵位作爲宗室爵位的專屬,自然是隻有皇族人員可以分封。再考慮到軍功的因素,也就是說,只有那些有軍功的皇族,纔能有機會封爲郡王。

這種人當中有兩類。一類是依靠自身軍功,獲得郡王爵位的人。這種人不同時期,數量有很多不同。清朝開國時期,戰爭比較多,更有機會積累軍功。再加上當時爵位制度不完善,不僅是皇族可以封爲,就連漢人也有機會封王。比如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這三個漢人藩王。

清朝的“郡王”是什麼地位?什麼樣的人可封“郡王”? 第6張

當然,到了江山統一後,仍有一部分人有機會封王。清朝從順治到光緒時期,中間大型戰爭其實屢次發生。號稱太平盛世的乾隆年間,就有多場大型戰役。

不過,相對於開國年間,這些機會畢竟少很多。再加上到後期的時候,爵位制度越來越完善以後,想要鑽空子,就更難了。

清朝的“郡王”是什麼地位?什麼樣的人可封“郡王”? 第7張

乾隆年間的傅恆,一輩子立下的軍功也有不少,還非常受乾隆喜愛,可活着的時候,還是沒有能夠分封郡王爵位,因爲不是皇族,只是封爲公爵。

第二類就是依靠先祖留下的爵位。清朝的時候,如果沒有軍功立身,爵位制度一般在繼承後會依次遞減,最終降到奉國將軍的爵位,享受一個基本待遇。

清朝的“郡王”是什麼地位?什麼樣的人可封“郡王”? 第8張

除了享受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不過,鐵帽子王的世襲罔替的待遇雖然在清朝開國時曾經提出,但真正形成制度執行,還要到乾隆年間纔開始有正式的世襲罔替制度。

多羅順承郡王和多羅克勤郡王就是其中享受世襲罔替待遇的郡王。當然,清朝畢竟是一個皇權社會,皇帝仍有最終決定權。

清朝的“郡王”是什麼地位?什麼樣的人可封“郡王”? 第9張

乾隆就曾破例以平定苗疆的功勞,加封福康安爲郡王,甚至追封他的父親傅恆爲郡王。乾隆以平定苗疆的功勞來封福康安,多少還是出於私心和兩人的特殊關係。

總結而言,清朝時期,想要封爲郡王,主要考慮不同歷史時期,以及出身和軍功,還有皇帝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