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四大發明之爭”是怎麼回事?“四大發明“到底是不是科學?

“四大發明之爭”是怎麼回事?“四大發明“到底是不是科學?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四大發明之爭”是怎麼回事?“四大發明“到底是不是科學?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最近,鄭文鋒教授“因錯誤言論被停止教學工作”的事情鬧得挺大。

鄭文鋒是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副教授,在他所設的師生交流羣“創新的本質2019”中,他和幾名學生爭執起“四大發明”。

鄭文鋒放話說:中國古代沒有實質上的創新。他在羣中直言:“都9102年了,別總去翻給老祖宗編出來的優越感,四大發明在世界上都不領先,也沒有形成事實上的生產力威脅”。

這番言論遭到了幾名學生的反對,他們列舉出“四大發明”的重要意義,雙方就此的爭論變得激烈。最後,鄭文鋒將參與爭論的學生們移出了羣組。

事情還沒結束。

這場爭論發生在今年6月中旬。到7月16日,出現了一份官方文書,認爲鄭文鋒的說法是“錯誤言論”,經傳播造成了惡劣影響,決定對他停止教學工作等等,期限24個月。

“四大發明之爭”是怎麼回事?“四大發明“到底是不是科學?

這場師生之間的觀點爭論,至此蔓延到公共領域,炸開了鍋。“四大發明”是不是創新?鄭文鋒該不該被停職?各人有各人的觀點。

學術爭端沒有標準答案,“四大發明”是不是科學創新,倒是有話可說。

“四大發明”的尷尬

鄭文鋒的觀點是,“四大發明”不屬於創新,中國古代沒有實質上的創新。

“四大發明之爭”是怎麼回事?“四大發明“到底是不是科學? 第2張

疑似鄭文峯和學生的羣聊截圖

其實這種觀點早已有之。說“四大發明”是創新意味着把它歸入科學的範疇,而現在談到的科學,一般是指16世紀左右以來,由哥白尼、伽利略、笛卡爾等人所奠基的數理實驗科學。

數理實驗科學的登場更新了歐洲中世紀的世界觀和知識基礎,更深刻地改變了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方式,可以說是現代科學的開端。

在我們的“常識”裏,16世紀以前的中世紀是一個黑暗時期,籠罩在基督教神學的統治下。進步思想受到迫害和鎮壓,科學難以萌芽。

只是在經歷了“科學革命”之後,世界才從黑暗矇昧變得進步科學。這兩種狀態的時間分界線,就在16世紀。

“四大發明之爭”是怎麼回事?“四大發明“到底是不是科學? 第3張

“四大發明”的尷尬在於,它們出現得太早了,傳入歐洲的時間也都在16世紀前,也就是現代科學誕生之前。

紙:

在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紙,產於公元前140到前87年。直到公元8世紀,它傳到阿拉伯帝國,後傳到歐洲。西班牙、法國在12世紀出現紙廠,意大利、德國則是13世紀。

印刷術:

中國在隋文帝開皇13年(公元593年)有了印刷術,約七百年後,歐洲才用印刷術印刷圖像,又一百年後有了活字印刷。

火藥:

火藥的產生,是煉丹家的功勞。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在《丹經》中記載:硫黃和硝石混合,加入點着火的皁角子,能夠劇烈燃燒。這已經很接近黑火藥,8世紀傳到阿拉伯和波斯,14世紀初傳到歐洲。

指南針:

指南針,在遠古時期叫“司南”。《韓非子·有度》記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說明中國人在當時已經認識到磁極的指向性。歐洲直到13世紀纔有了相關記載。

從時間的邏輯來看,16世紀以前的“四大發明”,並不是“科學革命”的產物,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據此認爲它不是科學,說服力仍然不夠。

“四大發明之爭”是怎麼回事?“四大發明“到底是不是科學? 第4張

何爲科學?

“四大發明”在科學世界中地位尷尬,不完全因爲誕生時間早。

那還因爲什麼?

在具體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擺出思考的基本邏輯:近現代科學是什麼?有什麼本質特徵?如果“四大發明”不符合那種本質特徵,它就不屬於近現代科學;如果符合,那它就屬於。

現在來弄明白第一個問題:近現代科學是什麼?它和前科學時代的差別在哪裏?

所謂的近代科學,在它發展的早期就是指近代物理學,伽利略是早期的集大成者。最爲我們所熟知的是,伽利略曾在比薩斜塔上做過自由落體實驗,證明重的物體與輕的物體,在不考慮空氣阻力的前提下,從相同的高度下落,會同時抵達地面。

這個著名的實驗揭示了一點:實驗方法是現代科學的重大特色。我們現在提到科學家會聯想到什麼?很多人一定會說“實驗室”、“做實驗”。

“四大發明之爭”是怎麼回事?“四大發明“到底是不是科學? 第5張

但實驗還不是近代科學和“古典科學”(姑且這麼稱呼)的最重要區別。因爲古希臘的“科學家”亞里士多德也喜歡做實驗。

近代科學和“古典科學”之間更爲重要的區別在於,前者大量使用數學,甚至可以說,一門科學的成熟程度取決於它使用數學的程度。

我們看,無論是開普勒定律、牛頓力學定律,還是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都是用數學公式進行描述的。

與之相比,古希臘理性科學中應用數學的地方很少。亞里士多德還強調,數學只涉及數量的描述,而不起主要作用,因此數學並不是建立自然之科學理論的優先方案。

我們知道,科學的目的是發現物質世界運動的規律,一種科學理論實際上是一種對物質運動規律的認識和總結。

古人和今人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方法雖然不同,但試圖認識物質世界的努力是一致的。

“四大發明之爭”是怎麼回事?“四大發明“到底是不是科學? 第6張

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提出“四因說”,意在找到物質世界的原理。他認爲物質有“四因”:形式因,動力因,目的因,和質料因。

比如,高山上的一塊石頭,從山頂上滑落。此時,因爲岩石是重的,它傾向於迴歸大地,這就是它的“動力因”。它回到了大地,這是它的“目的因”。它是由石塊組成的,這是它的“質料因”。

“形式因”就比較複雜。一顆樹苗的種子,會長出樹,而不是結成葡萄,這是因爲“樹”是這顆種子所內在的“形式”,所以種子發育後,是在漸漸實現它本就內在的形式。這就叫“形式因”,解釋了物質何以如此。

這種解釋很有創見,但是很粗糙。按照它來解釋世界,簡單點說就是:指南針爲什麼要指南,因爲它註定了要指南。

這等於沒說。

對比古希臘認識物質世界的粗糙方式,就顯出數學的重要性。因爲如果要描述物質世界的原理,必須用到數學。比如開普勒發現了行星運行的規則,需要把它描述出來,描述的方式就是數學公式。

正因爲採用了數學,使得現代科學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所向披靡,所轉化的技術威力無比。

也正因爲它所轉化的技術威力無比,對人類改造自然幫助很大,所以給了人類以信心,也改變了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態度和認知方式。

“四大發明之爭”是怎麼回事?“四大發明“到底是不是科學? 第7張

好了,現在總結一下,近代科學與“古典科學”的不同在於:近代科學主動干預自然界,並且用實驗的方式,把數學作爲工具,取描述物質的運動。凡能用數學描述的、確定的、內在的性質,纔是物質的“第一性質”。

再看“四大發明”。以指南針爲例,中國古人沒有發現指南針指南的原理,只是知道指南針有這個特性,在發現這個特性後,把它應用於實踐。紙、印刷術也是類似,都是某種以實用爲目的的技術。

沒有經過數理實驗科學的標準化過濾的四大發明,是舊時代人類經驗的總結,沒有帶來認知方式和知識結構的更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們不具備近代科學的特徵。

這是爲什麼很多科學史家認爲它們是技術,而不是科學的根本原因。

兩種觀念的衝撞

以上已經解釋了,如果按照近代科學的定義,“四大發明”不算科學。再進一步,如果說,代表着中國古代技術成就的“四大發明”都不算科學,那麼也可以說中國古代沒有科學。

論述到這裏,我們終於要開始講學生和鄭文鋒衝突的根源。

拋開民族情感,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爭論背後是兩種“科學觀念”之間的衝突。老師自然是支持“中國古代無科學”,學生對四大發明的認可則讓我想起了李約瑟。

對,就是那個提出“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爲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之問的李約瑟。

“四大發明之爭”是怎麼回事?“四大發明“到底是不是科學? 第8張

李約瑟

李約瑟是“四大發明”的重要擁護者,他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中國在3到13世紀時,科技水平遙遙領先於世界。

這是不錯的,這些發明的確很了不起。正如學生在反對鄭文鋒時所說的:

“沒有指南針,航海只能看星辰,容易抓瞎”;“造紙術和印刷術,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火藥直接改變了戰爭的方式”。

更有分量的說法,來自馬克思在《經濟學手稿(1861-1863)》中所說的:“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

從某種角度來說,“四大發明”確實促進了世界向近代的轉變。

比如說,沒有紙和印刷術,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大翻譯運動就不可能實現。那麼,柏拉圖和伊壁鳩魯學派等古希臘思潮,仍然留存在阿拉伯人的文獻中,“近代科學”根本無從談起。

“四大發明之爭”是怎麼回事?“四大發明“到底是不是科學? 第9張

意大利畫家拉斐爾創作的壁畫《雅典學院》

站在李約瑟的立場上,近代科學在崛起之後,毫不留情地貶低了它以前的時代。

爲什麼會這樣?

這涉及到一種編史觀念:“輝格史觀”。它認爲,科學的發展是一環扣一環的,按照線性的事件發展。

“輝格史觀”的優點是,邏輯性強,能夠有效串聯起科學史上的大事件。

可是,“輝格史觀”的缺點很多,它不僅貶低在近代科學以前的時代,也常常貶低有重大意義的科學事件。

舉一個例子:第谷是個天文學家,他用一生時間觀察着天體的運動,記錄下它們的運行軌跡和數據。這些資料成爲開普勒研究的重要基礎。

可以說,沒有第谷,就沒有開普勒的三大規律,牛頓也不無法總結出力學三大定律。

按理說,第谷應該被史冊記載,然而,第谷不接受哥白尼的“日心說”。據此,他的研究走上了和近代物理科學完全不同的方向,在“輝格史觀”的編史下,他脫離了“進步的鏈條”,成了一個無關緊要的小人物。

“四大發明之爭”是怎麼回事?“四大發明“到底是不是科學? 第10張

第谷

20世紀初,“輝格史觀”被逐漸拋棄。由新一代歷史學家編撰的科學史成爲主流,他們不僅發現了第谷的重要價值,還發現在中世紀經院哲學,甚至更古老的赫耳墨斯魔法傳統中,都孕育着近代科學在發起時的因素。

因此,早在上個世紀,新的編史觀念就更加包容地對待了古典時期。“四大發明”也好,經院哲學也好,它們儘管不屬於近代科學,但對近代科學的貢獻不可忽視。

回到鄭文鋒事件。對“四大發明”如何評價?雙方的爭論中,實際蘊含着兩種世界觀的衝撞。假如,雙方不是一個扣高帽,一個粗暴移出羣組,事情也許會是另一種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