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與北宋命運密切相關的“北宋軍事訓練”!北宋的軍事是如何發展的?

與北宋命運密切相關的“北宋軍事訓練”!北宋的軍事是如何發展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與北宋命運密切相關的“北宋軍事訓練”!北宋的軍事是如何發展的?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中國古代史,也是一部戰爭史。軍隊作爲戰爭的直接參與主體,其戰鬥力的強弱是決定戰爭勝負的直接因素。而軍事訓練作爲軍隊提高和保持戰鬥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歷來深受統治者重視。由於沒有燕雲的屏障,也沒有養馬地來武裝騎兵,統一了中原的北宋王朝顯得“先天不足”,爲了彌補這個不足,北宋企圖通過軍事訓練來保持軍隊的戰鬥力進而維護國家安全,而北宋軍事訓練的興衰也與北宋的命運密切相關。

北宋之前的軍事訓練發展

夏商西周時期的兵制主體還是民兵制,即寓兵於農,無戰事生產,有戰事集結。爲了不耽誤生產,軍事訓練一般在農閒時節進行,這個時期軍事訓練特點是跟狩獵融爲一體,“春搜夏苗,秋獮冬狩,皆於農隙以講事也。”(《左傳》)。

與北宋命運密切相關的“北宋軍事訓練”!北宋的軍事是如何發展的?

車兵

其中在冬季狩獵中的軍事訓練最爲隆重,據《周禮》記載,內容主要是:一、教士兵熟悉各種指揮信號,如、旗、鼓、鐸、鐃的功用;二、教士兵掌握戰鬥隊列的基本動作,即進、退、快、慢、疏、數之節制和車戰陣法;三、教士兵操練各種武器以及戰車射御之術。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各國之間戰爭需要,“狩獵”式的軍事訓練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這個時期軍事訓練開始正規化,並且以車兵爲主的訓練方式也變爲以步兵訓練爲主。

秦漢時期,除了繼承前代的軍事訓練方法外,還出現了專門對體能的訓練,具體科目有“蹴鞠”、“角抵、投石、超距”等。而且軍隊每年都會進行一次軍事演習。

兩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北朝大多數王朝均系遊牧的少數民族所建,所以軍事訓練中騎兵佔據了主體地位,由於遊牧民族好狩獵的習俗,此時狩獵活動再次成爲北朝騎兵重要的軍事訓練方式。兩晉與南朝則是以檢閱的方式對中央軍隊進行集訓。

與北宋命運密切相關的“北宋軍事訓練”!北宋的軍事是如何發展的? 第2張

隋唐五代時期都很重視軍事訓練。隋制:“軍人每年孟秋閱戎具,仲冬教戰法。”由此可見隋朝軍隊的軍事訓練,分別會在秋天冬天進行以檢閱和教戰法的方式進行。

唐前期府兵的訓練內容,據《新唐書·兵志》記載,府兵的訓練原則依舊是是“農隙教戰”。練習的內容《舊唐書·職官志》裏講:“居常則皆習射,唱大角歌。”就是說,練習弓箭和熟悉戰陣中的鼓角之聲是最基本的兩種訓練,此外每年至少進行一兩次集中訓練,冬天還會進行閱試,內容有隊形、騎射、步戰等,軍訓主體以步騎爲主。唐中後期府兵制被募兵制替代後,軍人開始職業化,不用再務農,軍事訓練開始日常化,但軍事訓練的主體是依然是步兵和騎兵。

五代時期,也非常重視步、騎的訓練。後梁與後唐戰於柏鄉,“樑人戈矛如束,申令之後,囂聲若雷,王師進退有序,步騎嚴整,寂然無聲。”(《舊唐書》)。如果沒有平時良好的軍事訓練,在實戰中做到上述表現是非常困難的。

綜合上敘可以看出,古代的軍事訓練的主體有一個從車兵到步、騎兵的一個轉變。由於募兵制的實施士兵開始職業化,訓練時間上,從以前的農閒時間訓練,變爲日常訓練。訓練內容上基本穩定,多以騎射、步戰、隊形爲主。

北宋的軍事訓練

北宋立國後,國防形勢比較緊張,繼對南方持續用兵,消滅割據政權後,軍事上又要面對北方強大的遼國和西北崛起的西夏的威脅。由於軍隊作戰十分頻繁,軍隊的軍事訓練也變得極其重要。

與北宋命運密切相關的“北宋軍事訓練”!北宋的軍事是如何發展的? 第3張

由於東北和西北養馬地分別被遼國和西夏佔據,北宋十分缺乏馬匹,騎兵建設相對落後,軍中主要以步兵爲主,因此北宋形成了以步兵爲主、騎兵爲輔的軍事訓練主體。

我們先看宋軍的步兵訓練

步兵首先應該具備很強的軍事體能,其次是熟練掌握軍事技能,最後是在隊列或者集團方陣內發揮戰術作用。下面我們從這三方面來看北宋的步兵軍事訓練。

一、軍事體能訓練。

良好的體能是一名軍人最基本的要求。尤其是在以冷兵器作戰爲主的古代,無論是長途行軍,還是戰場搏殺,都需要很好的體能。

北宋募兵多選擇身強體壯者,“方其募時,先度人材,次閱走躍,試瞻視。”(《宋史·兵志》)。選了這些身強體壯者入伍後,還要對他們進行體能訓練。《京東夢華錄》中記道,東京中央禁軍每半月均練習相撲、劍鬥等項目,每日練習野戰,過程中有”注坡、跳壕”(類似於現在軍隊裏的躍障礙訓練)等項目。相撲、“注坡、跳壕”等都是針對體能的訓練。

二、軍事技能訓練。

作爲一名合格的士兵,光有體能還不行,還必須要掌握個人技能,簡單來說就是各兵種使用相應武器的作戰的能力。

由於北宋缺乏騎兵,在戰場上面對敵人的騎兵衝擊,弓弩成爲最有效的武器。軍隊中一般是“弩居十之五,弓十之三,槍刀十之二。”(《全宋文》)。因此步兵弓弩訓練成爲步兵技能訓練的主要訓內容。

與北宋命運密切相關的“北宋軍事訓練”!北宋的軍事是如何發展的? 第4張

弓弩訓練內容並不複雜,主要是“射親”(射箭準確性)和“鬥力”(拉弓的力量)。

準確性訓練是士兵訓練考覈的重要一環,《武經總要》規定:“凡軍中教射,先教射親,次教射遠”。射弓步驟要求,第一步要講究氣息平和,然後把弓拉滿,再瞄準射擊,由近及遠逐步練習準確性。同時拉弓姿勢要“身前竦”,拉弓如“懷中吐月”,箭要平直。除了訓練方法,軍中也用射中箭靶的準確性作爲士兵考覈來,提高士兵弓弩訓練的積極性。

與北宋命運密切相關的“北宋軍事訓練”!北宋的軍事是如何發展的? 第5張

鬥力訓練除了平時力量訓練外,也加入了考覈,把挽弓力量等級加入禁軍升遷要求。

步兵弓弩訓練跟前代比內容一直變化不大,不過把這種訓練全部列入考覈跟升遷掛鉤,並且考覈方式更趨於科學,大大提高了士兵訓練的積極性。

三、步兵的戰術訓練

北宋的步兵戰術訓練主要是以“以步制騎”爲目的的陣法訓練。由於那時候沒有現代化通訊工具,指揮士兵行動全憑“旌旗鼓鐸”。旌旗就是陣法的眼睛,鼓鐸就是陣法的耳朵。整個陣法的運轉主要靠複雜的“旌旗鼓鐸”運作訓練和作戰。

《武經總要》中“教旗”之法,就是“旌旗鼓鐸”配合應用。“視旗而動,聞鼓即戰,聞鐸即退。”然後與角聲相合,第五聲角停,旗向前揮,士兵前進;向後揮,士兵停止前進。旗向下,士兵皆置槍於地,單膝跪地;旗舉,士兵皆起。第六聲角停,士兵視旗語,旗舉,則舉槍準備戰鬥。

北宋對旗鼓號令的陣法訓練非常重視,並制定了“教條十六事”(就是法規),根據士兵不聽號令和失誤次數進行懲罰。

與北宋命運密切相關的“北宋軍事訓練”!北宋的軍事是如何發展的? 第6張

我們再看看騎兵訓練。

北宋的騎兵作爲步兵的輔助,除了馬術訓練,也基本沿襲了步軍的訓練方法。騎兵作戰技能訓練還是以弓弩訓練爲主,不過由於騎兵是在運動中射箭,命中難度較大,騎兵弓弩訓練的重點主要在準確性上,不要求力量。

與北宋命運密切相關的“北宋軍事訓練”!北宋的軍事是如何發展的? 第7張

騎兵在馬上的武器跟比步兵豐富,但還是多以槍爲主,在訓練中主要要求騎兵在快速運動中完成刺擊動作。

由於北宋一直沒有建立起來強大的騎兵部隊,北宋的騎兵也仿照了步兵的陣法訓練,因爲這種參照步兵的訓練方式非常機械,完全喪失了騎兵的機動性特點,使原本北宋不強的騎兵更雪上加霜,多數只能當做特殊兵種使用。

由上可以看出,北宋軍事訓練的總體核心特點是以弓弩兵爲主的步兵專業化訓練,搭配陣法,輔以騎兵訓練,來使軍隊“以步制騎”。

北宋軍事訓練的興衰

北宋初三朝,由於軍事形勢比較緊張,軍隊的軍事訓練很受重視。“講武”作爲君主檢閱軍隊訓練成果的的一項活動,在宋初三朝都很受關注。建隆三年(962年),宋太祖趙匡胤在開封先後兩次舉辦“講武”,“講武於近郊,六軍之容甚盛。”(《文獻通考》)。

與北宋命運密切相關的“北宋軍事訓練”!北宋的軍事是如何發展的? 第8張

宋太宗也秉承了趙匡胤注重講武傳統,太平興國二年(977年),“講武於西京”,“甲兵之盛,近代無比”(《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

宋真宗也延續了對軍事訓練的關注態度,在鹹平二年(999年),舉行了一次全程用旗鼓指揮的二十萬軍隊的大型檢閱,此次檢閱十分成功,由此可見平時軍隊的軍事訓練有多好。澶淵之盟後,宋真宗還定期檢查軍隊的訓練,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觀捧日、龍騎、驍騎等軍習戰”(《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

與北宋命運密切相關的“北宋軍事訓練”!北宋的軍事是如何發展的? 第9張

北宋初三朝軍事訓練不僅靠檢閱訓練,還有比較完善的軍事訓練體系做保障,比如優秀的精於練兵的將領楊業、楊延昭、李繼隆等。還有賞罰有序嚴明的法令。這些都極大地提高了軍事訓練質量,保證了北宋初,軍隊的戰鬥力維護了國家的安全。

到了宋仁宗時期,與遼處於基本和平時期,“兵閒四十年,士不識兵革”。由於軍隊長期沒有軍事任務,日常軍事訓練被擱置或者應付,軍隊戰鬥力直線下降,對西夏戰爭連敗三場大仗。因爲長期不訓練,士兵沒事做,出現了大量士兵被上級私役的現象。

面對與西夏戰爭嚴峻的形式,朝廷痛定思痛,開始重視軍事訓練,開封周圍的禁軍每天早上有檢閱,同時朝廷也下令河北前線不要忽視士兵訓練。西北地區更是加強當地士兵訓練,並將各地經過系統軍事訓練的士兵調往西北邊界,以應對西夏。經過調整西北邊界軍隊戰鬥力大大加強,但京師周圍的禁軍由於經歷戰爭較少,訓練也是流於形式情況不容樂觀。

到了宋徽宗時期,高俅上位,對軍事訓練破壞很大。北宋時期京師周圍可以說集中了全國的精兵,高俅主政期間,軍事訓練基本荒廢,大量士兵成爲了達官貴人的僕役,使得京禁軍軍事素質很差,金軍南侵圍城時,“兵不成行,戰全無紀律”(《三朝北盟會編》)。

與北宋命運密切相關的“北宋軍事訓練”!北宋的軍事是如何發展的? 第10張

在宋遼澶淵之盟前,河北駐軍號稱最強,之後宋遼長期和平局面,河北部隊訓練早已非常鬆散,雖然仁宗時,有韓琦、范仲淹等人嘗試加強,但只是杯水車薪。到了宋徽宗時期,很多地方將領更是對訓練不聞不問。

等到金兵兵臨城下,朝廷才幡然醒悟,金軍第一次包圍開封時,李綱曾頒佈臨時制定訓練方法,但爲時已晚,最終北宋王朝也跟荒廢的軍事訓練一樣,倒在了金兵的鐵蹄之下。

結語:北宋時期的軍事訓練,其重視步兵訓練和“以步制騎”的訓練思想,是北宋政權在自身“先天不足”的情況下,即總結前代軍事訓練體系,又依據實際情況制訂的訓練措施。它在一定時期保證了北宋軍隊的戰鬥力,但隨着北宋王朝政治軍事的衰敗,與王朝命運休慼相關的北宋軍事訓練也走向了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