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歷史上真實的昭君出塞是什麼樣的?她都經歷了什麼?

歷史上真實的昭君出塞是什麼樣的?她都經歷了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小編一起走進了解昭君出塞的故事。

歷史話語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它可以是各朝代政府官修典籍,可以是長埋於地下的一手文物,還可以是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

歷史上真實的昭君出塞是什麼樣的?她都經歷了什麼?

昭君出塞的事情我們並不陌生,這幾乎成爲每一箇中國人所熟知的歷史常識。在各方面因素影響下,這位偉大的女子逐漸被文學作品塑造爲一種特定的人物形象:容貌出衆,因不同流合污而被冷落,被迫嫁給匈奴,鬱鬱而終。

這些文人筆下的文字恣意橫生,雖然充滿了濃厚的情感色彩,但卻在不知不覺中偏離了正史的軌跡,真實的歷史,和衆人想象是不一樣的。

塞外的確是荒涼之地,身處黃河流域的華夏人自然會不太適應,但王昭君本人的經歷確是幸運的,比這塞外無情的風沙好過太多。

從深宮到塞外

王昭君名嬙,原先只是一名普通的漢家女子,過着一般百姓的生活,與普通人無異。漢元帝建昭元年,她被官員宣召入宮,成爲一名皇家宮女。

歷史上真實的昭君出塞是什麼樣的?她都經歷了什麼? 第2張

我們都知道,過去宮殿內的女性沒有獨立的話語權,自己的命運在入宮那個時刻開始就已經定型,唯一能夠躍龍門的機會便是得到皇帝的青睞。

但她沒有碰到這樣的機遇,更沒有成爲“有地位”的人。我們所熟知的宮廷畫師毛延壽因未被賄賂而醜化王昭君的傳說只是一家之言,權且作爲茶餘飯後的談資。

這期間發生的事情我們並不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她作爲一個“女人”想要熬出結果的心。

竟寧元年的一個春天,呼韓邪單于已經是第三次覲見漢元帝。這一次他提出了一個請求,希望大漢能夠賜給他一個漢人公主爲妻子。

這在當時來看並不是奇怪的要求,自古以來就有通過婚姻來融洽政治關係的舉措,可這對王昭君來說卻不一般。元帝本意是隨便找一個漢人女子作爲政治籌碼便可,大漢國力強盛,不必像高祖之時爲了養精蓄銳而暫避鋒芒。

王昭君不知道“可否”二字,只知道遵從一國之君的命令,如是而已。但這次的塞外之行讓這位女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的所作所爲也在機緣巧合之下成爲中國歷史上民族友好交流的一座豐碑。

以這樣的第三者角度來看,她更像是換上了能跳舞的腳銬,疼痛是有的,但畢竟是新鮮的空氣。

從“漢人”到“匈奴人”

在我們的眼裏,王昭君出塞之事在民族大義上是值得欽佩的,因爲她以相當程度的“犧牲精神”成全了中華民族的穩定發展。

她畢竟是漢人,初來乍到,肯定會比較牴觸匈奴的社會風俗和自然環境,這樣的客觀影響因素是無法改變的。那麼,既然塞外的條件是無法改變的,她就只能努力改變自己,適應這個充滿“異域風情”的世界。

身爲“寧胡閼氏”的她並沒有在“大漢”的光環之下一帆風順,畢竟匈奴之社會不同於漢族之社會,民風相差甚遠。

歷史上真實的昭君出塞是什麼樣的?她都經歷了什麼? 第3張

呼韓邪單于娶妻的動機不是愛情,而是國之大局,那麼王昭君就難免會淪爲被利用的工具。她與丈夫生的兒子被封爲右日逐王,可以說“混得不錯”。

但“不錯”是不夠的,她必須讓自己成爲一個“匈奴人”,拋棄過去的執念,“漢人公主”只是一個名號。要想讓歷史銘記她的名字,她只能選擇接受這裏的生活之苦,尤其是磨鍊思想上的適應性。

說到這兒,我們不得不提的就是匈奴習俗中的胡俗中的“嫂婚制”,意思就是娶後母和嫂子規定,王昭君在第一任丈夫去世後就面臨這樣的選擇。

不過,與其說是選擇,還不如說是必須遵從的命令。在這種情況下,她沒有向漢朝皇帝求情,而是選擇了接受,做出了一個極其理性的決定。嫁給第一任丈夫的兒子後,她有了兩個女兒,皆稱“居次”。

女兒們的的命也不差,都被許配給了匈奴貴族,生活上衣食無憂。這個適應的過程並不容易,可以說充滿苦味,但天下有什麼甜是憑空產生的呢?正是這次經歷讓她與塞外的風沙相融在一起。

從小我到大我

是人都有私心,王昭君也不例外。從當初最開始的被迫外嫁到後來擁有一定地位的匈奴貴族之妻子,她起碼比當初那個籍籍無名的宮女強上數倍。

但是,一個人除了私心還有對家國的情感,這是從出生開始就不會被抹掉的印記,在更廣泛的意義上來看,王昭君是一名“使者”,這個爲漢匈友好交流而來的歷史動機是極爲高尚的。

在接納並融入這個昔日陌生的環境後,她打算更進一步,向塞外的“蠻人”傳播先進的漢人文化。

通過孜孜不倦的努力,王昭君教授匈奴人先進的農耕技術,製作更爲便利的農業工具,還帶來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通過這些舉動讓匈奴人更加了解漢族人民的形象。 後來,兩國之間的衝突相對較少,經濟文化交流更加頻繁。

歷史上真實的昭君出塞是什麼樣的?她都經歷了什麼? 第4張

元代詩人趙介認爲王昭君的功勞不亞於漢朝名將霍去病,這樣的形容雖然有些許過譽的痕跡,但也恰恰反映了昭君出塞這個歷史事件對於後人的強大影響。

她所做出的貢獻在客觀上助力了當時漢匈兩國的和平發展趨勢,這樣的“大我”精神是值得被誇讚的。 王昭君的後代子女也受此影響,爲兩國關係的交流而努力,被歷史典籍所記載,名垂青史。

真實的歷史很難被髮掘出來,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破除不合理的傳統認知。 王昭君更像是一個民族間友好交流的符號,她本身的歷史真實性雖無法確認,但卻在側面反映出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愛好和平、團結向上的大集體。

王昭君苦不苦?我想是肯定有過苦的,但她的作爲已經讓她在凡人感受到的苦之外尋求到了幸福,這不僅僅是個人人生軌跡的轉換,更是爲民族奉獻自我的壯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