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鴻章馬關談判挨一顆槍子兒爲清朝省下一個億,這是怎麼回事?

李鴻章馬關談判挨一顆槍子兒爲清朝省下一個億,這是怎麼回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鴻章馬關談判挨一顆槍子兒爲清朝省下一個億,這是怎麼回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雖然近代史上中國一直是被魚肉的對象,但是要說成爲砧板上的魚肉,開始與哪裏那就必須要說,是從甲午海戰之後開始。

在甲午海戰之前 的中國,再不濟也因爲所謂的同光中興,成了世界次強。

那個時候的清王朝還是不錯的,北上左宗棠收復新疆,南下打贏了法國,雖然最後也割地賠款,但是至少還有完整主權。

可是甲午戰爭讓這一切萬劫不復也讓洋務運動的虛有其表讓全世界知道。

李鴻章馬關談判挨一顆槍子兒爲清朝省下一個億,這是怎麼回事?

大東溝海戰,無疑是一曲悲壯的輓歌,讓清王朝成了真正的魚肉。

由此纔有欺國太甚的《馬關條約》出現。

當時世界列強,如果說英法美是強盜的話,那麼日本和俄國就是殺手,強盜只要錢,而殺手要命,而且日本這個殺手爲了在甲午一戰成功,幾乎賭上了國家的一切。

最後戰勝了當然要獅子大開口,以求最大的戰爭收益。

所以《馬關條約》談判條件之苛刻就是顯而易見的了。

而去往日本談判的還是老面孔,那就是大清裱糊匠李鴻章。

李鴻章馬關談判挨一顆槍子兒爲清朝省下一個億,這是怎麼回事? 第2張

日本主持談判的伊藤博文點名,非李鴻章本人來談莫屬,其他人不接待,免談。

原因嗎,首先李鴻章是洋務派的代表人物,讓他來見證日本的勝利是最好的羞辱,這是其一。

其二嗎,因爲李鴻章聽慈禧太后的,而慈禧本人希望結束戰爭,他害怕再次北巡,只要能用錢解決的問題,慈禧不擔心。大清地大物博啊。

李鴻章原本不想去受到這樣的侮辱,可是在慈禧太后的要求下,不得不前往。

此老夫雖有罪但是舉國之禍非他一人承擔,卻要揹負千古罵名,有點爲李鴻章不值得。

1895年3月13日,李鴻章抵達日本馬關進行談判。

道理日本之後的他感受更爲悽慘,與其說是談判不如說是條約已經擬定好了就等清王朝簽字。

李鴻章馬關談判挨一顆槍子兒爲清朝省下一個億,這是怎麼回事? 第3張

在日本看來作爲戰敗者的清王朝沒有談判的資格,於是他們在條約中規定如下。

首先是賠錢,三億兩白銀。

其次是割地,日本要遼東半島還有臺灣和澎湖列島。

最後是權益:增開湖北沙市還有重慶杭州蘇州爲商埠,允許日本到通商口岸投資辦廠。

以上三條,條條致命。

錢那是戰爭成本和利潤肯定要收回,日本爲戰爭準備的軍費也是1.5億兩白銀,買賣不能虧。地那是日本持之以恆的追求,小國寡民的日本最需要土地。至於通商口岸則是後續進一步滲透和擴張的根基也少不得。

李鴻章馬關談判挨一顆槍子兒爲清朝省下一個億,這是怎麼回事? 第4張

李鴻章一看日本這架勢也是心知肚明,無奈的他只能用拖字訣。

可是日本人不甘心啊,於是每天都催着李鴻章簽約,今天說簽了吧,明天說籤不籤,後天說在不簽約就繼續打。

就這樣李鴻章在日本硬扛了一個多月,慈禧太后的回話也給了,只要不繼續交戰,什麼條件都能答應。

日本人也非常聰明的從竊聽電報中知道了清王朝的底線,這條約他們認!

伊藤博文看着內外線情報還有老態龍鍾的李鴻章,知道勝利就在眼前。

李鴻章即使不願意簽約,也走到了簽約門口,誰知道在快要簽約的當口被一個日本憤青給暗殺。

憤青在哪個國家都是無腦的代名詞,日本也不除外,這個日本憤青槍法不咋地只是差點打死李鴻章。

子彈穿面頰而過,讓李鴻章毀容。

也讓日本開始承受力無數的國際壓力。

這個憤青名叫“小山豐太郎”,屬於日本“激進會”的一員。一般稱呼激進的組織都比較冒進,在他們看來國家大勝而歸,應該一鼓作氣滅亡清朝,吞併中國,談判這樣的事情纔是多餘的。

李鴻章馬關談判挨一顆槍子兒爲清朝省下一個億,這是怎麼回事? 第5張

算是典型的幼稚無腦吧。

本來就被全世界關注的東亞爭鋒,因爲這個刺殺事件再次成爲了世界輿論的焦點。

原本對於中日戰爭持中立態度的無數歐洲國家開始坐不住了,先是沒有契機和理由,這一看機會來了那有不干涉的道理。

俄國德國法國都開始關注起來了。

俄國關注的原因很簡單,遼東還有東北是俄國黃俄羅斯計劃的一部分,你割讓遼東想過我俄國嗎?

德國關注的原因也很簡單,德國當時沒有多少殖民地,你一口氣割讓這麼多,讓我以後在佔地盤不是更難了,而且德國支持俄國是爲了換取俄國在遠東的支持。

法國則很關注臺灣的走向還有日本對於中國內地的滲透。

面對全世界輿論關注,還有外國列強不善的眼光,剛剛打贏戰爭的日本也不敢硬來,吃獨食的事情,是個正常的政治家都會想後果。

伊藤博文無奈只能減免一個億賠款,以求清朝儘快簽約避免列強幹涉。

就這樣李鴻章頂着滿頭的紗布與1895年4月17日,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除了銀子少賠了一億兩,什麼都沒少。

所謂的李鴻章面子之說減免一億兩就是扯淡,日本減少賠款的原因不過是世界列強幹涉而已,而且這干涉再後來更有實際行動,那就是“三國干涉還遼”。

《馬關條約》簽訂僅僅六天後的4月23日,俄羅斯、德國和法國就爲了自身利益不受侵犯,以提供“友善勸告”爲藉口,迫使日本把遼東還給清政府。

日本政府無奈接受,隨後又敲詐了中國一筆3000萬兩的贖遼費才從遼東半島撤兵(三個月後)。

李鴻章馬關談判挨一顆槍子兒爲清朝省下一個億,這是怎麼回事? 第6張

就此,甲午戰爭後的賠款塵埃落定,日本用這2.3億萬,再次武裝自己進入了高速發展期,進而在幾年後打敗了曾經強迫自己放棄遼東半島的俄國(日俄戰爭)。

而中國則因爲沉重的債務負擔開始了小貸生涯,在後續的日子裏迎來了無數的外國銀行貸款,經濟不斷被殖民進而成了砧板上的魚肉。

隨後又迎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的簽訂讓清政府就此萬劫不復。

李鴻章馬關談判挨一顆槍子兒爲清朝省下一個億,這是怎麼回事? 第7張

最後李鴻章那一顆花生米價值一個億,其實不過是事件的引子而已,就算沒有這暗殺事件,按耐不住的歐洲國家也會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