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古代第一位以身殉國的帝王,卻被世人謾罵

古代第一位以身殉國的帝王,卻被世人謾罵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紂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大明王朝是中國古代備受推崇的一個朝代,究其原因,乃是後人總結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幾點。

古代第一位以身殉國的帝王,卻被世人謾罵

其中最難能可貴的則是君王死社稷,自古以來,殺身成仁的臣子比比皆是,但真正在危難關頭能夠以身殉國的君主卻寥寥可數。

爲大家所熟知的幾位殉社稷的君主是:金哀宗;宋末帝趙昺(大臣陸秀夫背之投海自盡,時年8歲,算不上主觀主動);明思宗(他即是最著名的以身殉國的君主崇禎)。

在爲以上三位君主的悲慘事蹟慨嘆之時,大家是否想過,中國古代第一位以身殉國的君主是誰呢?

——他的名氣非常之大,可惜卻非爲國捐軀的賢名,而是遺臭萬年的罵名。

他就是商代最後一位君主帝辛,名字叫做子受(德),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商紂王。

中國有文字的記載中,夏朝的末代君主桀,是被商湯流放軟禁起來的,商朝末代君主紂王則是第一位赴國難而死的君主。

早在紂王的父親帝乙時,商的國力就處於衰弱階段。帝辛繼位之後,整頓軍備,發起對叛亂多年的東夷的征討,帝辛不僅戰勝了東夷,還把商朝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

可惜的是,帝辛只知道武力征伐,卻不知政治教導,這使得許多諸侯國趁朝廷空虛、大軍在外時起了反叛的念頭。

把這念頭付諸實踐的就是周武王姬發。

古代第一位以身殉國的帝王,卻被世人謾罵 第2張

周武王趁朝歌(商朝都城)空虛,率領諸侯聯軍討伐帝辛,帝辛調不回大部隊,只好倉促武裝了許多奴隸、戰俘,讓他們對抗周武王的聯軍。

聯軍人數不多,不及帝辛軍隊的四分之一,但是士氣旺盛,商軍看到聯軍後大部分人都倒戈相向。

帝辛見無法挽回敗局,並沒有棄都城逃跑,表現的很有氣概,登上鹿臺,自焚而死,做了中國古代第一位死社稷的君主。

引用毛偉人的話就是:

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他的俘虜政策做得不大好,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

"紂”,是周武王滅亡商朝後給帝辛的諡號,是個實足的惡諡,由此可以看出周武王對他沒有絲毫的好感,厭惡十足,也說明周王朝對商王朝的敵對態度

周朝八百餘年,它的態度自然也成了當時以及後世的態度,所以商紂王也即最昏聵、最荒悖君主的代名詞。

《封神演義》廣泛流傳後,紂王更加成了十惡不赦的惡魔,就連大商王朝的末代君主自焚殉國也成了與鹿臺及珍寶一起化爲灰燼的圓滿結局。

古代第一位以身殉國的帝王,卻被世人謾罵 第3張

然而孔子著名的大弟子子貢,卻對此有不同看法:

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子貢說實際上紂王沒有那麼壞,只不過是處在改朝換代的風口浪尖,所以彩成了衆矢之的。

其後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描述紂王:

帝辛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爲皆出己之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

司馬遷認爲帝辛是個能文能武的君主,就是因爲太聰明,不把天下人放在眼裏,最後才身死人手。

然歷史的主流學派統統把帝辛即商紂王作爲反面教材,告誡君主們一定不要學他。

帝辛到底是位什麼樣的君主,也許只有以後出土更多相關文獻我們才能清楚。不過,他作爲一國之君能以身殉國的這種大義,是值得推崇的。

畢竟“平時慷慨成仁易,事到臨頭一死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