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劉伯溫在死前爲何要送朱元璋一筐魚和一本書?

歷史上劉伯溫在死前爲何要送朱元璋一筐魚和一本書?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伯溫,在中國民間的名氣非常之大,甚至能與三國時代的季漢丞相諸葛亮相媲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本站小編帶來的文章。

明朝時的老百姓常說“古有諸葛亮,今有劉伯溫”。衆所周知,諸葛亮在三國時期是頂級的謀略家和軍事指揮家,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而人們把劉伯溫跟孔明先生齊名比喻,說明劉伯溫的才華和謀略在歷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其曠世神作《燒餅歌》猶如《推背圖》,更是神乎其神,有“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之譽。

諸葛亮名不虛傳,劉伯溫也讓人敬仰,他不但文章寫得好,位列“明初詩文三大家”,而且他還精通天文學、戰法,成爲明太祖朱元璋身邊最好的謀士。

劉伯溫48歲追隨朱元璋之後,先後幫助朱元璋剪除了對手陳友諒和張士誠,然而當朱元璋坐穩江山之後,便開始大肆屠戮功臣,而在這風口浪尖上的劉伯溫毅然選擇了急流勇退,這才勉強保住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後來,劉伯溫彌留之際送給朱元璋一筐魚和一本書,直到18年後,朱元璋才明白劉伯溫的用心良苦,對他敬佩不已。

01

大器晚成,跟着太祖打天下

此魏徵之流,已過而特於今,其將來亦已成大器。

這是元朝末年著名作家揭子斯看到劉伯溫時脫口而出的一句話。這句話擲地有聲、鏗鏘有力。

劉基,字伯溫,1311年7月1日生於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元至順年間,劉基舉進士。至正十九年(1359年),受朱元璋禮聘而至。他上書陳述時務十八策,倍受寵信。期間,劉伯溫參與謀劃平定張士誠、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可謂是“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劉伯溫深得朱元璋賞識,把他當成左膀右臂,軍國大事都與他商議後再做決定。

朱元璋也時常在朝堂上對劉伯溫讚不絕口,而我們知道,朱元璋一般不輕易去誇獎一個人。

朱元璋:劉基學貫天人,資兼文武;其氣剛正,其才宏博。議論之頃,馳騁乎千古。

在朱元璋心目中,劉伯溫好比三國的諸葛亮,好比西漢的張良、蕭何。能深得朱元璋如此器重,劉伯溫確有不凡之處。

按道理說,如此功臣,朱元璋一定會對劉伯溫大加封賞,但恰恰相反。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只封了劉伯溫次一等的伯爵,而且俸祿也是衆伯爵之中最低的,象我們所熟知的徐達、常遇春、李善長等人,爵位全在劉伯溫之上。如李善長,直接當了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另外被封爲韓國公,年祿四千石。而劉伯溫只是被封爲誠意伯,年祿二百四十石,不及李善長的十五分之一。

歷史上劉伯溫在死前爲何要送朱元璋一筐魚和一本書?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老朱這麼做只爲打壓讓他難以捉摸的劉伯溫,因爲劉伯溫的聰明,讓朱元璋感到害怕。

02

遠離政界,急流勇退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也許是因禍得福吧,朱元璋樂於幹“過河拆橋”的事,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哪怕是他們身上揣着“免死金牌”,很多人仍然不得善終,而劉伯溫卻選擇了另外一條路,也算是壽終正寢罷。

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例如李善長的死,就因爲胡惟庸謀逆,被無辜牽扯,最後李善長雖然拿出免死金牌,可朱元璋還是在免死金牌上耍了一個心眼,原來朱元璋早在金牌的後面刻了一行小字:“除謀反大逆”。最終李善長因“謀反”大罪,一家70多口人慘遭滅門。朱元璋通過“藍玉案”和“胡惟庸案”,屠殺功臣及無辜百姓共計10餘萬人。

劉伯溫明白“兔死狗烹”這個道理,他更瞭解朱元璋的心狠手辣,如果一直跟着朱元璋,最後肯定會不得善終。如何脫身呢,劉伯溫想到了一個人——馬皇后。

朱元璋雖然白手起家,但他離不開身邊的一幫能臣,也離不開馬皇后的乾爹郭子興的提攜和資助。馬皇后和朱元璋是患難夫妻,兩人風雨與共,經歷了生死和劫難,老朱能順利坐上皇帝的位子,離不開馬皇后的背後支持,雖然到最後老朱身邊女人衆多,但他仍然將結髮妻封爲皇后,對其敬重有加。

相對於朱元璋的“殘忍狠毒”,馬皇后卻是“宅心仁厚”,眼看衆功臣被屠殺,她也是心急如焚,而特別是當得知朱元璋準備對劉伯溫下黑手時,馬皇后爲了救劉伯溫,於是派人賜予了劉伯溫一件禮物。

劉伯溫打開馬皇后送來的禮物,裏面除了兩枚棗子和一個梨之外,再無他物。外人也許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但劉伯溫一眼參透。其實馬皇后的意思是:“早早離”。爲了保住性命,馬皇后勸劉伯溫早點離開皇宮。

最後,劉伯溫以身體有羌爲由,告老還鄉了。因此,他暫時躲過了朱元璋的屠龍刀。

03

彌留之際,不忘獻上一記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劉伯溫在關鍵時刻選擇急流勇退解甲歸田,他不是一個沒有責任和擔當的臣子,也不是一個膽小怕事的鼠輩,相反,他時時刻刻心繫百姓,爲國操心。雖然他已選擇歸隱,但同在朝野的一些政客,卻始終對這位敵手感到不安。

同在朝堂時,胡惟庸與劉伯溫素來不合,最後在胡惟庸的讒言下,朱元璋又把劉伯溫召回京城。洪武八年(1375年),劉伯溫生病在家,朱元璋派胡惟庸前往探視,還給他送了補藥。只是劉伯溫吃過補藥,病情不見好轉反而日益嚴重,不久之後病逝。

歷史上劉伯溫在死前爲何要送朱元璋一筐魚和一本書? 第2張

彌留之際,劉伯溫讓兒子劉璉從書房裏拿出一本書,並讓他再把一筐魚交給朱元璋,隨後含笑而逝。

先說這本書。據史料記載,劉伯溫去世之前送給朱元璋的書就是《郁離子》。這本《郁離子》是劉伯溫畢生幫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心得,而書中夾着幾頁《百戰奇謀》。其實《百戰奇謀》朱元璋早有耳聞,倒是《郁離子》這本書朱元璋倒不曾聽說,所以老朱對這本書也不感興趣,便隨手扔在一旁。

再說這筐魚,劉伯溫爲何要在臨死之前送一筐魚給朱元璋呢,而且魚送去之後,已經成了死魚,這不是對朱元璋大不敬嗎?雖然朱元璋一時不瞭解,但18年後,他終於恍然大悟,不由得慚愧不已,轉而對劉伯溫敬佩有加。

原來,劉伯溫贈書的意思就是,朱元璋贏了天下輸了民心;送一筐死魚給朱元璋,寓意是京城空間太小,如果立了太子,務必把其他皇子都調離京城,這樣就能避免不必要的骨肉相殘,以致於後宮永無寧日,那樣就會危及大明江山。

69歲的朱元璋在皇太子朱標去世時,終於明白了劉伯溫的初心。“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這句話確實很中肯,老朱後悔莫及,但已於事無補。